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門街道 (天津市)

中国天津市河东区下辖街道

中山門街道中國天津市河東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包括該區東部的2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2.38平方公里,人口8萬多人。

中山門街道
街道
中山門街道在河東區的位置
中山門街道在河東區的位置
坐標:39°05′36″N 117°17′31″E / 39.09335°N 117.29204°E / 39.09335; 117.2920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河東區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12 01 02 003
電話區號+86 
毗鄰富民路街道、​二號橋街道

中山門街道東以月牙河為界與二號橋街道隔河相望,南以津塘路為界與富民路街道為鄰,西以東興路(中環線)為界與大直沽街道為鄰,北至京山鐵路與上杭路街道毗鄰。

歷史

編輯

1860年(清咸豐十年)初,駐防天津的清軍統帥僧格林沁為抵禦英法聯軍的入侵,挖土為濠,壘土為牆,修築了一條東起沈莊子,東北至錦衣衛橋,向西至窯窪、玉皇廟;西北起南運河三元村,經灣兜折向東南,再經海光寺東南行,直到梁家園的牆子與牆子河,全長18公里,設營門12座。後經重修,營門增至14座——大營門小營門南營門北營門西營門等等都是那時留下的地名。自20世紀初,牆子被剷平,牆子河或廢棄,或成為市區排水明溝。1970年海光寺至大營門段改為地鐵,剩餘部分陸續改建為暗渠,保留在地面上的只有三元村至紅旗河部分。 中山門地區,解放前是一片荒地,地勢低洼,常年雨浸。它的西面是蘆葦塘,東面是亂葬崗。日寇曾在此設打靶場,在附近建「華北物資總庫」(今新倉庫)。由於它是由東郊進津的門戶,47年國民黨為加強城防工事,在津塘路與東興路交口處(今蝶式立交橋處)設卡口,馬路兩側各建了一座碉堡,中間修了兩扇大鐵門,連接碉堡、鐵門的牆東面有一塊漢白玉匾,上書「中山門」三個蒼勁大字,這便代替了地名。

行政區劃

編輯

中山門街道下轄以下地區:[1]

團結北里社區、​和睦北里社區、​和睦西里社區、​友愛南里社區、​互助南里社區、​互助西里社區、​龍潭路社區、​中山門北里社區、​團結東里社區、​中山門東里社區、​豐樂里社區、​試驗樓社區、​中山門四號路社區、​友愛東里社區和格調竹境社區。

注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