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坑村

安徽之村

洪坑村是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岩寺鎮東南的一個古村落[1],距區府所在地距岩寺8公里,歙縣雄村3公里。轄洪坑和王大橋2個自然村。該村屬於丘陵山區,面積11578.5畝,森林覆蓋率93.37%。[2]村民約1400人,以洪姓占絕大多數,唐末由江西遷來。

洪坑是一個擁有12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文化底蘊深厚,科甲鼎盛,是一座著名的「進士村」,自北宋景德二年(1005)至清嘉慶十四年(1809)間,共有35人取得科舉文科進士和拔貢進士。

名人

編輯

洪氏

編輯
  • 洪寬:字有約,景泰元年()庚午科貢士,湖廣桂陽、河南鄭州知州[3],贈右都御史;
  • 洪遠(1450年十二月十六日—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字克毅,洪寬第三子,出身國子生,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科貢士,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進士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七名,官至南京工部尚書。[4]
  • 洪迪:洪遠之兄,辛丑科薦貢進士,禮部司務,欽差四川,移祿養親。
  • 洪通(1452-1529年),字克明,洪遠之弟,弘治八年()乙卯科貢士,歷任義烏知縣、桂林府通判、湖廣道州知州,典試湖廣福建。
  • 洪伊:弘治十七年甲子科貢士,禮部郎中,諫議大禮,加四品俸。
  • 洪價:洪遠之子,洪寬之孫,丙子科恩貢進士,貴州思南府知府。
  • 洪侹:庚子科歲貢進士,南京國子監典籍。
  • 洪應紹:萬曆四十年壬子科鄉貢進士,直隸崑山縣教諭,典試四川。
  • 洪化行:辛酉科選貢進士,湖廣靖州知州,欽獎安邊,功著黔楚。
  • 洪琮(1620—1684):字瑞玉,壬戊科貢士,清順治九年壬辰科(1652)進士,授韶州府推官,擒郭天鵬,晉升刑部主事、提督陝西學政。[3]子景行,平陽知縣。
  • 洪德嘉:洪玕之父
  • 洪玕:丁酉科鄉貢進士,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進士,吏部文選司主事;
  • 洪璟:戊寅科選貢進士,山西大同府知府;洪亮吉高祖
  • 洪書:癸巳恩科鄉貢進士,揀選知縣;
  • 洪之霨:庚子科副貢進士癸卯正科鄉貢進士,揀選知縣;
  • 洪純:洪之霨之子,壬子科鄉貢進士;
  • 洪遜:乙卯科鄉貢進士,國子監學正;
  • 洪漣:丙辰恩科鄉貢進士壬戊科明通進士,福建清流縣知縣;
  • 洪近:丁卯科副貢進士;
  • 洪嶷:庚辰恩科鄉貢進士,揀選知縣;
  • 洪本仁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年)進士第二甲七十六名
  • 洪亮吉(1746年10月17日—1809年6月24日),字君直、稚存,號北江,晚號更生居士,因祖父洪寀入贅而寄籍江蘇常州府陽湖縣(今常州)[5]。清乾隆庚子科鄉貢進士,乾隆五十五年庚午恩科(1790年)榜眼。翰林院編修,充國史館編纂官,提督貴州學政;
  • 洪飴孫:洪亮吉之子,戊午科鄉貢進士,湖北東湖縣知縣。
  • 洪朴,字伯初,乾隆三十六年進士,官至直隸順德府(今邢臺市)知府
  • 洪榜(1745—1780),字初堂。洪朴之弟。乾隆二十三年戊子舉人,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應天津召試,授內閣中書。精經學,著有《新安大好記麗》[6]
  • 洪梧(1750——1817年),字桐生,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時與其兄洪朴洪榜被譽為「同胞三中書」。 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官至沂州府(今山東臨沂)知府。嘉慶七年(1802)任揚州梅花書院山長。
  • 洪瑩(1780-1840年),字賓華,號鈐庵,父親洪恆裕在揚州經營鹽業,居住揚州狀元巷。清嘉慶七年(1802年)曾校正唐林寶初《元和姓纂》,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嘉慶十四年(1809年)帝五十大壽特設恩科,中狀元[5]。授翰林院編修,掌修國史。後辭官居家潛心學術,五經皆有撰述。


王氏

編輯
  • 王遇,雍正甲辰科舉人(與洪之霨同科)
  • 王鼎祚
  • 王畏三(1881—1933),同盟會會員,新聞記者。1933年在南京遭暗殺。[6]

遺產

編輯

洪坑村有登記的明清建築20餘處,其中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廟,2019年10月7日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洪承棟宅及花園(德意堂)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還有狀元廳、汪杏光宅、西復堂、尚書府、敦瑞堂和進復堂等明、清古民居,以及4座祠堂:上洪家庵、下洪祠堂、王家祠堂、洪家社屋。「七星拱月」古井,自然風景有忠洪古道、照壁山、洪家王家池塘等。1942年,日軍逼近江西上饒,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訓練補充大隊二中隊從上饒集中營移至洪坑村,關押皖南事變中被捕的新四軍游擊隊約300餘人,第一區隊駐洪氏宗祠(現村小學)及相鄰古宅得意堂,第二區隊駐洪氏家廟。洪坑村入選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編號 名稱 年代 地址 分類 圖片 備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0302-3-105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廟 明清 岩寺鎮洪坑村 古建築
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3- 洪承棟宅及花園(德意堂) 岩寺鎮洪坑村 古建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2023年岩寺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2. ^ 黃山市徽州區2020年第4批次城鎮建設用地土地徵收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黃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徽州分局,2020-10-19
  3. ^ 3.0 3.1 《江南通志》
  4.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六》
  5. ^ 5.0 5.1 《歙縣誌》
  6. ^ 6.0 6.1 1995版《歙縣誌》
  7.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