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化(英語:Brusselization;法語:bruxellisation荷蘭語verbrusseling)是指城市規劃中將現代高層建築隨意並不加選擇地引入中產階級街區內。該詞語目前已經成為了隨意的城市開發和再開發的代名詞。[1][2]由於缺乏城市分區的法規,以及市政府對城市規劃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從1960年代到1970年代,布魯塞爾的整體城市發展呈現出不受控制的狀態。[1][3][4][5]

在布魯塞爾,許多歷史建築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現代建築。這座摩天大樓位於維克多·奧爾塔的人民住宅舊址上。

歷史先例 編輯

1950年代以前,布魯塞爾經歷了兩次城市格局的巨大變化。首先是從1866年到1883年,布魯塞爾修建了司法宮,這是當時整座城市修建的最大建築,為此拆除了馬羅勒街區的一部分。其次是從1911年到1952年,布魯塞爾的城市格局發生了兩次巨變。首先是在遮蓋了塞納河後,仿照巴黎建造了直線中央大道,並修築了南北鐵路連接,但這使得城中留下了不少被垃圾填充的暗溝。[6]

自從1695年路易十四的軍隊用大炮轟炸布魯塞爾以來,布魯塞爾又經歷了試圖給該市賦予帝國首都形象的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時期,作家安德烈·德弗里斯因此斷言,「除了一些教堂和市政廳外,幾乎沒有一棟1695年之前的建築仍然存在」在城市之中。[7]到20世紀中葉,開發商和地方政府之間形成了默契的聯盟,他們提出了現代主義議程,並專注於大型開發項目上,同時將布魯塞爾市民大抵被排除在討論之外。[8]

演變過程 編輯

 
1980年,從布魯塞爾南火車站附近的俄羅斯街看到的布魯塞爾化

為迎接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布魯塞爾進行了城市更新。大量建築被拆除,而不論一個建築是否具有歷史意義或者建築特色;[9]高容量的方形辦公樓或公寓樓取而代之,林蔭大道和隧道不斷落成,以方便迅速增加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數並改善交通。其中,為開發北區高層商業區而大規模拆除聯排別墅,曾引發過爭議。

從1959年歐盟委員會總部的建設開始,[10]布魯塞爾作為歐盟和北約中心的角色帶來了進一步的根本性變化。[1][9]1990年代高鐵網絡的建設則為推平聯排別墅提供了藉口。為建設現代辦公或酒店設施,布魯塞爾南站附近的街區被夷為平地。

這些變化引起了市民、環保主義組織和文物保護組織的強烈抗議。1965年,維克多·奧爾塔的新藝術風格建築人民住宅之拆除,1978年IBM大廈的建設均引發過抗議。[1]建築師為表達抗議,在建築學界創造了「布魯塞爾化」這一名詞。里昂·克里爾和莫里斯·庫洛等建築師為此提出了反資本主義的城市規劃理論,以抵抗其所目睹之席捲布魯塞爾的猖獗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11][3]

門面主義 編輯

 
歐羅巴大樓位於部分拆除和翻新的王宮內,是當代布魯塞爾化的一個例子

到1990年代,布魯塞爾出台法律以限制被認為具有建築或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之拆除。[1][10]1991年《城市規劃法》賦予地方當局以歷史、美學或文化意義為由拒絕拆除請求的權力,並指定建築遺產區。1993年的《遺產保護法》賦予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政府指定因歷史原因而受到保護的建築物的權力。[10]但由於負責拆除許可的是該地區的十九個市政當局,大區政府並沒有能夠阻止歷史建築之拆毀,直至布魯塞爾大區單一許可證制度的引入。[10]1999年,市政府的城市發展規劃明確宣布高層建築在建築上與市中心現有的美學不相容。[1][10]「門面主義」應運而生,即摧毀歷史建築的整個內部,同時保留其歷史外觀,並在其後面或周圍建造新建築。[12][2][7]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State 2004,第51–52頁.
  2. ^ 2.0 2.1 Stubbs & Makaš 2011,第121頁.
  3. ^ 3.0 3.1 Béghain & Gabilliet 2004,第109頁.
  4. ^ Papadopoulos 1996,第66頁.
  5. ^ Romańczyk, K. M. Transforming Brussels into an international city — Reflections on 'Brusselization'. Cities. 2012, 29 (2): 126–132. doi:10.1016/j.cities.2011.08.007. 
  6. ^ Vandendaele & Leblicq 1980,第270頁.
  7. ^ 7.0 7.1 De Vries 2003,第14頁.
  8. ^ Swyngedouw & Moyersoen 2006,第158頁.
  9. ^ 9.0 9.1 Elliott & Cole 2010,第64頁.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Stubbs & Makaš 2011,第120頁.
  11. ^ Lagrou 2003,第303頁.
  12. ^ Hein 2004,第264頁.

來源 編輯

  • Béghain, Véronique; Gabilliet, Jean-Paul. The cultural shuttle: the United States in/of Europe. European contributions to American studies 57. VU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90-5383-949-2. 
  • De Vries, André. Brussels: a cultural and literary history. Signal Books. 2003. ISBN 978-1-902669-47-2. 
  • Elliott, Mark; Cole, Geert. Brussels. Belgium and Luxembourg. Country Guide Series 4th. Lonely Planet. 2010. ISBN 978-1-74104-989-3. 
  • Hein, Carola. The capital of Euro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for the European Union. Perspectives 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ISBN 978-0-275-97874-7. 
  • Lagrou, Evert. Brussels: A superimposition of social, cultural, and spatial layers. Salet, W. G. M.; Kreukels, Anton; Thornley, Andy (編). Metropolitan governance and spatial planning: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of European city-regions. Taylor & Francis. 2003. ISBN 978-0-415-27449-4. 
  • Papadopoulos, A. G. Urban regimes and strategies: building Europe's central executive district in Brussels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ISBN 978-0-226-64559-9. 
  • State, Paul F. Brusselizatio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russels. Historical dictionaries of cities of the world 14. Scarecrow Press. 2004. ISBN 978-0-8108-5075-0. 
  • Stubbs, John H.; Makaš, Emily G. Belgium, Luxembourg, and 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in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John Wiley and Sons. 2011. ISBN 978-0-470-90099-4. 
  • Swyngedouw, Erik; Moyersoen, Johan. Reluctant Globalizers: The Paradoxes of "Glocal" Development in Brussels. Amen, Michael Mark; Archer, Kevin; Bosman, M. Martin (編). Relocating global cities: from the center to the margins.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s Series G.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ISBN 978-0-7425-4122-1. 
  • Vandendaele, Richard; Leblicq, Yvon. Poelaert et son temps (exhibition catalogue). Brussels: Crédit Communal de Belgique. 1980 (法語). 

拓展閱讀 編輯

  • Käpplinger, Claus. Façadisme et Bruxellisation. Bauwelt. 1993, 84 (40–41): 2166–75 (German). 
  • Robert, Francois. Un " sacré " chancre en voie de disparition. Le Soir. 10 July 2009 (French). 
  • Robert, Francois. L'îlot Falstaff submergé par la brique. Le Soir. 9 July 2009 (French). 
  • Le façadisme: conservation ou bruxellisation?. Les Nouvelles du Patrimoine. May 1993, (49)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