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哥巨龍屬

巴塔哥巨龍屬名Patagotitan)是一屬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恐龍,來自阿根廷巴塔哥尼亞丘布特省巴爾基諾山組英語Cerro Barcino Formation。模式種兼唯一種梅氏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最早發表於2014年並於2017年由José Carballido、Diego Pol和同僚正式命名。近期的研究估計模式標本(一個年輕的成熟個體)長約37公尺[1]及重約69噸[2],但後來的估計體重為55至57噸。[3]

巴塔哥巨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早期阿爾比階,101.62 Ma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骨架模型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龍類 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龍類 Lithostrotia
演化支 巨像龍類 Colossosauria
演化支 隆柯龍類 Lognkosauria
屬: 巴塔哥巨龍屬 Patagotitan
Carballido et al., 2017
模式種
梅氏巴塔哥巨龍
Patagotitan mayorum

Carballido et al., 2017

發現

編輯

歷史

編輯
 
股骨

巴塔哥巨龍的部分下股骨遺骸最早於2008年由農場工人Aurelio Hernández在特雷利烏以西約250公里處La Flecha附近的沙漠中發現。挖掘工作由伊吉迪·弗魯格利奧古生物學博物館英語Museum of Paleontology Egidio Feruglio的古生物學家所進行,並由Jose Luis Carballido與Diego Pol主導,侏羅紀基金會英語The Jurassic Foundation所贊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之間對La Flecha化石遺址進行了7次野外考察,共收集到200多件化石,其中包括蜥腳類和獸腳類(以57顆牙齒為代表)。至少發現六個部分骨骼(約130塊骨頭組成),使巴塔哥巨龍成為目前已知最完整的泰坦巨龍類之一。[2]

命名

編輯

模式種梅氏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由José Luis Carballido、Diego Pol、Alejandro Otero、Ignacio Alejandro Cerda、Leonardo Salgado、Alberto Carlos Garrido、Jahandar Ramezani、Néstor Ruben Cúneo、Javier Marcelo Krause於2017年命名和敘述。屬名由巴塔哥尼亞以及希臘神話的泰坦(象徵巨龍的體型和力量)組成,種名紀念La Flecha農場的擁有者Mayo家族。[2]

 
脊椎

標本

編輯
  • MPEF-PV 3400:正模標本。出土於巴爾基諾山組英語Cerro Barcino Formation,年代為阿爾比階的最晚期,約1億162萬(±1800萬)年前。是一個缺乏頭骨的部分骨骼,包含三節頸椎、六節背椎、六節前段尾椎、三個人字骨、肋骨、成對的胸骨、右肩帶(肩胛鳥喙骨)、成對恥骨、成對股骨。該標本因為保存最為良好並展現最具辨識性的特徵而被選為模式標本。
  • MPEF-PV 3399:六節頸椎、四節背椎、一節前段尾椎、十六節後段尾椎、肋骨、人字形骨、左下臂、成對坐骨、左恥骨、左股骨
  • MPEF-PV 3372:一顆牙齒
  • MPEF-PV 3393:一節後段尾椎
  • MPEF-PV 3395:左肱骨
  • MPEF-PV 3396:左肱骨
  • MPEF-PV 3397:右肱骨
  • MPEF-PV 3375:左股骨
  • MPEF-PV 3394:右股骨
  • MPEF-PV 3391:小腿骨
  • MPEF-PV 3392:小腿骨

[2]

雖然這些標本在同一地區被挖掘出來,牠們並非於同時間死亡。在包覆化石的343公分厚岩層中,三個獨立但水平間隔很接近的岩層代表著三次的掩埋事件,其中亞成年個體因洪水而亡。水並未移動屍體而是將其以砂岩及泥岩覆蓋。[2]這些個體彼此體型相近,體長差距不到5%。可以確定的是所有骨骼都來自同一物種,因此屬於單一物種的屍骨層。[2]

敘述

編輯
 
P. mayorum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與其他蜥腳類一樣,巴塔哥巨龍是一種四足植食性動物,有着長長的脖子尾巴,以體型龐大而著名。在2014年的新聞報道中,其估計大小為長40公尺,重77噸;[4][1]科普作家萊利·布萊克英語Riley Black(Riley Black)曾在2014年警告說,要以理想的科學確定性進行尺寸估計還為時過早。[5]2017年,梅氏巴塔哥巨龍的物種描述發表,其中估計長度為37公尺,使用比例方程時估計的重量約為69噸,而其在使用三維骨骼模型的容積法時則估計為44.2至77.6噸。[1][2]2019年,格雷戈里·保羅英語Gregory S. Paul(Gregory S. Paul)在2019年估計其長為31公尺,重50至55噸,使它比阿根廷龍更小,而後者的長度估計在39公尺以上,體重在95至125噸之間。[6]使用修正的標度方程進行的質量估計得到了57噸的平均估計值,其誤差範圍為42.5至71.4噸,與以前用容量法估計的55噸相近。[3]

巴塔哥巨龍的肱骨長1.675公尺,小於其他泰坦巨龍類,如南方巨像龍(1.76公尺)和潮汐龍(1.69公尺)。其股骨長度測量值是2.38公尺,使它成為已知的最長的蜥腳類股骨,雖然保羅估計的阿根廷龍單獨股骨(MLP-DP 46-VIII-21-3標本)長2.575公尺,使得它比前者的更大。他還注意到,阿根廷龍的背列長度(4.47公尺)要比巴塔哥巨龍(3.67公尺)更長。[6]

描述巴塔哥巨龍的研究人員在媒體上說:[7]

考慮到這些骨骼的大小超過了之前已知的任何巨型動物,這隻新恐龍是已知的地球上最大的動物。

 
丘布特伊吉迪·弗魯格利奧博物館保存的巴塔哥巨龍前肢和肩胛骨

在巴塔哥巨龍發布後,萊利·布萊克和古生物學家馬特·韋德爾英語Matt Wedel(Matt Wedel)進一步告誡媒體不要炒作。後者在博客中指出,根據現有的測量數據,巴塔哥巨龍的大小與其他已知的巨型泰坦巨龍類相當,然而,幾乎所有可以比較的骨骼尺寸在阿根廷龍身上都要更大。韋德爾還批評了研究人員的質量估計技術。[8][9][10]其他研究估計阿根廷龍的體重為95至126.4噸。[11][12][13][6]

鑑定特徵

編輯

作者指出了巴塔哥巨龍的九個鑑定特徵。前三個後椎骨有一個前橫突板,在前關節突和側突之間有一個脊,且垂直,因為前關節突的位置遠高於側突。對於前兩個脊椎,脊從神經棘的側面前方向下延伸,在下面有一個凸起。下椎弓突英語hyposphene-下椎弓凹英語hypantrum復型的第二關節活動僅限於第三和第四腰椎之間的關節。背椎骨中部和後部有垂直的神經棘。在第一尾椎中,椎體或主椎體前面有一個扁平的關節面,後面有一個凸面。前尾椎具有神經棘,其橫向寬度是從前到後測量長度的4到6倍,並顯示出一些分叉。上臂骨的後部外側有一個明顯的突起。腿骨下部外側有一條直邊。[2]

分類

編輯

2017年,巴塔哥巨龍被歸類至泰坦巨龍類真泰坦巨龍類隆柯龍類,與阿根廷龍互為姊妹群。許多泰坦巨龍類分支各自具有巨大體型,這樣的巨大化演化事件可能發生於南方巨像龍+隆柯龍類演化支的基部,導致體重的三倍增長(最大估計值由20噸成長至60噸)。[2]

真泰坦巨龍類

無畏龍

岩盔龍類

馬拉威龍

包魯巨龍

納摩蓋吐龍

三角區龍

阿拉摩龍

後凹尾龍

薩爾塔龍

內烏肯龍

掠食龍

伊希斯龍

塔普亞龍

林孔龍類

林孔龍

穆耶恩龍

風神龍

奧韋羅龍

博妮塔龍

南方巨像龍

隆柯龍類

門多薩龍

富塔隆柯龍

奎特龍英語Quetecsaurus

普爾塔龍

德魯斯拉龍

阿根廷龍

巴塔哥巨龍

古生態學

編輯
 
黎明的兩隻巴塔哥巨龍生活復原圖

巴塔哥巨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億200萬至9500萬年前),當時的環境為森林區域。[4][14][15]沉積系統表明沉積作用在低能狀態下進行,與曲流系統的氾濫平原有關(Carmona et al., 2016)[2]。完全健康的成年巴塔哥巨龍沒有天敵,只有受傷及生病或未成年的個體可能會遭受魁紂龍的捕獵攻擊。

參見

編輯

最大的恐龍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Giant dinosaur slims down a bit. BBC News Science & Environment. [2020-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Carballido, J.L.; Pol, D.; Otero, A.; Cerda, I.A.; Salgado, L.; Garrido, A.C.; Ramezani, J.; Cúneo, N.R.; Krause, J.M. A new giant titanosaur sheds light on body mass evolution among sauropod dinosaur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7, 284 (1860): 20171219. PMC 5563814 . PMID 28794222. doi:10.1098/rspb.2017.1219. 
  3. ^ 3.0 3.1 Otero, Alejandro; Carballido, José L.; Pérez Moreno, Agustín. The appendicular osteology of Patagotitan mayorum (Dinosauria, Sauropod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20-09-18 [2020-09-27]. doi:10.1080/02724634.2020.17931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5). 
  4. ^ 4.0 4.1 Morgan, James. BBC News - 'Biggest dinosaur ever' discovered. BBC News (Bbc.com). 2014-05-17 [17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5. ^ Yong, Ed. Biggest Dinosaur Ever? Maybe. Maybe Not. – Phenomena. BMC Biology. 18 May 2014, 10: 60 [11 June 2016]. PMC 3403949 . PMID 22781121. doi:10.1186/1741-7007-10-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5). 
  6. ^ 6.0 6.1 6.2 Paul, Gregory S. Determining the largest known land animal: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differing methods for restoring the volume and mass of extinct animals (PDF). Annals of the Carnegie Museum. 2019, 85 (4): 335–358 [2020-09-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15). 
  7. ^ Morgan, James. 'Biggest dinosaur ever' discovered. BBC News. 2014-05-17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英國英語). 
  8. ^ Switek, Brian. Did Scientists Just Unveil the Biggest Dinosaur of All Time?. Smithsonian.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英語). 
  9. ^ Don't believe the hype: Patagotitan was not bigger than Argentinosaurus. Sauropod Vertebra Picture of the Week. 2017-08-09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英語). 
  10. ^ Some further thoughts on Patagotitan. Sauropod Vertebra Picture of the Week. 2017-08-10 [2019-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英語). 
  11. ^ Mazzetta, G.V.; Christiansen, P.; Farina, R.A. Giants and bizarres: body size of some southern South American Cretaceous dinosaurs (PDF). Historical Biology. 2004, 2004 (2–4): 1–13 [2020-09-27]. CiteSeerX 10.1.1.694.1650 . doi:10.1080/0891296041000171513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19). 
  12. ^ Sellers, W. I.; Margetts, L.; Coria, R. A. B.; Manning, P. L. Carrier, David , 編. March of the Titans: The Locomotor Capabilities of Sauropod Dinosaurs. PLoS ONE. 2013, 8 (10): e78733. Bibcode:2013PLoSO...878733S. PMC 3864407 . PMID 24348896. doi:10.1371/journal.pone.0078733. 
  13. ^ González Riga, Bernardo J.; Lamanna, Matthew C.; Ortiz David, Leonardo D.; Calvo, Jorge O.; Coria, Juan P. A gigantic new dinosaur from Argentin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auropod hind foot.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19165. Bibcode:2016NatSR...619165G. ISSN 2045-2322. PMC 4725985 . PMID 26777391. doi:10.1038/srep19165. 
  14. ^ Gillian Mohney via Good Morning America. Researchers Discover Fossils of Largest Dino Believed to Ever Walk the Earth - ABC News. Abcnews.go.com. 2014-05-17 [17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15. ^ Argentine fossil biggest dinosaur ever: scientists. NY Daily News. [17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