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社畫會,簡稱湖社,是1927年(一說1926年)1月15日在北平成立的一個美術協會。當時金北樓(號藕湖,於1920年創立中國畫學研究會)逝世方三月,其子金潛庵(名金開藩,欲競爭中國畫學研究會會長未果後)與其同門於金北樓舊居墨茶閣(後改名石梅花庵,錢糧胡同十五號)組成湖社,金潛庵任總幹事。後來因為墨茶閣地方太小而搬至「中央公園董事會南舍中」,即今中山公園內,多次於此舉辦「唐宋元明古畫展」。出版物為《湖社月刊》。抗日戰爭時期停止活動,直到1985年和1990才在瀋陽和北京兩地恢復。[1]

1928年湖社會員留影

歷史 編輯

湖社之「湖」源自金北樓的號「藕湖」。他的故友秦曾榮曾說湖社「命名之意,以先公曾有別字曰藕湖,凡及門弟子之才可深造者均以湖字為號,故即名之曰湖社」。其成員多來自原先的中國畫學研究會,他們為了紀念恩師而以「湖」 為號,但實際在金北樓在世之時就有很多弟子(如陳少梅)以湖為號了。[1]

湖社成立之後發展迅速,1927年11月15日始出版《湖社月刊》[2],在1931年湖社於平津一帶開展覽會時已有「二百餘會員」,展出作品多達「四百三十餘件」。1932年9月在中山公園舉行的第六次成績展參展作品達近千餘。王扆昌在1947年編的《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鑑 》列出過湖社成員名單,共273人。1931年創立天津分會,是其最主要的分會,此外還有鎮江泰安上海分會。[1]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湖社活動陷入停滯,抗戰勝利後,當時在天津的陳少梅等試圖重組湖社,但未能如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惠孝同孫菊生等也曾有類似的計劃,但都以失敗告終。直到1985年和1990年,湖社才分別由瀋陽和北京兩地的原成員恢復。1991年 , 北京的湖社畫會的正式名稱由 「中華湖社畫會 」 改為 「北京湖社畫會」,繼續出版《湖社月刊》,但規模遠不及原來的湖社。瀋陽的湖社則依託魯迅美術學院活動。[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呂鵬. 湖社研究.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 2007. 
  2. ^ 周牧. 《湖社月刊》析论——论民国时期湖社对传统绘画的坚守与弘扬(之二).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 15 (6). 

外部連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