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香港维基人布告板/2013年4月

请关注葵青货柜码头罢工事件

为何近日全城关注的葵青货柜码头罢工事件,维基人却没有关注呢? 连条目都没有--Wing1990hk留言2013年4月1日 (一) 03:34 (UTC)

关于香港的英联邦准会员资格

最近英联邦条目关于香港是准会员的部分被删去,我回退了二次后被全保护。还有人说我不要加入原创内容...

根本就莫名奇妙,为什么只有香港要特意说明理由?有什么资料来源的话可以提供一下吗--域多利专员留言2013年4月6日 (六) 06:48 (UTC)

  • 香港并未有独立,且暂时未见任何独立的可能性;
  • 即使香港独立,仍要由香港政府及英联邦两方再次确认方可为英联邦会员;
  • 你写入的内容完全没有资料支撑,属于原创内容,不应该写入维基百科之内。换个假设,按照你的理论,西藏独立了,是否可以并入印度联邦或者英联邦?
维基百科不是港独人士的政宣场所,请了解维基百科的政策再行编辑。--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6日 (六) 07:27 (UTC)

(!)意见,1、我已经在你的讨论页写明了我的观点,并要求与你沟通了,为何你不回复。2、请解释香港高登的那个帖子是怎么回事。维基五毛管理员想抹杀香港英联邦身份!!。(若你还不明白,请你先阅读维基百科:傀儡,以了解此行为的严重性,可能造成的后果我就先不说了)--♥VC XC 2013年4月6日 (六) 20:51 (UTC)

(!)意见,香港自1997年起已丧失英联邦会籍,但凭特别条款可继续参与英联邦附属机构(如英联邦大学协会)的活动,因此并不可以称呼香港为所谓的“准会员”(Associate member)。按字面意思,“准会员”一般都是指已获有关机构认可的会员,但权益不及“会员”,也有待进一步确认成为正式“会员”。观乎目前香港等非英联邦会员地区从没有获英联邦赋予任何经认可的“准会员”身份,也不设有“准会员”一个类别,若只因外界判断而为这些地区冠上“准会员”的身份,似有失实和误导之嫌。参考英文版维基百科,“准会员”一词应改作“潜在会员”(Prospective member)更为合适。以上为个人意见,多谢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4月7日 (日) 05:07 (UTC)
以上文字宜搬迁至条目讨论页,避免日后争执。--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7日 (日) 08:00 (UTC)
认同Clithering的观点。英文维基百科的Commonwealth of Nations membership criteria#Prospective members也有列出香港,但“Prospective members”翻译成“潜在会员”更为贴切。 -- Kevinhksouth (Talk) 2013年4月7日 (日) 14:18 (UTC)
赞成使用“潜在会员”。关于这里的后续就不再参与了,我为可能引来真人傀儡道歉,我的原意也只是希望找一些熟悉维基的人参与此条目。--域多利专员留言2013年4月8日 (一) 13:21 (UTC)

请问香港人还申请本地CUer吗?

先前开启的讨论似乎威巴没有回应,在这里再问一次。--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2日 (五) 03:09 (UTC)

八间屋的另类“置入性宣传”

近日从其他网友得知,不少与赤柱相关的条目似乎都刻意提起八间屋这个历史建筑,即使条目根本与该建筑无直接关系。譬如在赤柱广场中:

又例如圣士提反湾

八间屋只是一座历史建筑,又不是甚么楼盘,现在有人却花费心机将之在中文维基百科进行另类“置入性宣传”,背后动机耐人寻味。无论如何,本人已开始著手清理有关条目,也欢迎大家加入协助清理。 -- Kevinhksouth (Talk) 2013年4月15日 (一) 13:05 (UTC)

补充:本人已大致完成清理,希望没有遗漏。另外,今次“置入性宣传”内容的特征是大多为“与八间屋互相辉映”,总算较为容易办认。 -- Kevinhksouth (Talk) 2013年4月15日 (一) 13:54 (UTC)
简单看了一下有关条目的编辑历史,那人应该用过好几个IP,其中这两个修改[1][2]显示他是八间屋村长的相关人士,希望为赤柱相关条目加入更多有用内容,顺带借维基百科提高八间屋的知名度。在维护角度来看,这种宣传方式的确很难被发现。—Baycrest (作客) 2013年4月15日 (一) 14:23 (UTC)

人物条目勋衔使用方案投票

维基百科:投票/人物条目勋衔使用方案投票已于2013年4月14日展开,至4月29日结束。鉴于勋衔的使用方针将影响到香港的人物条目,希望各位能够前往关注,在四个方案当中投票选出您认为最合适的方案,多谢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4月15日 (一) 16:28 (UTC)

我一直有关注。要长篇大论、日以继夜地讨论,再来请行外人投票,我只好以悲哀来形容了。—Baycrest (作客) 2013年4月16日 (二) 14:42 (UTC)
我只可说持久反复的讨论,已白白把不少原本投放到条目编写的时间浪费,但也感谢您对事件的关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4月17日 (三) 13:37 (UTC)
返回到项目页面“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