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吉河也稱巴哈烏蘭河[註 1],蒙古語「巴哈」(蒙古語ᠪᠠᠭ᠎᠎ᠠ[1]鮑培轉寫baɣ-a西里爾字母бага)意為「小」,「烏蘭」(蒙古語ᠤᠯᠠᠭᠠᠨ鮑培轉寫ulaɣan西里爾字母улаан)意為「紅色」,即「小紅河」之意,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境內的一條河流,發源於剛察縣西部的爾德公貢,蜿蜒自北向南流,下游流經青海湖北岸的湖濱灘地,河床滲漏嚴重,在泉吉鄉東北河道分為兩股,向南注入青海湖。河長65千米,流域面積567平方千米,河道平均比降17‰,年均徑流量約0.24億立方米。流域內植被良好,擁有很多優良牧場。每年6、7月,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進入河中產卵繁殖,場面壯觀。[2]

備註 編輯

  1. ^ 天地圖及剛察縣人民政府2020年發布的《關於烏哈阿蘭河、吉爾孟河等58條河流及錯瓊湖、塔果日湖泊岸線管理範圍的公告》中稱此河為「烏哈阿蘭河」,疑為「巴哈烏蘭河」的訛誤。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蒙古語地名譯音規則(CHIV-801-1982),第63頁
  2. ^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 (M) 1.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4年8月: 226頁. ISBN 978-7-5170-2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