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街 (曼克頓)

伊利沙伯街(英語:Elizabeth Street)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一條南北向街道,平行於其東側的包厘街。這條街是諾麗塔英語NoLIta街區的熱門購物區[1],街上還有包括紐約華僑學校英語New York Chinese School、賴神浸信教會(Trust in God Baptist Church)以及紐約市警察局第5分局在內的幾幢知名建築。

位於伊利沙伯街和泉街英語Spring Street (Manhattan)11號英語Wooster on Spring的「燭樓」
伊利沙伯街在運河街以南又名陳宇暉

運河街以南,伊利沙伯街現在又命名為陳宇暉路(Private Danny Chen Way)。

歷史 編輯

伊利沙伯街南段建於1755年,後於1816年延伸至布利克街英語Bleecker Street[2]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伊利沙伯街建滿了廉租公寓英語Tenement樓,其中大部分居民都是意大利移民英語Italian Americans in New York City[3][4]

文學 編輯

2009年,勞麗·法比亞諾(Laurie Fabiano)出版小說《伊利沙伯街》,描寫1909年發生在小意大利街區的虛構綁架故事。[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ilverman, Brian. Frommer's Portable New York City 2009 第四版. 約翰威立. 2009年2月4日: 164 [2019年9月4日]. ISBN 978-0-4704-46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英語). 
  2. ^ Moscow, Henry. The Street Book: An Encyclopedia of Manhattan's Street Names and Their Origins 複刻本. 紐約: 福坦莫大學出版社英語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90年: 48 [2019年9月4日]. ISBN 978-0-8232-127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英語). Elizabeth Street was laid out before 1755 in a shorter version than its present form: it was extended to Bleecker Street in 1816. 
  3. ^ Homberger, Eric. Mrs Astor's New York: Money and Social Power in a Gilded Age 平裝書複刻本. 紐黑文倫敦: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04年9月10日: 29–30 [2019年9月4日]. ISBN 978-0-3001-051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英語). 
  4. ^ Dickie, John. Cosa Nostra: A History of the Sicilian Mafia 精裝書第一版. 紐約和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4年10月28日: 163–164 [2019年9月4日]. ISBN 978-1-4039-669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英語). 
  5. ^ Roberts, Sam. When Albany Got Things Done. 紐約時報. 2009年7月9日 [2012年11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