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縣

中国四川省宜宾市下辖的县

筠連縣中國四川省宜賓市所轄的一個。東西長48.5千米,南北寬43.4千米,幅員1256.35平方千米。

筠連縣

筠連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28°09′52″N 104°30′20″E / 28.1645°N 104.50563°E / 28.1645; 104.5056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宜賓市
面積
 • 總計1,256.35 平方公里(485.08 平方英里)
人口(2010)
 • 總計329,053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645250
行政區劃代碼511527
筠連縣地圖

歷史 編輯

編輯

武后時置筠州,領縣八:鹽水、筠山、羅余、臨居、澄瀾、臨昆、唐川、尋源。又置連州,領縣六:當為、都寧、邏游、羅龍、加平、清坎。

編輯

至元十五年(1278年),於今縣境內合原筠州、連州而置筠連州。

編輯

洪武四年(1371年)改筠連州為筠連縣,治今筠連鎮,改設流官,隸敘州路。

人口 編輯

[1]

常住人口 編輯

全縣常住人口為 332805 人,與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加 3749 人,增長 1.14%,年平均增長率 0.11%。

戶別人口 編輯

全縣共有家庭戶103333 戶,集體戶 2882 戶,家庭戶人口為 318810 人,集體戶人口為 13995 人。 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 3.09 人,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 3.46 人減少0.37 人。

鄉(鎮)常住人口 編輯

在全縣常住人口中,位居前三位的鄉(鎮)是:筠連鎮 125809人,占 37.80%;巡司鎮 58396 人,占 17.55%;沐愛鎮 43786 人,占 13.16%。

與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12 個鄉(鎮)中,有2 個鄉(鎮)常住人口增加,分別為筠連鎮增加 22658 人,高坪苗族鄉增加 789 人。

行政區劃 編輯

筠連縣下轄7個、2個、3個民族鄉[2]

筠連鎮、​騰達鎮、​巡司鎮、​沐愛鎮、​鎮舟鎮、​蒿壩鎮、​大雪山鎮、​樂義鄉、​團林苗族鄉、​聯合苗族鄉、​高坪苗族鄉豐樂鄉

 
筠連縣行政區域圖
 
筠連縣所在的地理位置

交通 編輯

省道 編輯

  206省道

健康・醫療・衛生 編輯

  • 筠連縣人民醫院
  • 筠連縣中醫院

地理 編輯

位置境域 編輯

 
筠連縣定水廣場夜景

筠連縣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雲貴高原北麓川滇結合部,地處北緯27°50′37"~28°14′28",東經104°17′45"~104°47′20"之間。北界高縣,東接珙縣,南靠雲南省威信縣彝良縣,西鄰雲南省鹽津縣

縣城距成都市372千米、重慶市384千米、宜賓市89千米、雲南省鹽津縣縣城44千米。

地勢地貌 編輯

筠連縣地形整體呈南高北低態勢,系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

東南部 編輯

東南部大雪山主峰海拔1777.2米

東北部 編輯

東北部騰達鎮沐灘河谷海拔368.5米,極差1408.7米。

區內 編輯

區內以縣城、巡司、筠連鎮古樓為中心的岩溶峰叢發育奇特,面積約36.86平方千米,有大小溶洞226處,其中以涼風洞、箱子洞、鴛鴦洞、母豬洞、仙人洞等較為著名。

水文 編輯

 
筠連縣境內的宋江河

筠連縣境內水系縱橫,常年有水溪河31條,屬長江上游上干段南廣河水系的有鎮舟河、巡司河、定水河、樂義河(渾水河)等共29條;屬長江上游上干段金沙江水系的有頭道河(即熱壩河)、鹿井溝2條。較大河流有鎮舟河、巡司河、定水河3條,鎮舟河發源於筠連縣南端與雲南省威信縣交界的大雪山北麓,巡司河發源於筠連縣龍鎮鄉池塘溝的山王坳,定水河發源於龍鎮鄉白果村寒婆嶺北麓。筠連縣有巡司、縣城、斯栗坡、上橋頭、五道河五大泄水區,並有鎮舟—大魚洞、龍碗—涼風洞、大洞灣—小魚洞、旋窩凼—黑風洞、卜好龍—斯栗坡等地下水系,主要出水點有玉壺井、大龍潭、涼風洞、溫泉井、倒流水、小魚洞、仙人井、清溪洞、鹿井、母豬洞等。

土壤 編輯

筠連縣土壤有5個土類、6個亞類、17個土屬、61個土種、114個變種。成土母質含7個系25個組群。其中水稻土面積10926.67公頃(163900畝),習慣面積5870公頃(88062畝),占耕地面積的16.67%,主要分布在筠連縣各鄉鎮沿河兩岸。潮土土類土壤面積295.35公頃(4430.3畝),占耕地面積的0.45%;紫色土系反映岩性的特殊土壤類型,含酸性紫色土1個亞類,2個土屬、6個土種、12個變種,土壤面積15039.43公頃(225591.5畝),習慣面積4468.68公頃(67030.26畝),占耕地面積的22.95%,分布於縣西北部的筠連鎮、塘壩鄉、孔雀鄉,縣東南的大雪山、聯合、蒿壩、維新、巡司等鄉鎮。黃壤土屬地帶性土壤,筠連縣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總面積68679.6公頃(1030194畝),其中農業土壤面積39277.19公頃(589157.8畝),習慣面積12413.14公頃(186197.07畝),占筠連縣耕地面積的59.93%。黃棕壤土面積6693公頃(100395畝),占筠連縣轄區面積的5.33%,主要分布在蒿壩鎮香台山、大雪山鎮大雪山、龍鎮鄉老君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區。

氣候 編輯

筠連縣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長秋短、霜雪較少。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農、林、牧業及多種經濟作物。常年日照時數1064.4小時,占可照時數的25%。常年平均氣溫17.6℃,年際變化小,最高年1998年和2002年18.6℃,最低年1976年16.8℃,相差1.8℃,月際變化大,最熱月7月26.5℃,最冷月1月7.3℃,差值19.2℃。全縣地處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氣溫9.5℃,海拔368.5米的沐灘河谷,常年平均氣溫18.4℃。

筠連 (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10.7
(51.3)
12.9
(55.2)
17.6
(63.7)
23.2
(73.8)
27.4
(81.3)
29.2
(84.6)
31.7
(89.1)
31.5
(88.7)
26.9
(80.4)
21.2
(70.2)
17.2
(63.0)
12.0
(53.6)
21.8
(71.2)
日均氣溫 °C(°F) 7.8
(46.0)
9.5
(49.1)
13.3
(55.9)
18.0
(64.4)
22.1
(71.8)
24.2
(75.6)
26.4
(79.5)
26.2
(79.2)
22.6
(72.7)
17.8
(64.0)
13.8
(56.8)
9.1
(48.4)
17.6
(63.6)
平均低溫 °C(°F) 5.8
(42.4)
7.2
(45.0)
10.4
(50.7)
14.5
(58.1)
18.3
(64.9)
20.9
(69.6)
22.8
(73.0)
22.7
(72.9)
19.9
(67.8)
15.7
(60.3)
11.6
(52.9)
7.2
(45.0)
14.7
(58.5)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23.1
(0.91)
28.3
(1.11)
41.6
(1.64)
68.2
(2.69)
94.1
(3.70)
142.2
(5.60)
224.1
(8.82)
181.9
(7.16)
111.1
(4.37)
74.1
(2.92)
38.1
(1.50)
22.1
(0.87)
1,048.9
(41.29)
平均相對濕度(%) 83 82 79 77 76 80 81 81 84 86 84 84 81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3]

野生動物 編輯

筠連臭蛙學名:Odorrana junlianensis,是根據筠連標本描述的新種蛙類。[4]

政治 編輯

截至2021年底,筠連縣有共產黨員11384名,較上年增加5.3%,縣人大代表198名,縣政協委員199名

經濟 編輯

2021年筠連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億元,較上年增加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1.67億元,較上年增加6.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2.96億元,較上年增加4.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3.71億元,較上年增加9.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43元,較上年增加10%,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364元,較上年增加9.6%。

主要指標 重要數據 絕對值 同比增長(%) 備註 國民經濟核算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158.35 7.3%

第一產業 編輯

第一產業增加值(億元) 31.67 6.9%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32.16	7%	
    粮食产量(万吨)	18.18	1.8%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6	无增减	
    生猪出栏量(头)	48.82	12.3%	
    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个)	1	100%	

第二產業 編輯

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 52.96 4.3%

   工业增加值(亿元)	40.22	5.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户)	68	13.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元)	5225178000	9.0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元)	797919000	48%	
   建筑业增加值(亿元)	12.79	2%	
   建筑业企业数(户)	37	8.8%	
   特色产业重点园区(个)	0	无增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示范园区(个)	0	无增减	

第三產業 編輯

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 73.71 9.7%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亿元)	15.49	14.1%	
       网络零售总额(亿元)	0.17	24.2%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亿元)	1.76	18.3%	
   房地产业增加值(亿元)	-	-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 47695 7.3% 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 12.4%

   第一产业投资	-	10%	
   第二产业投资	-	-0.6%	
   第三产业投资	-	17.9%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18.9%	

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增加值(億元) 98.71 8%

    第一产业	7.91	7%	
    第二产业	46.54	4.4%	
    第三产业	44.26	12%	

人均民營經濟增加值(元) - - 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數量(家) 25977 18.39%

    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	-	-	
    私营企业	4160	29.15%	
    外商投资企业	0	无增减	
    个体工商户	21210	17.02%	
    农民专业合作社	525	2.34%	

註冊資本(萬元) 3090490 22.34%

    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	-	-	
    私营企业	2353247	25.85%	
    外商投资企业	0	无增减	
    个体工商户	249884	43.06%	
    农民专业合作社	176082	3.43%	

居民收入消費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62.9 18.4%

    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	43.72	18.2%	
    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	19.18	18.7%	

居民收入消費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9043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079	9.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631	10.9%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元) 19105 10.6%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364	9.6%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5953	11.5%	

對外經濟 進口額(億元) 0 無增減

   货物进口(亿美元)	0	无增减	
   服务进口(亿元)	0	无增减	

出口額(億元) 0.0073 -73.69%

   货物出口(亿美元)	0.0011	-73.69%	
   服务出口(亿元)	0	无增减	

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億美元) - - 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億元) 0 無增減 對外勞務合作派出人員(人) 111365 -4.70% 財政金融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 9.24 16.03%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億元) 30.25 1.37% 各項存款餘額(億元) 127.95 6.39% 各項貸款餘額(億元) 102 28.72% 證券公司(家) 0 無增減 科技創新 R&D經費投入(億元) 0.45 4.65% R&D研發人員(人) 175 10.76% 高新技術企業(家) 5 25%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家) 14 -6.67%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個) 0 無增減 國家重點實驗室(個) 0 無增減 省級重點實驗室(個) 0 無增減 注:絕對值為2021年度可公開的統計數據,同步增長率為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較的增長率。[5]

文化建設 編輯

截至2021年底,筠連縣有公共圖書館2個,文化館1個,廣播電視台1個。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均達100%。[6]

旅遊 編輯

筠連縣新八景 編輯

 
筠連縣筠連鎮玉壺公園
  • 溫泉泉群
  • 大雪山原始生態景區
  • 古樓峰叢景區
  • 芭茅坡森林公園
  • 間歇潮湧泉
  • 雙騰岩溶洞群景區
  • 仙人洞鈣華梯田

特產 編輯

文化 編輯

筠連縣歷史悠久、文物眾多。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編輯

  1. 傳統美術《苗族刺繡》
  2. 傳統音樂《苗族大嗩吶》
  3. 傳統音樂《筠連山歌》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編輯

  1. 傳統音樂《宜賓民歌槐花幾時開》
  2.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高台竹竿獅子》
  3. 民俗《筠連苗族花山節》
  4. 傳統音樂《南廣河船工號子》
  5. 傳統技藝《筠連紅茶製作技藝》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編輯

  1. 民間文學《筠連民間故事》
  2. 傳統音樂《苗族情歌》
  3. 傳統舞蹈《苗族蘆笙舞》
  4. 傳統美術《武德鄉農民書畫》
  5. 傳統美術《筠連根雕》
  6. 傳統手工技藝《苦丁茶製作技藝》
  7. 傳統手工技藝《筠連水粉製作技藝》
  8. 傳統手工技藝《糟黃瓜製作技藝》
  9. 民俗《端陽場(娃娃場)》
  10. 傳統技藝《筠連土鍋澆鑄工藝》
  11. 傳統技藝《筠連應氏正骨技藝》
  12. 傳統技藝《筠連月餅製作工藝》
  13. 傳統技藝《筠連蛋圓子製作工藝》
  14. 傳統技藝《苗家九大碗製作工藝》
  15. 傳統技藝《筠連苗家黃牛乾巴製作工藝》
  16. 民俗《筠連苗家牛燈》。[7]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