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端隱王朱覲鏑(1450年—1485年),[1]明朝石城恭靖王朱奠堵庶長子,寧獻王朱權曾孫,明太祖玄孫。石城國鎮國將軍,追封為王。[2]

生平 編輯

天順二年(1458年)三月賜名。[3]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卒。後來其子朱宸浮襲封石城王,他被追封為石城端隱王。[2]

朱覲鏑墓在南昌望水岡。[4]

朱覲鏑的兒子們彼此不睦。朱覲鏑的贈諡冊到後,他的庶長子輔國將軍朱宸潣不入朱宸浮府邸謝恩。[5]

評價 編輯

家庭 編輯

妻妾 編輯

  • 夫人吳氏,生朱宸浮、朱宸浦
  • 媵安氏,生朱宸潣
  • 媵姜氏,生朱宸澅

子孫 編輯

  • 庶長子(一作庶三子)輔國將軍朱宸潣,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降庶人,[5]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追封鎮國將軍,[6]酌情祭葬[7]
    • 嫡長子朱拱楉,弘治三年(1490年)十二月賜名[8]
    • 第二子朱拱櫑,弘治五年(1492年)八月賜名[9]
    • 嫡三子朱拱榲,弘治六年(1493年)九月賜名[10]
    • 第四子奉國將軍朱拱梴,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賜名,[11]正德十六年(1521年)因寧王之亂牽連被革去祿米三分之二,因奏辯未參與寧王之亂,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被補齊祿米,[12]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在世[7]
  • 嫡次子石城安恪王朱宸浮
  • 庶三子輔國將軍朱宸澅,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革祿米三分之二,[5][6]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請求得恢復祿米八百石,[13]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聽命於作亂的寧王朱宸濠[14]七月被朱宸濠封為九江王,被雷劈死,[15]亂平後於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被判戮屍,[16]並焚棄屍體[17]
    • 子朱拱柁,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賜名。[11]因寧王之亂廢為庶人,囚禁鳳陽高牆。萬曆九年(1581年)三月已故,子孫獲釋,樂安王朱多煻等請求照例賜給名糧,明神宗認為朱拱柁情罪深重,拒絕[18]
  • 嫡四子輔國將軍朱宸浦,弘治六年(1493年)閏五月賜誥命冠服,[19]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革祿米三分之二,[5]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復冠帶[6]
  • 第五子輔國將軍朱宸滻,成化十九年(1483年)十二月賜名。[20]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聽命於朱宸濠,[14]亂平後於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被解送京城賜自盡,[16]並焚棄屍體[1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弇山堂別集》卷035
  2. ^ 2.0 2.1 《明史》卷一百零二
  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九》
  4. ^ 《江西通志》卷110
  5. ^ 5.0 5.1 5.2 5.3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四》
  6. ^ 6.0 6.1 6.2 《明史》巻一百一十七·列傳第5·太祖諸子二·寧獻王權傳 附 石城王曾孫 宸浮傳
  7. ^ 7.0 7.1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四十四》
  8.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四十六》
  9.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六十六》
  10.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八十》
  11. ^ 11.0 11.1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九十五》
  12.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十一》
  13.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七十八》
  14. ^ 14.0 14.1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五》
  15.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六》
  16. ^ 16.0 16.1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四》
  17. ^ 17.0 17.1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四》
  18.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一百十》
  19.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七十六》
  20.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