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彥章(9世紀—919年5月10日),廬陵人,唐朝天祐初年袁州刺史吉州刺史彭玕是他的叔父(一作兄、弟)。唐朝滅亡後,二彭效力於割據撫州的刺史危全諷

天祐六年(909年)六月,危全諷自稱鎮南軍節度使,得弟信州刺史危仔倡與彭氏叔侄起兵響應,率撫、信、袁、吉四州兵,號稱十萬,攻弘農國鎮南節度使治所洪州。鎮南節度使劉威的守軍只有一千人,劉威秘密向弘農郡王楊隆演告急,假裝無所謂,每日飲宴。危全諷聞訊猶豫了,停留於象牙潭,求助於馬殷。馬殷派指揮使苑玫會合彭彥章,圍攻弘農治下的高安,以助危全諷。弘農任周本為西南面行營招討應援使,七月,周本於象牙潭大敗並生擒危全諷,乘勝攻克袁州,擒彭彥章而回。彭玕奔楚,危仔倡奔吳越。危全諷勢力被弘農所並。彭彥章被楊隆演署為百勝軍使。

後來楊隆演稱吳王,故弘農國又稱吳國。

天祐十六年(919年)三月,後梁詔吳越王錢鏐大舉討吳。錢鏐以兒子節度副大使錢傳瓘為諸軍都指揮使,率大小龍形戰艦五百艘,從東洲攻吳。吳遣時任百勝軍使、舒州刺史的彭彥章及裨將陳汾拒之。四月,錢傳瓘與彭彥章相遇,命每船都載灰、豆及沙,戰於狼山江。吳船乘風而進,錢傳瓘的船避開他們,等吳船過去後,從後相隨,吳軍回船與之交戰,錢傳瓘令順風揚灰,吳軍無法睜眼;等雙方船舷接觸,錢傳瓘命在自己的船散沙,而在吳船散豆,戰血浸濕了豆,吳軍踩到豆都摔倒在地。錢傳瓘於是縱火焚燒吳船,吳軍大敗。彭彥章奮力作戰,兵器用完了就用木頭繼續作戰,身上受傷數十處,陳汾卻按兵不救。彭彥章知道自己難以倖免,就自殺了。錢傳瓘俘獲吳裨將七十人,斬首千餘級,生擒士卒千餘人,焚戰艦四百艘。從江到岸數千里都被血染成殷紅色。楊隆演誅殺陳汾,籍沒其家產,將一半賜給彭彥章家,奉養彭彥章妻兒終身。

吳國因遭遇此敗,通好吳越,錢傳瓘也以功被奏授鎮海軍節度副使、檢校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