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惟俨(16世纪—16世纪),若思磐山福建泉州府惠安县埕边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骆惟俨是儒者骆纶之子,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晚年才铨授郁林知州,在当地革除例金、训练土兵,又建造新学舍教育士子,因被上级厌恶调为桂林通判,负责征古田的兵食,并策画制造盐船通商,便利地方。辞官回乡后他专注于诗社,大学士吕调阳曾对别人说:“我郡只有骆磐山一人不会染指民间一钱。”[2][1]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雍正《惠安县志·卷二十四·循良》:骆惟俨,字若思,号磐山,埕边人,父纶为邑宿儒,课之诗赋立就,嘉靖庚子举人,晚授郁林知州,革例金、练土兵,加意学校,不为上官所喜,改镇宁府通判桂林,会征古田办兵食、画策造盐船通商,至今为广右利,解绶归陶情诗社,吕阁老调阳尝语人曰:“吾郡有司不染民间一钱者,惟骆磐山一人。”
  2. ^ 光绪《郁林州志·卷十四·宦绩录》:骆惟俨,惠安举人,嘉靖间知郁林州,筑陂捍城,新学舍造士类,民久而思之。 《通志》

参考文献 编辑

  • 雍正《惠安县志》·卷二十四·循良
  • 光绪《郁林州志》·卷十四·宦绩录
官衔
前任:
李一德
明朝郁林州知州
1566年-1567年
继任:
阚继禹
(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