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乘》,又名《兰苕馆外史》或《留仙外史》,清朝笔记小说集,许奉恩撰,共收文言小说190篇。

《里乘》书名之“里”为乡里,“乘”即记载,《里乘》应该是指乡野传说的记录。[1]作者自述从癸卯年(1843年)参加秋试后开始创作,到三十年后(1874年)完成《里乘》一书。该书明显摹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2]《里乘》一书也暴露官场黑暗。《某令》中有七名善良百姓被冒作盗匪杀头。《当涂令》中县官因贪污赈银四万两,造成饿殍遍野。纵观全书侈谈因果报应,说教较多,文情稍逊。例如《余徐二公轶事》叙述余梦岩、徐铁荪都因救人于急难,有好报,作者在后记中以“里乘子”的口吻评论:“予尝谓:天下至善之事,非有厚德、厚福者不能遇。”因此《里乘》虽笔墨与《聊斋》为近,警峭处却不及《聊斋》,故流传不广。有光绪五年常熟抱芳阁刊本。《笔记小说大观》则删掉了十卷本的后两卷。

注释

编辑
  1. ^ 沈昌直《柳溪竹枝词·序》:“而即此乡里轶闻,小小点缀,以备里乘之搜采,且亦不可得。”
  2. ^ 《笔记小说大观》云:“《聊斋志异》以文词胜,《阅微草堂》以论断胜,皆千古不磨之作。此书独兼有其长,谈狐说鬼,无殊淄水之洸洋,善劝恶惩,犹是河间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