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遠(?—?),出自趙郡李氏唐朝官員,趙州高邑縣(今河北省高邑縣)人。

生平

編輯

李至遠本名李鵬。他的祖父李素立正要奉命出使,對家人說:「古代有因事給孩子命名的,我以這次出使為子孫命名。」於是改名至遠。年輕時優秀聰明,能研究《尚書》、《左氏春秋》,未見杜預《釋例》而寫作《編記》,內容大體略同。再寫《周書》,從后稷周赧王,為紀傳體令狐德棻稱之為良史。歷任蒲州參軍乾封縣尉唐高宗上元年間,制策高第,擔任明堂縣主簿。以服喪去官,除服,擔任鴻臚主簿。上奏戎狄人口登記文簿,高宗很高興,擢升為監察御史里行。得罪權貴,外任,很久後擔任司勛司吏部司員外郎中。轉任天官侍郎,知選事,痛恨令史受賄,多所罷黜,小吏於是肅然縮手。王忠在考核調選時被除掉,小吏故意把他的姓寫成士,想要擬授官職後添筆改成王,李至遠說:「調選的三萬人,沒有士姓,這一定是王忠。」小吏叩頭服罪。李至遠主管選官,內史李昭德重其才,推薦給武則天,有人勸他去答謝,他說:「李公以公事用我,奈何用私情去謝?」於是不去。所以李昭德討厭他,因事出為壁州刺史。不久去世,年四十八歲。

李至遠的父親李休烈,有文才,官至郪縣令,年四十九歲。嘆其父子才能沒有充分發揮。李至遠見桓彥范,極力說桓彥范的賢能。盧從願當時還小,他給與高度評價。他讚許弟弟李從遠會顯貴,預言他的官位。蘇頲是他的外甥,少年喪母,李至遠對他非常愛護,把女兒嫁給他。友愛兄弟,事奉寡姊有禮,世人稱讚其德。

子孫

編輯
  • 子:李畬
    • 孫:李承
      • 曾孫:李藩
        • 玄孫:贊皇縣君李娥
        • 玄孫:李孫二
      • 曾孫:李淐
    • 孫:李曄
  • 子:李鼒
  • 子:李載

參考文獻

編輯
  • 舊唐書》卷185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
  • 新唐書》卷197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