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叔賢(1200年—1255年2月5日),河北永清人,金朝末期、蒙古帝國初期將領。

畢叔賢生於金章宗承安五年,世代務農為生。蒙古帝國攻打金朝時,他才十一歲跟着親戚避難,遷居濟南章丘。途中被游騎衝散走,濟南總管成江見他風骨不凡,收為養子,改姓成。侯摯在東平行尚書省事,成江作為他的屬官,讓畢叔賢讀書,樹立如成人。

1218年(戊寅),南宋軍出漣水,成江、畢叔賢隨同宣撫使田琢擊退南宋軍,畢叔賢以功升任為昭信校尉、遙授章丘尉。田琢署任他為軍中都統。在山東自立的義兵將領李全協助南宋軍北伐,以益都為中心控制山東。畢叔賢歸附李全,擔任帳前都統、後轉任統制。

1226年(丙戌),帶孫率領蒙古軍圍攻益都,李全奮力守城。一年後,1227年(丁亥)四月,城內糧盡。李全想要閉門自盡,畢叔賢勸他到:「公死城破,大兵一至,城中百姓全都被屠殺。公降,必不死,何惜屈一身,而不為城中百姓考慮呢?」李全於是向帶孫的長官太師孛魯納降。蒙古受降,保全了李全的勢力,而且沒有屠殺城中百姓。

投降蒙古後,太師孛魯命畢叔賢跟隨成江到山東西部的東平歸屬於嚴實。妖人李佛子之獄,牽連萬人,嚴實想要全部誅殺,畢叔賢勸他不要誅戮無辜,嚴實聽從。嚴實承制授畢叔賢為行軍總領,遙授鄒平、齊河兩縣令。

1233年(癸巳),嚴實命畢叔賢由成姓改回畢姓。畢叔賢的生父生母在章丘病故,他在魯城之東原修建畢家新墓。1240年(庚子)擔任鄰清縣令。1246年(丙午)被任命為懷遠大將軍、濮州刺史。1254年(甲寅、元憲宗四年)擔任本路課稅所長官,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255年2月5日)在家中去世,時年五十五歲。

參考文獻 編輯

  • 《遺山先生文集》卷30 濮州刺史畢侯神道碑銘
  • 新元史》卷137 列傳34 畢叔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