流形的命运》(Manifold Destiny[1]是一篇由西尔维亚·娜萨大卫·格鲁伯撰稿,于2006年8月28日刊登在《纽约客》杂志上的文章。此文在2006年8月21日左右就已由《纽约客》杂志刊登上网。[注 1]

流形的命运
作者西尔维雅·娜萨、​大卫·格鲁伯
类型杂志文章[*]
语言英语
首次刊载处纽约客
出版时间2006年8月28日 编辑维基数据

此文详细讲述了围绕庞加莱猜想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证明所发生的一些背景,并追踪了三组数学家试图验证佩雷尔曼证明的过程。

文章的视角 编辑

文章描述了俄国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对数学界的幻灭和退出,并描绘了1982年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的一幅不敢让人恭维的肖像。该文重点描画了“一个令人厌恶的丘成桐的形象,暗示他为他的学生曹怀东和他支持的朱熹平的工作宣传了过多的功劳。”。因曹怀东与朱熹平的论文未经同行评审,丘成桐被质疑以期刊主编的身份,发表有利于他们研究团队的论文成果,对此丘成桐作出了回应:曾邀请包括佩雷尔曼在内的几位数学家审稿,但没有被接受,丘成桐自己审稿。此文发表后,引发了很大争议。丘成桐表示可能采取法律行动,由律师发出信函,要求杂志更正。[来源请求]

文章的副标题是“一道传奇的问题以及谁是其解决者的争斗”。文章专注于描述三组独立的数学家对庞加莱猜想[注 2]之佩雷尔曼证明的验证过程中所发生的闹剧。作者们追踪到了隐居于其母在圣彼得堡的公寓中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并将此次面谈穿插在本文中。

此事件的成因可能在于丘成桐曾表示曹怀东和朱熹平才是第一个实质写出了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而事实上数学界公认的庞加莱证明中最困难核心部分由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破解,世界上有三组人后续在佩雷尔曼的文章中一些思维跳跃省略的证明细节上将其写出,曹怀东工作组也是其中之一,丘成桐的发言似乎有意掠夺猜想证明的功绩,引起一些学者的厌恶。[原创研究?]

面谈采访者列表 编辑

(按文中出现顺序排列)

注释 编辑

  1. ^ 数学家大会于2006年8月2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文中主要人物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获大会颁发的菲尔茨奖,但没有出席大会领取。
  2. ^ 也可能还有威廉·瑟斯顿几何化猜想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ylvia Nasar和David Gruber. "Manifold Destiny: A legendary problem and the battle over who solved it.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3", The New Yorker, 21 August 200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