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掌突蟾(學名:Leptobrachella laui),一種分布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區的兩棲動物,隸屬於角蟾科掌突蟾屬模式產地為香港大帽山種加詞取自香港學者劉惠寧(Michael Wai-Neng Lau)的姓氏,以表彰其對亞洲特別是華南地區兩棲動物研究的貢獻。[2]

劉氏掌突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屬: 掌突蟾屬 Leptobrachella
種:
劉氏掌突蟾 L. laui
二名法
Leptobrachella laui
(Sung, Yang & Wang, 2014)
異名
  • Leptolalax laui

形態特徵

編輯

劉氏掌突蟾雄蟾體長24.8~26.7毫米,雌性體長28.1毫米左右。身體背部為褐色,散布有小的黃色斑點;指,小臂,附骨,大腿和脛骨的背面有不明顯的棕灰色橫條紋;胸腹部呈不透明的乳白色,前臂和大腿的腹面淡紅色。[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IUCN SSC Amphibian Specialist Group. Leptobrachella lau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T78518292A122172242. [2021-12-13]. 
  2. ^ Yikhei Sung; Jianhuan Yang; Yingyong Wang. A New Species of Leptolalax (Anura: Megophryidae) from Southern China.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2014, 5 (2): 80–90 [2021-12-13]. doi:10.3724/SP.J.1245.2014.000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 
  3. ^ 陳宏滿,吳雲鶴. 刘氏掌突蟾. 中國兩棲類. [2021-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