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話民俗特色詞彙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自貢話民俗特色詞彙列表,列舉自貢話常見的民俗特色詞彙。

民俗特色詞彙列表 編輯

  • 墊背:本指裝鹼死人時在其背上墊塞一些東西,後指代人受過。如自貢口語:未必這起事還要喊我去跟你~啊!
  • 炒回鍋肉:本指川菜的一種做法,後指事情因做得不令人十分滿意或不成功而重做。如自貢口語:要做事就一下做好,我不想~哈。
  • 蓋面菜:本指請客時擺放在菜面上的質量較好的、做工精美的菜餚。現在引申指漂亮、出色的人、事物或事情。如自貢口語:小張就是單位上的~了,咋可能放他走呢?
  • 閃火:本指燒火做飯菜時中途火勢突然減弱,影響了飯菜的質量,延長了煮飯的時間,導致飯做成夾生的。後比喻做事中途鬆勁,從而影響到了整件事情的進度和質量。如自貢口語:這個事是張院長交代的,不准~哈。
  • 端甄子:本指端走盛米飯用的顫子。後指被雇主開除、失業或指霸占別人的妻子。如自貢口語:張五兒遭~了,這下看一家人咋子生活哦。
  • 敲沙罐兒:本指在病人去世後,家人在出殯之時敲破用於熬藥的沙罐,意指家人不再有病魔相纏。後引申指被槍斃。如自貢口語:聽說前幾天逮到的那幾個賊全部都~了啊?
  • 卡找腰:本指鹽業工人把圍在下體的一塊遮羞布(找一腰褲兒)隨意地挽在腰間的一個動作。後引申為指責某人行事不乾脆,行為的結果令人很不滿意,尤其在別人有求於他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推誘、傲慢的神態。如自貢口語:「嫑消去找他,張五兒這個人,~,頭回老子喊他借五百塊錢他都不干。」
  • 過場:本義為川戲中的一個戲劇術語,是傳統戲劇舞台藝術的一種調度方法,指用虛擬動作來表示表演中由於受舞台限制而無法展示的諸如長途跋涉、逃亡、追逐等表演行為。現在引申指民間的那些虛套故事、敷衍場面的行為,進而引申指耍花招、玩花樣的行為。如自貢口語:他的這些過場我都曉得,看他搞得出個啥子嘛。
  • 開黃腔:本義指川劇藝人演唱時走調離譜。後引申指某人說外行話。如自貢口語:不懂就不要開黃腔,謹防別個笑你哈。
  • 板眼兒:本義指川劇演出中表演傳統唱曲時,以鼓板按節拍擊板。強拍擊板稱為「板」,弱拍以敲鼓或用手指按拍稱為「眼」,合稱「板眼」。現在在自貢方言中借指主意、名堂、花招。如自貢口語:跟他一起打牌小心點,他的一多得很。
  • 狗兒:自貢方言中在面稱小孩的時候,喜歡用「一狗兒」的說法,如像:「來尿狗兒」「屙屎狗兒」「哭兮狗兒」「好吃狗兒」「攆路狗兒」等等。這個詞語來源於流傳在自貢民間的舊俗,自貢舊俗認為狗有九條命,且貧賤易養,故給小孩名字後加「狗兒」取其長壽、不易夭折之意。
  • 跋(右為」反「字,讀作ban上聲):身體劇烈扭動:不要緊倒在床上~,謹防整感冒。
  • 跋澡兒:游泳。
  • 跋籽:魚在水中跳躍着產卵。
  • 八金剛:長得瘦弱但是精力旺盛的小孩:看他那個~樣兒哦,一天到黑還蹦得哦。
  • 巴:①粘貼:把這個廣告~在牆上,~好哈;②(小孩子)依戀、喜歡(老人):三兒~娘娘(祖母)得很。
  • 巴適:合適、滿意:說整~就整~,我們這些人說話是算話的。
  • 粑粑兒:主要指餅狀的糖果,一般也用作糖果類的統稱。
  • 把把(ba去聲):①花、葉或果實的柄;②物體可供握拿的柄:瓢兒~、鋤頭~。
  • 白卡卡:(臉色)蒼白的樣子:你不好啊?咋子臉上~的。
  • 白鹽白味:形容菜餚中沒有味道:做的啥子菜哦,~的,點都不好吃。
  • 擺龍門陣:聊天,拉家常。
  • 板油:成板狀的大塊的邊油(參見「邊油」)。
  • 包包白:捲心菜。
  • 苞谷:玉米。
  • 苞谷花兒:用炒、爆的方式製成的玉米花兒,也就是爆米花兒(pop corn)。
  • 寶肋肉:豬肋骨和脊柱連接處的肉。
  • 抱:孵化:這一窩就抱出來十幾個雞兒。
  • 抱雞婆:處於孵化期的母雞。
  • 爆鰺子:罵人語,指某人是多出來的。
  • 爆蔫子:年齡在中年到老年之間的男女,多呈現出蒼老狀:~老者兒、~老媽兒。
  • 背:老年人聽力不好:你們家公上點歲數耳朵~得很。
  • 背蔸: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竟,多用竹蔑編成。
  • 背懷:懷孕一段時間後仍看不到明顯的大肚子的現象:張三兒那個婆娘就是~,七個多月了看倒都還不顯。
  • 背脊骨:脊柱。
  • 背時:倒霉,不走運。
  • 背書:因做錯事而向長輩、領導解釋:糟了,這下又要去書記那裡~了。
  • 崩崩兒:用大拇指和中指彈別人頭部,以示懲罰:來打百分兒,輸了的遭彈~哈。
  • 鼻膿口水:滿臉鼻涕、口水的樣子,也說「鼻膿鼻搭」:看倒他那個~的樣子都夠了。
  • 鼻子:①鼻;②鼻涕:你把~揩了嘛,看起好煩(髒)哦。
  • 鼻子𡎺(zhu4):①鼻塞;②行為怪異,違反常規:這個人~得很,大熱天的他要穿個呢子褲兒。
  • 比舞:(兒童)跳舞:你看人家二妹好會~。
  • 邊花兒:瞎了一隻眼的動物,有時也可用來指人。如:這隻狗是個~; 張五兒是個~得嘛,怪說結不到婆娘。
  • 邊油:豬腹內兩大塊厚硬的脂肪層,可以炸油食用。
  • 驫(biao陰平):①液體急速射出:龍頭一開,水一下就~了好遠;②急速奔跑:現在新的電動洋馬兒才~得快哦。
  • 表包兒:舊時褲子上專門用來裝手錶的小口袋。
  • 波絲網:蜘蛛網。
  • 薄飛飛兒:非常薄:就穿~的一層層兒衣服,看整涼倒哦。
  • 飛飛兒:紙片,單子。把那張飛飛兒給我。
  • 簸蓋兒:竹蔑編成的平底淺邊圓形農用器具,多用來簸糧食或曬少量的糧食。
  • 不好:生病,因犯民間忌諱而改稱:你是不是~哦,看你的臉色嘟弄。
  • 不警覺(bu4 jing3 go4):不留神:一上午過得好快哦,~都十一點了。
  • 不聽勸:做錯事沒道理還不聽別人的勸告。
  • 不照閒:不負責,不管事:不管出好大的事,你們老漢兒都喝他的燒酒,點都不得照閒的。
  • 嫑消:不用,無須:~說這些話,傷人得很。
  • 耙:軟:肉都還沒煮~,再等哈兒嘛。
  • 搒(pang4):動,碰:只准看,不准~哈。
  • 拌(pan1):摔:他氣得把碗都~到地上去了。
  • 亮澡兒:游泳。
  • 耙和:①柔軟:燒白蒸~了的,你吃得(可以吃);②軟弱:硬看倒我~嗦,都來馬倒我。
  • 耙耙和和:柔軟:~的好吃得很。也說「把和」。
  • 否(pie4)火藥:形容人某方面技術差:他是個~,還不如我懂。
  • 跑馬:遺精。
  • 跑灘兒:在社會上打零工:他十幾歲就開始出去~。
  • 泡兒:草驀類植物的果實,在自貢郊外常見,可食用:桑~、刺~。
  • 陪男:婚禮過程中陪伴新郎舉行一些儀式的青年男子。
  • 培整(pei1 zhen3):收拾,打扮:快去把頭髮~下,你這個樣子咋子出門哦。
  • 披披毛兒:婦女和兒童垂在前額的整齊的短髮,劉海:么妹的~留起
  • 皮口嘴歪:形容為某事很操勞,相當於「筋疲力盡」:這回這個事才是把我整得~的了。
  • 皮子咤癢:指責某人行為不當,想要受懲罰。
  • 瓢瓜兒:小勺子。
  • 平涵時候:平時:~跟你說你不聽,這下曉得惱火了啊。
  • 平陽大壩:平原:走出資陽嘛看倒就儘是~了。
  • 憑(pen1):倚靠:太累了,~在牆上都差點睡着了。
  • 憑憑兒:椅子、沙發等供人背部倚靠的部分。
  • 憑憑兒椅:普通的有靠背的椅子,帶小稱語義。
  • 潑煩:非常厭煩,令人討厭:你咋子那麼~哦,我硬是見不得你。(註:「那麼」音變讀作「lam陰平」)
  • 婆婆媽:丈夫的媽媽,多用於背稱。
  • 撲爬:(身體向前)摔倒:出門就雕~。
  • 撲爬跟斗兒:與「撲爬禮拜」同。
  • 撲爬禮拜:形容快速奔走跌跌撞撞的樣子:老闆兒前腳一走,他就~地攆起去了。
  • 麻麻鮮鮮:①不清楚、不清晰:你看這張紙上~的,寫些啥子哦;②事情沒弄清楚、混亂:咋子回事呢?賬上~的,拿話來說哦。
  • 麻糖:用玉米和紅薯熬製的糖,是原來自貢大街小巷常見的甜食小吃之一,口語中也念作「麻湯」。
  • 馬倒:欺負:你咋子晝時都~么妹兒呢。
  • 馬屎疙瘩兒:蛙或蟾蛛的幼蟲。
  • 螞螞燈兒:①蜻蜓;②小女孩頭上扎的小辮子。
  • 慢慢站站:不急不慢:我們又不趕時間,~地走。也說「慢障」。
  • 貓二颯:脾氣火爆:李大爺脾氣怪得很,我們都喊他李~。
  • 貓兒:對妓女的稱呼。「嫖娼」稱作「逮貓兒」。
  • 貓兒刀:斧頭。此詞因在自貢方言中諧音「虎」,犯民間忌諱而改稱。已不常用。
  • 毛狗:狐狸(民間因犯忌諱而改稱)。
  • 毛焦火辣:急躁、煩躁:閒今(本來)他都~的了,你還惹他雜子嘛?
  • 毛毛雨:牛毛細雨。
  • 卯:當事雙方互相之間因矛盾而互相不往來:張三兒跟我們屋頭是~的,你跟他說啥子這些事嘛。
  • 卯竅兒:①竅門:找到~就好做了,不熟悉是做起惱火;②貓膩,不正當的關係:他們兩個肯定有~,一天到黑都裹在一起。
  • 冒皮皮:吹噓:他那個人一天到黑只曉得~。
  • 煤炭灰兒:煤炭燃燒後剩下的余渣,往往有許多未充分燃燒的成分。
  • 妹弟:妹夫。
  • 悶墩兒:沉默寡言的人,傻乎乎的人。
  • 夢蟲:①水中的寄生蟲,專門用來餵金魚的:該去摟點~來餵魚了哦;②不曉事的年輕人:嘟大的人了,還像個~樣。
  • 咪咪兒小:形容很小的樣子:啥子花生哦,~的,點都不好拈。
  • 綿革革:食物韌性大,不易咀嚼:啥子牛肉哦,~的,嚼都嚼不爛。
  • 棉扯扯:同「棉革革」。
  • 械:用力把柑子~成兩半,我們各人一半。
  • 明侃:明說:月亮壩兒頭舞大刀——明砍(侃)。
  • 摸哥兒:專指從別人身上偷竊財物的小偷,即「扒手」
  • 摸屄摸胯:形容人動作緩慢,做事效率不高。這是一種比較粗俗的說法:你在咋子嘛,~的,搞半天都沒整煞角。
  • 摸梭:做事拖沓緩慢:做點事情咋子那麼~哦,幾下整好就對了嘛。
  • 摸糖耙耙兒:顧客付酬後從糖畫藝人特製的布口袋裡摸取寫有數字的木牌,藝人根據木牌上的數字,決定顧客糖餅的數量。糖畫,曾經是自貢街頭巷尾常見的甜食小吃之一。
  • 大聲武氣:形容人說話聲音很大:你~的在那吼啥子,還生怕別個不曉得啊?
  • 大天武亮:形容天亮很久的樣子:都~的了,雜子還在睡吶?
  • 大嘴老鵲:比喻貪吃、貪心的人:像個~樣一口就刁呀。
  • 逮貓兒:①同「藏藏貓兒」,一種小孩之間的遊戲,普通話叫做「捉迷藏」;②也喻指縹妓。
  • 泹(dan3):將新鮮蔬菜在沸水中燙一下撈起的過程:冬覓菜還是~下涼拌來吃好吃。
  • 泹水:做豆花等用的滷水。
  • 倒床:因重病而臥床不起:張老者兒~都兩個月了,是說好久都沒看倒他了。
  • 倒欠:甲根周圍脫開的細長的皮。
  • 到轉:反而:本來說來幫忙,~來惹了仲(這麼)大的麻煩。
  • 抵倒:不間斷地:~落呀十幾天的雨。
  • 地瓜兒:①豆薯的塊根,可食用;②一種野生的藤本植物的塊莖,春天生長,有甜味,也就是下江人說的「荸薺」和四川人說的「糍瓜」。曾經是自貢街頭巷尾常見叫賣的水果。
  • 地馬兒:老鼠。此詞因自貢民俗中忌諱說「鼠」(諧音「輸」)而改稱。
  • 地鑽鑽兒(di4 zuan4 zuer4):①老鼠;②指個子矮、體型胖的人,也叫「地滾滾兒」:她好矮喲,像個~樣;③一種點燃引線後就邊冒出焰火邊轉的花炮,在自貢過年時常見小孩子放這種火炮。
  • 顛東:形容人上了年紀,顛三倒四,頭腦不清楚:我看你硬是老~了哦,咋子拿揩腳帕來洗臉哦。
  • 點水雀兒:一種小鳥,因其尾巴常在水面上點擊而得名。
  • 吊甩甩:形容人不正經、吊J七郎當的樣子:一天到黑一的,像啥子樣子嘛。
  • 丁點兒嘎嘎:形容東西非常少:~的,夠哪個吃哦?
  • 冬瓜兒:憨頭憨腦、傻乎乎的人:像個~樣,一天到黑到處耍兒,啥子事都不做。
  • 凍疤兒:凍瘡。
  • 豆油:醬油。
  • 打單身:沒有找到對象,一個人生活:他是咋子回事呢?嘟大的歲數了還在~。
  • 打彈子:小孩遊戲,用玻璃球互相撞擊以比賽輸贏。
  • 打得粗:不講究生活上的好壞:我是~的哦,啥子都吃得下去。
  • 打吊針:輸液。
  • 打調(da3 tiao3):掉頭:該~了,天都要黑了,看回不倒屋。
  • 打發:①嫁:老李的么女兒~了沒有?②過年時長輩給小孩子紅包。
  • 打搞子腳:因酒醉或過於疲憊而走路困難,偏偏倒倒地向前跌倒:少喝點,等下兒~沒得人牽你得的哈。
  • 打卦婆兒:話多的人。源於算卦的人在打卦時嘴裡總是不停地念叨咒語。
  • 打腳:鞋太小,夾住腳,使腳發痛。
  • 打躊躊腳兒:單腳跳。
  • 打空手:不帶禮物:我~咋好來嘛。
  • 打爛賬:在外面流浪,生活沒有着落:她,仲大的人了還在外頭~啊?看你二天咋個辦哦!
  • 打馬馬肩兒:(小孩)岔開雙腿騎在大人的脖子上。也叫「㧯馬馬顛兒」。
  • 打平伙:大家湊錢吃喝,AA制(going Dutch):走,~,整點好吃的。
  • 打噗鼾: 打呼嚕。
  • 打圈:豬發情。
  • 打甩手:空着手走路:你~還走了仲久啊。
  • 打湯:製作湯菜:等下兒我跟你打個酸辣湯好下飯。
  • 打趟子:來回一趟一趟地跑:你緊倒到我這裡來~有個屁用。
  • 打兔兒:對酒醉後嘔吐的戲謔說法:他酒量是不大,上回才喝半斤就~了。
  • 打一頭:匆忙來一趟馬上就走:你忙嗎來~也對嘛。
  • 打飲食:幫助消化。
  • 大晦晦的:形容不注意細節,做事比較隨意的人:他那個人就是仲個樣子的,一天到黑~的,啥子都不管。
  • 摩登兒紅:一種紅色的化妝品,塗在兩頰或嘴唇上,舊時多為時髦女郎所使用,故名modern red,即是濃妝艷抹時的腮紅和口紅。
  • 磨皮擦癢:不耐煩:你好好地坐倒嘛!在那裡~幹啥子?
  • 末末:孫子的孫子,不分男女都這樣稱呼。
  • 莫奈何兒:木製的搗碎花椒、胡椒的臼狀用具,柞限制在臼內,取不出來,因此而得名。
  • 墨墨:粉筆。
  • 墨蚊兒:一種很小的黑色或褐色的小蟲,專吸人畜的血。自貢夏天炎熱潮濕,常見這種小飛蟲,人被吸血後會奇癢無比。
  • 默:心中估量、計算:你幫我~下全套家具做下來要好多錢。
  • 默倒:以為、認為(多為錯誤的估計):你~這個活路松活哦,你來告哈口內。
  • 母豬瘋:癲癇病的一種,因病發時,病人發出類似母豬叫的聲音而得名。
  • 木爪爪兒:木偶:我們都是~,不能說來不能動。(自貢的一種兒童遊戲語言,說完該話後即不能動,誰堅持到最後便贏得遊戲勝利。)
  • 發物:能誘發舊病的食物:芫要是~哈,你是吃不得的哦。
  • 翻船:做壞事的人最終被揭發,事情被公布:聽倒說市委書記都~了啊。
  • 煩:髒:桌兒高頭啷~,抹下再擺碗。
  • 煩唣唣:形容很髒的樣子:看你的手哦,~的看起好惱火哦。
  • 房圈兒:臥室:沒得事了我就回~頭睡磕睡了哈。舊時用法,已不常用。
  • 放𪐀(nia1):撒嬌:啷大的娃兒了還在~。
  • 放敞:沒人管理,處於無序狀態:不要老漢兒一走你就~了哈!
  • 放踹:撒潑:清早八晨的跑到這來~嘛,看老子整你哈。
  • 逗話:套話:你嫑想逗我的話哈,我嘴巴兒點都不漏風的。
  • 逗貓兒惹草:引逗這個,招惹那個:一天到黑~的嘛,看遭取起哈。這裡,「逗」字是陽去聲調,口語中變讀為陰平。
  • 堆頭:人或物的體積:你看他好大的~嘛,哪個敢惹哦!
  • 對時:一個時辰,一般為兩個小時。
  • 墩篤(den1 du4):身材健壯、結實,形容某人長得非常具有型男體格:甘家的娃兒伙個個都長得那麼~。
  • 頓頭:吃飯的時候:~上吃飽,平時少吃點香香,體子就長好了。
  • 躲懶:偷懶:她,盡都在做事,你在這裡~啊。
  • 躲煞:迷信的人認為,人死後七天之內,陰間的鬼神要帶領死者的魂魄回到原住宅辭家,其他人迴避的過程叫「~」。
  • 錠子:拳頭。又叫「錠把兒」。
  • 瞧(qio3):互相觀望等待:兩口子做家務,有啥子~頭嘛。
  • 叨:罵:你不要緊倒~嘛,我曉得錯了。
  • 調把椅子坐:換位思考:~,你還不是一樣的要仲個樣子做。
  • 踏謔:貶低、挖苦:不要去~別個,個人做好個人的事就是了。
  • 提勁打靶:虛張聲勢,說大話,硬充好漢:少在那~的,有沒得能力一做事就曉得。
  • 提尿:給小孩子把尿。
  • 髈(pang3):豬肘子,即豬腿的最上部的部位:今朝晚上吃燉~嘎。
  • 體子:身體。
  • 天妖:一種昆蟲,身體呈卵圓形,綠色、黃色或棕色,腹部大。專門吸食植物的汁液,是農業害蟲。
  • 天棒糙兒:膽大妄為的人:張五兒是個~,嫑去惹。
  • 天狗吃月亮:月蝕。
  • 舔屁兒:巴結討好:張三那個人,就曉得舔頭頭兒的屁兒,啥子都不會做。
  • 挑身:故意:我是~說給他聽的。
  • 飛叉叉:形容人行動冒失,不穩重:將才我看倒他~地跑過去了,是不是前頭出啥子事了?
  • 飛飛兒:收據、單據、發票、紙條等:把那張~遞跟我一下。
  • 飛螞蟻兒:一種有翅膀能飛的螞蟻。
  • 肥水疙瘩兒:夏季暴雨過後的大晴天,人赤腳踏入施過農家肥的旱地中,腳上會出現紅腫疙瘩,奇癢難忍,這種疙瘩就稱為~。
  • 費頭子:調皮搗蛋的補孩。
  • 風虱(fong1 se4):頭皮屑。
  • 逢生:到別人家去碰上生小孩,據民間傳說生出的小孩性格人品會似這個來的人:你是哪個逢的生哦,哪饞。
  • 諷鼻子(fong3 bi4 zi3):往鼻子裡吸鼻涕並發出響聲。引申義:形容某人行為怪誕可笑,既可以稱為「𡎺鼻子」,也可以稱為「諷鼻子」,或者說這個人「諷頭勢戲」的。
  • 數炭兒:一般木柴燒成的炭,質地疏鬆,易燃,可用於引火:去跟我抓把~來發火。
  • 敷口:感謝:三攘,~你經佑我們娘娘哈。舊時老派用法,已不常用。
  • 敷湯藥:賠償受傷者的醫藥費。
  • 服藥:所用藥物有效:他就服陳老師的藥,啥子病撿副藥吃了就好了。(註:在自貢話口語中,習慣把年長的,有知識和技能的人稱為「老師」,與其他方言中稱「師傅」相似。)
  • 𢭃:①拼合:這個床才做得好,一顆釘子都沒用,完全是~起來的;②湊(聚集):這些是我們一起~的錢,也不多,你收倒。
  • 咚:將物體浸入液體中後立即取出:你的手就在水頭~下就洗乾淨了呀?
  • 搭口話:並非出於真心的邀請,只是礙於情面而隨口說出的話:別個說的~,你還真的要去喲。
  • 打擺子:患痢疾,該詞源於該病發作時忽冷忽熱,全身發抖。
  • 打標槍:腹瀉的諧稱。
  • 打躥躥:向前跌撞、身子欲摔倒的動作:他是不是不好哦?咋子走路接勢~吶。
  • 墱墱兒(den3 der3):鞋後跟,小台階,小坎。
  • 挑挑兒:多指男子眼瞼上長的小凸起物,俗傳是因為看了女陰後所長。
  • 桶桶鞋:雨靴。
  • 偷奸耍滑:辦事不認真,耍滑頭:他做事一直~的,沒得哪個想跟他一幫。
  • 偷油婆:嶂螂。
  • 徒弟娃兒:徒弟,多用於背稱。
  • 土蛄兒:螻蛄,因其常在泥土中打洞而得名。
  • 團轉四鄰(也作「四鄰團轉」):家四周的鄰居:你去~打聽哈,看有沒得哪個說我不對的。
  • 推屎爬兒:蛻螂,因其常推着糞球爬行而得名。
  • 褸(lou2):①髒、亂:屋頭都~成這個樣子了,還是收拾一下嘛;②寒酸、簡陋:他屋頭條件又不弄,咋子穿得那麼~哦。
  • 㧯:扛,拿:不要~起半截就開跑,把話聽完。
  • 攤肩膀:不敢於負責任,遇事就逃避的人:他是個~,遇倒事就要梭的。
  • 瀾尿:尿床:說別個,你還不是多大了還在~。
  • 瀾尿狗兒:愛尿床的小孩。
  • 賴抱:母雞老處於孵卵的狀態,不下蛋。
  • 癲疙寶:蟾蜍。
  • 癲疙疙:表明不平整、疙里疙瘩的樣子:愛惜點嘛,這個桌子才買幾天哦,就整得~的了。
  • 懶心無腸:灰心喪氣,漫不經心:我現在每天都~的,啥子事都不想做。
  • 娘巴兒:身材瘦小,體質差的人:你咋子長成那個~樣子哦?
  • 娘筋筋,瘦殼殼':形容很瘦弱的樣子:~,一天要吃幾大缽。
  • 瑯框(lang2 kuang3):形容衣服太大,不合身,即北京話說的「肋脦」:他穿的那件衣服太~了,不好看。
  • 撈撈兒:納為自己的東西,既可指吃下的食物,也可用來指收入的東西:一天就吃了哪多點兒東西,肚皮頭點~都沒得;仲個子幹活路,到過年害怕點~都沒得哦。也叫「撈事」。
  • 癆腸剮肚(lao2 chang2 gua3 du4):飲食太差,沒有油、肉等,使人身體受不了:天天吃毛毛菜,點油水都沒得,~的好惱火哦。
  • 癆藥(lao4 yo4)):毒藥。
  • 老爸子(lao3 ba3 zi3):①父親,也可指稱岳父:回雲跟你們~說,喊他來吃燒酒;②對老年男性的稱呼,帶有尊敬的意味,多用於面稱:~,請問新橋咋子走?
  • 老輩子:對直系親屬之外的輩份較高或年長的人的尊稱。
  • 老表兒弟兄:表兄弟之間的關係:~的,不說這些哈。
  • 老打老實:老實:你~地跟我說,到底做沒有?
  • 老家:外曾祖父,外曾祖母。
  • 老辣:老練:你們哥出去跑了那麼多年,現在做事~得很哦。
  • 老媽兒:對老年女性的稱呼,略含貶義,多用於背稱,相當於北京話中的「老太婆」。
  • 老母親:對母親的尊稱,一般中年人多這樣說。
  • 老人公:丈夫的父親,多用於背稱。
  • 老挑:有連襟關係的雙方互稱,也就是北京話中的「擔挑」。
  • 老主兒:對老年男性的稱呼,略含貶義,多用於背稱,相當於北京話中的「老頭兒」。
  • 老子:①自稱,一種比較粗俗的稱呼:~們說了半天,你狗日的一點都沒聽進去啊;(註:在自貢話中,往往在後面加「們」,但並不表示複數,僅僅是習慣性的用法)②對父親的姊妹的稱呼:大~、麼~。
  • 雷公霍閃:電閃雷鳴。
  • 禮信:①禮物:這是哪個送哪多~來喲?②客套:你們哥晝時~得很。
  • 理罵:收拾整治(某人):等下兒我回來才來~你。
  • 厲實:厲害:三兒接的那個婆娘嘛~得很。
  • 瀝米:一種煮飯方式的一個過程,即先將米煮至半熟,然後將米湯瀝去。
  • 瀝米飯:一種煮飯方式煮出來的飯,即通過先煮再濾去米湯後蒸熟的米飯。
  • 連二杆:脛骨,因連接大腿和腳而得名。
  • 臉盤子:相貌:這個么妹~長得乖。
  • 練:在地上來回走動踩踏:媽剛帚了地的,不要緊倒在這裡~。
  • 涼蝦:夏季自貢常見的冷飲小吃之一,用麵粉製成的小團加上冰水和紅糖水一起食用,清涼解暑。
  • 兩家公:外祖父和外孫兩個。
  • 亮躁:寬敞明亮:屋頭打掃一下看倒都~得多了。
  • 靈房子:給去世的人燒的紙紮的房子。
  • 凌(lin4):液體凝固成固體的過程:豬油才熬出來是仲個子的,等下兒~起了就好放了。
  • 凌冰兒:水上結的冰。
  • 溜刷(liu4 shua4):手腳麻利,動作靈活、敏捷:不怕說(別看)張五兒力氣大,手腳舍是沒得二娃~的哦。
  • 流湯滴水:碗中湯水過滿而滴瀝的樣子,引申指說話、辦事等不利落:你看你~的,辦得成啥子事嘛。
  • 僂(lou2):因疲倦而全身無力,不舒服:今天在外頭跑了一天,人都跑~了。
  • 漏瓢兒:漏勺,有許多小孔的金屬勺子。
  • 螺獅兒:蝸牛、田螺的混稱。是自貢常見的夜宵食品之一。
  • 螺獅拐:踩骨,因其形狀有點像螺獅,故得名。
  • 螺陀:陀螺。
  • 絡耳鬍:絡腮鬍。
  • 落巴兒(名):最後一名:啷多人跑,你咋子整個~回來哦。(註:這裡「落」字是陽去聲調,口語中變讀為陰平調。)
  • 落教:①說話算話,做事踏實:做事要~哈。②通情達理、講信用:不跟你緊倒說(總說)了,各人~就是了。
  • 落嶇:形容眼眶深陷,代指人因疲倦或生病氣色不好:你昨晚上做啥子去了?眼睛都~了。
  • 落氣:停止呼吸,指死亡。~去了啊?半天都沒看到人了。
  • 走振:讓步或通融的餘地:他報的這個價就點~都沒得了啊?
  • 揍揍兒:瓶塞,塞子。
  • 鑽鑽兒:背心。
  • 嘴夻夻的(zui3 cha1 cha1 le1):形容人嘴不嚴,肚子裡存不住話:一天到黑~的,那裡像個姑娘兒哦。
  • 左:調換:來,跟我~百的零錢。
  • 坐坐兒(肉):豬臀部上的肉。
  • 座家戶:固定居住在一個地方的人戶:都是~,你明天來收錢嘛就是了,未必還怕我們跑了嗎?
  • 做尖做勢:①做作,裝模作樣:這個人有點~的!
  • 做生(zu4 sen1):請客慶祝生日。
  • 癢:身體缺葷腥的感覺:你好久沒吃肉了啊?~得仲慌?
  • 擋:從一側或一端推、抬物體:把桌子往這方~點。
  • 撐(cen3):①壓、摁: 嫑~得我身上,我還不是累得很啊;②吃:多~點飯,才吃倒一碗得嘛。
  • 撐(cen4):站起來的動作:我看倒他一了幾下都沒~起來。
  • 藏貓兒:捉迷藏(孩童遊戲)。
  • 操:①(衣着)時髦、光鮮:他,穿得好~哦;②(行為)不正派:張三兒這個人~得很,沒得幾個惹得起的。
  • 草草兒:司草,官司草,這種草在自貢常見,小孩子常用來玩「打官司」的遊戲,把這種草的頭拴在一起,誰把對方的草頭扯過來誰就算贏。
  • 草鞋蟲:蟲名,外形如娛蛤,稍小,因其多足,形似草鞋而得名。
  • 撐花兒:舊時對雨傘的稱呼。「傘」在自貢方言中諧音「散」,犯了自貢民間忌諱,故改稱「撐花兒』
  • 瓷瓷呃呃:因沒滿足其需求而不高興的樣子:不要緊倒~地了,只有仲個樣子哈。(已不常用)
  • 存心:對得到的東西妥善保存、不輕易使用的品行:這個娃兒~才好,昨天的糖都還沒吃完。
  • 擋活:幫助、支持別人:這個事你~下就搞成了。(已不常用)
  • 鰺鰺兒:魚苗或非常小的魚。
  • 擇床(ce4 chuang2):在不熟悉的床上睡不着覺:我們老漢兒~,出門就睡不好。
  • 擇嘴(ce4 zui3):挑食:這個娃兒~得很。(註:這裡「擇」是陽入聲調,在自貢話中本來應該歸入去聲,但口語中常音變讀作陰平。)
  • 塞(se1):裂開:~了一條縫。
  • 騷子子兒:青春痘。
  • 躁皮:①丟臉:這才為叫~哦;②使丟臉:你以為仲個子做就躁倒我的皮了哦?
  • 煞角(sa4 go4):①結束,完結(over):他一擺起龍門陣來,沒得個把小時是煞不倒過的喲;②最後,末尾(the end):最~的菜肯定就是夾沙肉了嘛。
  • 生:親近,依戀:這個娃兒~他們媽得很。
  • 死疙瘩:死結,打不開的結:雜子套起~了哦,解不開了嗒。
  • 死鬼鬼兒:對不聽話的小孩的罵語,相當於上海話中的「小鬼頭」:這個~喲,又不曉得跑那裡去耍兒去了。
  • 死眉日眼(si3 mi2 ri4 yan3):形容人精神狀態、眼神等不好:你咋子回事哦,一天到黑~的。
  • 松活:輕鬆、容易:這個活路倒是不~哦。
  • 松皮子:體罰晚輩或下級的戲謔說法:不要嗅哈,不是看你們老漢兒回來跟你~哦。
  • 算總賬:將某人的過失積攢到一起來進行懲罰:你淨跟老子惹禍嘛,等老子們過年回屋才跟你~哈!
  • 梭邊邊:幹活偷懶,不願承擔責任:他就是這個樣子的,有事就~。
  • 梭夜子:舊時對妓女的稱呼。
  • 索索兒(so4 soer4):繩子的統稱。
  • 鎖針兒:一種彎曲而有彈性的針,尖端可以打開和扣住,用來把布片、紙片等固定在衣物上。
  • 夻(cha3):(嘴巴)大,不牢靠:張五兒是個一嘴兒,啥子事情都到處說。
  • 觸(zhu4):手腳等因猛觸物體而損傷:我腳~着了,還要幾天才好得倒
  • 𡎺(zhu4):①鼻塞:我涼倒了鼻子還~起得;②引申指某人行為怪異,違反常規:我說你才是「鼻子頭塞豌豆兒」——~的哦。
  • 𡎺鼻子:行為怪異,違反常規的人:冬天家的,吃冰糕!你硬是個~喲。
  • 渣翻翻:形容亂糟糟、凌亂不堪的樣子:你看你那屋頭哦,~的像個啥子嘛。
  • 鮮草:①做魚時所加的諸如酸菜、大蔥一類的佐料;②指辦事的時候所遇到的麻煩,也「莋草」(zha3 cao3):我這齣了點~,你看咋子整?
  • 鮮眉鮮眼:眼睛因不舒服睜不開的感覺:早上起來就~的。
  • 榨秤(zha4 chen4):物體密度大:不要看到沒得好大陀,~得很。
  • 張視:搭理,理會:我喊了他半天,他張都不~我。
  • 漲水蛾兒:一種飛蛾,因一般出現在漲洪水的時候而得名。
  • 掌着(zhang3 dou3):①用手支持着使物不倒:快來把洋馬兒~,不是要倒了;②用手扶着使人或物不倒:把家公~,老年人看拽哈。
  • 蜇蛛兒:蜘蛛。
  • 正南齊北:正兒八經:呢,不開玩笑哈,~地跟你說點事。
  • 指甲殼兒:指甲。
  • 指指戳戳(zhi3 zhi3 do4 do4):人說話時用手指頭指點聽話的人:好生說話哈,~的咋子!
  • 謅(zhou4):脾氣:嫑緊倒勸他,他這個人,~得很,聽不進去的。
  • 帚: 用拖布拖:把地~下嘛,看倒好煩哦。
  • 晝時:經常:他~都在吃藥,毛病深沉得很哦。
  • 豬兒蟲:菜青蟲,諢名又叫「八個奶」。
  • 抓不倒韁:束手無策,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他這個人,只要一出大事,就~了。
  • 耐煩心:耐性:幾下說哈,我沒得那個~在這矸前聽你說得。
  • 腦眉心:前額。
  • 鬧熱:熱鬧:你們屋頭過的~年哦?
  • 弄倯:戲弄:你是不是挑身~我的喲。
  • 躧(li1):用腳在地上擦:把口水一乾淨。
  • 喒啦花兒(za3 la huaer1):語氣詞,表示對事件未曾預料到:~,去醫院看下病就遭了一百塊錢。
  • 咋種(za3 zhong3):語氣詞,語義與「雜啦花兒」同。一般用於郊區和農村。
  • 砸(zang2):扔,甩:我們來比下看哪個~得更遠。
  • 在生:在世的時候:你們爺爺~受了好多罪哦。
  • 在隨:任隨,與「由在」義同。
  • 髒班子:丟面子,丟人現眼:做些啥子事哦,硬是~得很。
  • 灶門前(zao4 men2 qian0):廚房。
  • 唣:多指小孩調皮:我那個娃兒~得很,不好管。
  • 嶄齊:整齊,也說「嶄嶄齊齊」:你看人家的書,擺得~的,那個像你的那麼亂哦。
  • 攢勁:使勁,用功:人家的娃兒讀書都~得很,只有你一天耍兒到黑。
  • 爭點兒:差一點,表示某種事情接近現實:我~就當廚師去了。
  • 爭嘴:極力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喊你~,這下吃不完鼻子眼睛都跟你塞起。
  • 爭嘴貨:那些任何時候都想多得多占的人。
  • 掙(zen4):①使勁,過於集中精力做某事:讀書還是要注意身體,~出病來惱火哦。②大喊大叫,大哭大吵。
  • 睜眉鼓眼兒:睜着眼睛:你看那個娃兒在床上~的樣子,好乖哦。(註:自貢地處中國南方,一般認為眼睛大的小孩可愛。)
  • 諏(zou1) :形容人故作姿態的樣子:他要是跟你~起的話,你就說是我的朋友就是了。
  • 走草:①雌性家畜發情:母狗~;②責罵某人,帶有較強的侮辱性,已不常用。
  • 拽(zhuai1):摔倒:慢障點,看~着哈。
  • 拽磕睡:打吨兒:不要緊倒~呀! 又叫「啄瞌睡」(zhua4 ko3 shui4)
  • 轉房:哥哥去世後,嫂子嫁給弟弟。
  • 啄(zhua4):①踢:看老子~你兩腳尖哈;~足球;②低垂:
  • 啄磕睡:打磕睡。
  • 啄:物體突起而略為下垂的部分:打起精神來。你~起個腦殼在那裡咋子? 後腦殼啄啄。
  • 叉巴:(女性言語)不莊重:那個姑娘兒伙像你那麼~嘛,不住嘴地說。
  • 叉叉褲(cha3 cha3 ku4):同「開檔褲」。
  • 插列:北京話所說的「加塞兒」,為了取巧而不守秩序,插進排好的隊列里(cut in line):後頭去排,不准~!又叫「插隊」。
  • 碴(cha1):踩:你把別個的腳~倒去了!
  • 諂尖奪勢(chan3 jian1 do4 shi4):①逞能:別個會做,要你~的。②挑撥離間。
  • 長麻吊線:長時間地(做某事):收得了,嫑~地哭不完。
  • 車:①把(物體)旋轉一下②(人)轉頭,側面,掉頭:你先~過去一下,我換件衣服。
  • 扯把子:岔開話題,說笑話:少在這兒~哈,我幾下說呀還有事。
  • 扯拐:出問題:電視機一呀,你來幫我看下!
  • 扯謊揦白(che3 huang3 lia4 be4):撒謊:小娃兒家家的,就學着~的了,二天還了得!
  • 扯筋:發生矛盾:先說清楚,免得二天來~。
  • 扯咯登兒(che3 ge1 der1):痙攣,急促吸氣後聲門突然關閉,發出聲音:喊你不要吃嘟快,看這下~扯得好惱火嘛。
  • 扯噗酣:同「打噗酣」。
  • 稱抖(chen1 tou0):①漂亮、好看:這個男娃兒才長得一哦;②清楚、明白:不要慌,把話扯一;③平整:衣服嘛扯一嘛,看你一身都是皺的。
  • 闖倒:偶爾:他回來的時候不一定,~一個星期回來三回,一個月都不回來。
  • 吃勉強藥:勉強,違心地做某事:各人想好哦,這些事情吃不得勉強藥的哈!
  • 吃晌午(chi4 shao3 wu3):吃中午飯。
  • 吃煙:抽煙。
  • 沖(chong4):氣味濃烈刺鼻:海椒炕起~人得很,快走遠點。
  • 沖菜:醃製的青菜苔,因食用時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而得名。
  • 沖殼子:聊天,閒談:不要緊倒在這~了,該做事了。
  • 沖天沖地:形容心中有氣,在拿、放東西時用力很重的情形:你心頭有想法就明侃,少在這兒~的!
  • 抽抽兒:抽屜。
  • 出老:顯老:我看倒就是~,別個都說我有三十了,實際我才二十五。
  • 杵頭杵腦:因做事、說話太直接、莽撞而得罪或傷害別人:做事靈活點兒,不要在哪裡都~的。
  • 踹:兇悍、蠻橫不講道理:張五兒的婆娘~得很,你硬要去惹她。
  • 穿筋筋,掛絡結:形容人衣衫檻褸的樣子。
  • 床巴罩兒:用竹塊編制的長方形網狀物,多用於鋪床。已不常用.
  • 吹吹兒:口哨。
  • 錘錘兒:錘子。
  • 呻喚(chen1 huan4):因病痛而呻吟:一聽倒她~,我心頭就惱火得很。
  • 重三巴四:羅嗦重複:啥子好話都經不起~的說。
  • 濁(chuo4):行為不好,給人印象差:他做事~得很。
  • 濁濁:形容詞後綴,形容不好的狀態:傻~、憨~、神~、昏~
  • 熱天:夏天。
  • 日不弄聳:①太陽將出未出的樣子:~,貓兒鑽灶孔 (形容冬天天氣不好的一種說法。)②人做事行為齷齪,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他做事~的,啥子事情都要跟你搞砸。
  • 賤皮子:①不自重或不知好歹的人:你硬是~,三天不打倒就皮子嗅癢了;②有福不會享而甘願受苦的人:我跟你們媽都是~,用不來你的這起高級貨。
  • 講經:講究:嫑去動他的東西,你們哥~得很,隔下兒看叨你。
  • 講經講怪:過分講究:她,你才是~的哦,啷安逸的衣服還要調。
  • 焦:用在某些動詞後做補語,表示「遍」、「完」:媽媽,我把公園的耍法兒都耍兒~了。
  • 焦眉辣眼:愁眉不展或很焦急的樣子:不要做起~的樣子,想開些。
  • 腳板彎兒:自己熟悉的地域或環境:在~頭未必還要遭你馬倒哦?
  • 腳腳兒:剩餘物。
  • 腳籃:婚禮中用來挑送嫁妝的打扮漂亮的竹籃。
  • 腳耙手軟:手腳軟而無力:跑了一天,累得來~的了。
  • 腳子:①剩物,一般是指別人挑選過而剩下的東西:來晏了嘛就只有撿點~了;②沒有完成的工作,常含貶義:咋個每回都要我來跟你撿~哦,各人做好不得行啊?
  • 接瓜瓢:愛接嘴的人:你咋個是個~哦,我說上句你就接下句。
  • 接勢(jia4 shi4):不停,不間斷地:反正是他~在說,我~在吃哈。也可以說「很接勢」(he3 jia4-3 shi4-2)
  • 筋蹦蹦:身體健康,精力旺盛:你們爺爺那下兒身體才好,七十幾了還~的,到處去轉耍。
  • 經事:結實,耐用:這張桌兒才~哦,用了十幾年點都沒爛。
  • 經佑:照顧,照料:最近我在醫院~病人,累安逸了。
  • 驚抓抓:形容人聲音大,神情慌張:你~地在那喊啥子,別個還在睡磕睡。
  • 揪揪兒:一束頭髮(多指較短的):么妹扎兩個~看起還多乖的。
  • 菌子:香菇、蘑菇等覃類的統稱。
  • 飲:①(用鋤頭)鬆土或將土塊敲碎:走,去把紅菩土~下;②(用鋤頭)弄碎在農作物上的土塊,清理農作物:~紅苔、~花生。
  • 焌:炒菜時在熱鍋中放入少量水使鍋內受熱均勻,防止菜糊:快~點水下去,要生鍋(菜糊了粘在鍋里)了。
  • 氣鼓氣脹:心裡不高興、怒氣未消的樣子:不要緊倒~的了,過了的事就算了。
  • 氣氣:氣味(通常指不好聞的氣味,略帶貶義):屋頭有股啥子~,你聞倒沒得?
  • 汽划子:汽船。已不常用。
  • 掐掐湯圓兒:用糯米粉製成的沒有餡兒的小元宵,因其製作時往往用手在糯米糰上掐下小團放入水中煮製而得名。
  • 前夾子:豬前腿與身體連接處的肉。
  • 欠:思念,想念:你去看下你們娘娘(奶奶,祖母),她~你得很。
  • 芡粉:豆粉。
  • 戕(qi3):打磨刀具,去除上面的鏽斑,使其更為鋒利:磨剪刀,~菜刀。過去自貢大街小巷經常能聽到沿街叫「磨剪刀,戕菜刀」的工人的聲音。
  • 悄悄咪咪:悄悄地:你~地進來,不要遭別的人看倒哈。
  • 清絲嚴縫(qing1 si1 ngan2 fong4):嚴實不透氣。
  • 清湯寡水:(飯菜)質量差,沒油水:這兩天清湯寡水的,人都整癢了。
  • 清早八晨(qing1 zao3 ba4 shen2):大清早。
  • 秋腦殼:立秋之後的大晴天,民間認為立秋之後一般有二十四天最熱的日子,故俗稱為「二十四個秋腦殼」。或者叫「秋老虎」。
  • 焰:用煙熏:~臘肉。
  • 曲曲拱拱(qu1 qu1 gong3 gong3):幾個人聚在一起小聲說話:你們幾個不要緊倒在底下~的,這是在開會哈。
  • 取總:從來:我~沒說過這起話哈,你嫑聽他亂說。(市區已不常用)
  • 𪐀(nia1):多指小孩撒嬌:這個娃兒~得很。
  • 日膿包:行為齷齪、行事猥瑣的人。
  • 軟膁子:豬肚子上的肉。
  • 沙板:泥水匠用具,木製,多用於在泥水石灰剛鋪上時抹平牆面或地面,使其平整。
  • 沙胡豆兒:沙炒制的蠶豆,又香又脆。
  • 山猴叄兒:膛螂。
  • 上服:叮囑,打招呼:你還是去~下他喲,咋子能仲個子做事吶。
  • 上紅:將原料投入各種有色調味汁中加熱使其帶上紅色,或將原料表面塗上有色調味品。
  • 上懷:孕婦懷孕後肚子長大,大出來的部分主要在肚臍上部。
  • 燒胎:民間巫術之一。將「喊魂蛋」放在柴火中或巫婆的神壇紙錢盆里燒,並拿給一些給據說丟失了魂魄的病人吃,有人認為這樣做有助於病人痊癒。同時,巫婆可據蛋燒出的形狀,指出丟魂的人的病因,以進一步詐騙。
  • 哨叨(shao2 dao1):說話哆嗦,一件事反覆地說:你咋個現在啷~哦?
  • 深沉: 難:這回的題好~哦,幾道我都做不來。
  • 審着(shen3 dou3):克制性地做某事:腳才好哈,你~地走下,使不得大勁哦!
  • 失枕:落枕而頸項疼痛:昨晚上睡磕睡睡~了,今天起來痛安逸了。
  • 屎肚圈兒':指稱那些小腹脹大的人,略帶貶義:哎呀,么妹是個~。
  • 屎搞頭兒:做事不專一,什麼事都干不好的人。
  • 收腳板兒:舊時自貢人認為,人死後其靈魂要到他生前所到之處收回腳印:少出去野跑,不是看二天~都搞不贏。
  • 手板心煎魚:形容做不可能做的事:你考了雙百分兒(即兩門課程都是滿分)老子們~跟你吃!
  • 手倒拐兒:上臂和前臂相接處向外面突起的部分。
  • 刷把:用竹籤捆在一起製成的,用於刷洗鍋、碗等廚具的工具。
  • 唐底:鞋墊。老派湖廣話中常見的一種說法。
  • 耍法兒:玩具。
  • 水雪:含水分重的雪,一般剛~落地就會融化。
  • 說媳婦:給男子提親:嫂子,麻煩你跟我那個娃兒說個媳婦嘛。
  • 㰵(ju4):吮吸:冰糕吃完了就把棒棒兒丟了,不要緊倒拿倒~了!
  • 雞婆鞋:一種低腰棉鞋,鞋口較淺,成小八字形。
  • 雞爪瘋:手指、腳趾痙攣的一種病症。因病發時手指、腳趾張開抖動,形如雞爪而得名。
  • 急跳:活潑,愛動:你硬是一天到黑~得很,不累啊?
  • 幾下(ji3 ha1):趕緊、快(表示催促):~,車子還在等着的。
  • 夾:吝音:有東西拿來大家吃,哪個說的那麼~哦。
  • 夾縫肉:豬前腿與身體連接處的肉。
  • 夾夾客:吝音鬼:二娃是個~。
  • 夾磨:強制性訓練:你這起娃兒就是沒受過~,啥子都做不來。
  • 夾沙肉:川菜中的一種蒸肉。一般將五花肉煮到半熟,切成薄片,兩片肉的肉皮部分不切斷,中間夾上甜豆沙之類,在碗底上加糯米蒸熟後食用。
  • 夾舌兒:說話咬舌的人。就是老北京話中的「咬舌子兒」和普通話中的「口吃」。
  • 家門兒:同姓同宗的人。
  • 架架兒:夏天穿的單背心:不准寡穿個~就進教室哈!
  • 假巴意思:假腥腥:我曉得你有,不要和我兩個~的。
  • 假魚海椒:把海椒剁碎後用油清炒來佐飯的素菜,形似做魚的佐料而得名。自貢人愛吃魚,"大躍進"和文革時期,因為吃不起魚,便用辣椒做成魚的味道。
  • 嫁二嫁:婦女離婚後,或丈夫死後再跟別人結婚。
  • 揀房子:修葺屋瓦:張家的鴿子把瓦都拇稀了,你去喊么爸來幫我們把房子揀下。
  • 星宿兒屙屎:出現流星現象。
  • 醒事:懂事:我~得早,大人的事情好多我都曉得。
  • 朽:①物品質量差,容易壞:不要買這起板凳兒,~得很;②形容人體質不佳,易生病:你咋子啷~吶,榜不倒就不好。有時也說成「朽兒把」。
  • 旋兒(xuer4):人頭頂上頭髮形成的旋渦,傳說旋兒圓、整齊或有兩個旋兒的人就會很聰明。
  • 雪彈子(雪蛋子):冰雹。
  • 汛:嘔吐。
  • 嘎嘎:肉,也說成「嘎嘎兒」、「嘎嘎」,多為兒語。
  • 該得:註定那樣,命該如此:~要着的,跑都跑不脫。
  • 缸缽:用於盛水的瓦缸。
  • 槓子:用來挑抬東西的長圓木。
  • 搞得贏:來得及:還有十幾分鐘,~,你慢慢兒把飯吃了再走。其否定式為「搞不贏」。
  • 搞慣了:習慣了:這個娃兒認生,隔下兒一就對了。
  • 搞刨了:①忙個不停:她一天到黑都~,歇都沒歇一下;②手忙腳亂的樣子:今天有客來,他硬是~。
  • 搞肇:把事情搞砸:這下把事情~了你就安逸了。
  • 告:試:你~下就曉得有好累了。
  • 叫化兒(gao4 hua4 er2):乞丐。
  • 疙笆兒:竹子或樹木枝千上的節:砍竹子遇~。
  • 疙莞:植物(主要指大型樹木等)的根部:樹子~。
  • 哥老倌:哥哥。老川話中的常用詞。
  • 革:食物停滯在胃裡不消化:牛肉不好消化,少吃點,看吃多了整~。
  • 隔鄰勢壁:住在兩隔壁的人:哎呀,~的,嫑說這些。
  • 勾芡:在菜炒熟後用芡粉收湯。
  • 狗刨三兒:一種游泳姿勢,因與狗游水的樣子相似而得名。
  • 估着:逼迫,強迫:是他~要我來的,我才不想來喲。
  • 瓜瓢:水瓢的統稱,大約源於從前的水瓢都用當地產的一種瓢瓜做成。
  • 剮人:一些菜吃了後迅速消解人體內的油水,使人受不了:粉條兒少吃點兒,~得很。
  • 寡:蛋類變質:雞蛋擱不得(不能久放),稍微久點就~了。
  • 寡蛋:已經變質的蛋。
  • 寡毒:狠毒,多指言語或行為過了頭:張么妹兒做事才~哦,把媽攆出來不准回屋。
  • 灌:傷口感染化膿:你這個疤疤熱天家要注意倒,看~哈。
  • 光腳板兒:赤腳。
  • 光生:表面光滑,乾淨無瑕疵:這起地磚兒才~喲。
  • 洗:滑:才下了雨,路高几~得很,走路慢障點哈。
  • 歸一:副詞,接在動詞後表示動作行為完結,事情辦妥:你整歸一了沒有? 快走了,這個事情都說~了,就不要再緊倒扯了。
  • 鬼東哥兒:貓頭鷹。
  • 鬼眨眼兒:①習慣性地不停地眨眼睛的行為:你咋整成了~了哦②習慣性地不停地眨眼的人:他咋子是個~吶,你介紹的時候沒跟我說過哦。
  • 滾澡兒:洗澡。
  • 果子泡兒:①遭熱油等燙傷的大的水泡:注意倒哈,這個燙倒就要起~的哦。②形容因做錯某事而承擔嚴重的後果:這些事情做不得,遭倒就是一身~。
  • 過坳:過硬、熟練:手藝還沒~哈。
  • 過更輪子:午夜的那幾個小時:~上要吃點東西才熬得住。
  • 過筋過脈:要害、關鍵:~的地方還是要請師傅來才得行。
  • 過余:過分:做啥子事都不要太~了。
  • 篙帘子:用穀草編制的類似床墊的東西,用來鋪在床上。
  • 𪐀貓兒:愛撒嬌的人(多用於指稱小孩兒):妹妹是個小~,羞她。
  • 𪐀貓𪐀氣:形容撒嬌時發嘮的聲音:她以為做起那個~的樣子.別個就多喜歡她樣。
  • 泥掌:泥水匠用來抹牆或水泥地用鐵製或木製的工具,下部為鐵片或木板,上有柄。
  • 拈(nian1):用筷子挾:~菜來吃,嫑消客氣得哈。
  • 年年無數:每年,多指時間很長:~都在學,咋子還是沒學懂哦。
  • 攆路:大人出門,小孩要跟着去:哪大了,不准~哈。
  • 攆路狗兒:愛跟大人一塊兒出門的小孩。
  • 娘娘:祖母:去,今朝晚上挨着~睡。
  • 娘屋:娘家。
  • 粘粘嗒嗒:人因年老而言語不清:張老者兒~的,緊跟我兩個說。
  • 鞾(xue1):(衣服)不扣紐扣,敞開:不要緊倒把衣服~起,看整涼哈。
  • 洗澡兒:游泳。
  • 狹肢孔:腋窩。
  • 下懷:孕婦懷孕後肚子長大,主要體現在肚臍下部。
  • 涎皮:調皮,也說「涎』、「涎皮納爾」:說別個,你搞忘了你狗日的小那會兒~的時候哦。
  • 香香:零食。
  • 萫料:用於和食或蘸食的有辛麻味的調料。
  • 小家巴實:吝音:不要小家巴實的,有東西拿出來大家吃嘛。
  • 小縮:小氣,吝音:他啷~的人哪裡捨得請你吃涼粉兒哦。
  • 笑塵兒:值得幸災樂禍的東西:這下你看別個的~嘛,看二天別個顛轉過來看你的~哈。
  • 歇:住宿:走得那裡黑,就得那裡~(巴蜀民諺)。
  • 軋(nga1):①擠壓:快把腳伸進來,看遭~倒。②被車撞上
  • 挨邊:接近,將近:你也是~五十的人呀,跟個娃兒冒啥子火嘛,算了。
  • 安逸:①舒服:如何?該是到單位上洗淋浴~哈;②好:這個館子該是~嘛,菜又巴適價錢又不貴。
  • 熬更守夜:整夜或深夜不睡覺做事情:有兒不做燒鹽匠,~命不長。(自貢民諺)
  • 硬肢戳杆(ngen4 chi1 duo4 gan3):形容人頭腦或動作不靈活,死板:看你~的樣子,做得成啥子事哦。
  • 哈(ha1):用手、爪或工具扒、掏等:要吃那個就拈哈,不要緊倒~。
  • 害幺幺:懷孕:你是不是~了哦,咋子嘟愛吃酸的吶?
  • 幺兒:小兒子
  • '喊魂:招魂。人打不起精神是因為魂魄散失了,故要治好只有將散失的魂魄招回來。
  • 喊冤:責備某人不停地叫喊:你在~啊,緊倒不住停地吼。
  • 薅子兒:兒童遊戲,一般把干的蠶豆殼用線穿成數串,放一些在地上,拿一串或幾串在手上,拋起手中的一串或幾串,然後迅速抓起地上剩餘的那些蠶豆殼串。
  • 好吃狗兒:愛吃零食的小孩。
  • 好得:多虧:這回嘛~你們三爸,不是哪個把你們老漢兒背得起回來哦。
  • 喝包雀兒:①用來包裹小兒的布簾,多用碎布片製成;②對小孩兒的暱稱。
  • 喝風:食物因進了空氣而變質:抓了泡菜要把罈子跟我蓋好哈,泡菜喝了風就不好吃了。
  • 喝嗨(ho1 hai2):呵欠。
  • 和:用調料拌菜:把面~轉嘛,不是看咸二
  • 圿泥(ge4 ni4):體垢。
  • 角逆(go4 nie4):發生矛盾,與人爭吵甚至動手:又在外頭~了啊?
  • 窖水(gao4 shui3):豆漿或豆花煮開加入石膏凝結成半固體後鍋內餘下的水,略帶苦味:多喝~,清熱的。
  • 咯登兒:因隔肌痙攣,急促吸氣後,聲門突然關閉時發出的聲音。
  • 焢(kong3):①一種烹調方法,將半熟的米或生的紅薯等糧食放入鍋內,加少量水,緊蓋鍋蓋,用小火炯,直到爛熟;②濕度大、氣溫高、不透氣:今年子熱天好惱火哦,~起熱。
  • 開焦焦:水開時在鍋中沸騰翻湧的樣子:鍋以頭都~的了,快把面下下去嘛。
  • 凱爽(kai3 sang3):(身體)舒適、健康:這幾天很不~,去撿副中藥來調理下。
  • 磕膝頭兒(ke4 xi1 ter2):膝蓋。
  • 磕墜兒(ko1 zhuer4):將食指彎起來,用第二個骨節敲打某人頭部,以示懲罰:不好生說話看着~哈。
  • 殼子:用紙壓制的布鞋的底子:三嬢,又在打~啊。
  • 咳咳㱂㱂:形容人(經常性的)感冒咳嗽的樣子:今年子爺爺一直不好,天天都~的。(已不常用)
  • 口水:①痰:不准到處吐~;②唾液:看得我~都留出來了。
  • 哭兮狗兒:愛哭的小孩。
  • 哭兮流呆:淚流滿面的樣子。
  • 苦毛子:臉、手、腳等處的汗毛:這個娃兒啷大點兒好深的~。在自貢方言中,「深」有時可表示「長」的意思,類似的詞語還有「頭髮深」、「指甲兒深」。
  • 匡(kuang3):套衣服在身上:~件衣服再出去,外頭冷得很。
  • 敲棒棒兒:利用別人的弱點或藉某種口實抬高價格或索取財物:啥子肉哦,七塊錢斤,你肯定遭~了。
  • 敲石頭兒:鵝卵石。
  • 回水沱:因水迴旋而形成的水潭:張家沱是個~, 不准下去洗澡。
  • 回子:後綴,表示「回」、「次」的意思:頭~、二~、這~、那~。
  • 悔:答應、承諾:你~了娃兒說考了雙百分就買溜冰鞋的,還是要跟他兌現哈。
  • 豁:①騙:真的,這回不得一你;②哄:這個耍法兒是買來一娃兒的。
  • 豁皮:①甘蔗、樹幹等劈下的緊靠表皮的部分。也可指木材的邊角余料;②不給錢的吃食:又來吃~了嗎?
  • 活二流:流氓:你看你~的樣子哦,哪個看得起你喲。
  • 活疙瘩:活結,容易解開的結:打~哈,等下兒要解開的哈。
  • 活路:工作:你們娃兒在哪裡做~呢?
  • 活搖活甩:不牢固:慢站點兒,這根板凳~的。
  • 火炮兒:鞭炮。
  • 霍閃:閃電。
  • 傻式(ha3 shi4):傻:才~哦,哪個哪個子說話嘛。
  • 下數(ha1 su4):(心中有)底、數:你咋子心頭點~都沒得哦?
  • 下把下(ha1 ba3 ha1):一時半會兒:你這個事情~是整不歸一的。
  • 屙痢:拉肚子;在罵人語中也指吃飯:二娃,回來~了喲!
  • 屙屎狗兒:愛隨地大便的小孩。
  • 餓痊餓蝦:形容很餓或很貪嘴的樣子:不要做起一副~的樣子,慢漫吃嘛。
  • 二不掛五:形容事情等進行了一半尚未完成:你把這裡整得~就跑了,剩倒的哪個來幫你做呢? 又說「二不咔擦」。
  • 二黃紙:用由黃蔑析出的較有韌性的竹蔑製成的質量較次的紙。
  • 二天:以後:~來耍兒哈。
  • 䋂褲兒(yao2 ku4 er2):內褲。
  • 哦嗬:嘆詞,表示惋惜:~,這下打倒了就安逸了。
  • 和轉:攪拌均勻:把涼拌雞~嘛,不是沒得鹽味得噠。
  • 河沙:沙子。
  • 黑默黯:很黑的樣子(帶貶義):一個暑假臉上就遭曬得~的了。
  • 嘿起:使勁,一個勁:~吃,吃完了二頓又現弄。
  • 橫撇撇:蠻橫不講理:你硬要~地不依教的話,二天出了事我是不得照閒的哦。
  • 橫牛:對撒嬌的小孩的愛稱:你這個~哦,看啥子時候才長得醒。
  • 橫順(hun2 shun4):反正,不管怎樣:~都是你有理,別個都不對。
  • 橫正:老是、總是:跟你說呀半天,你咋子~要仲個子想吶。
  • 紅苕:紅薯。
  • 吼幺火:幫別人歡呼:打了半天球,連個~的都沒得。
  • 後夾子:豬後腿與身體連接處的肉。
  • 花姑娘兒:瓢蟲。
  • 花貓兒:比喻臉很髒的人,多用來比喻小孩:喊你不要嘎,這下整成~了哈。
  • 花貓兒旗鼓:形容某物或某人被弄得很髒的樣子:快去洗臉,~的像啥子樣子。
  • 花生衣子:包在花生米表面的薄皮。
  • 黃瓜才起蒂蒂兒:比喻事情才剛開始或形容人還不成熟,相當於北京人說的「八字還沒一撇兒」:你呀,還早得很,~,好生跟着老師學。
  • 灰毛兒:豆花、豆腐的俗稱。
  • 回:物品回潮變質:花生~了,點都不好吃。
  • 回潮:生疏、低劣:好久沒打草鞋了,手藝都~了。
  • 回車馬:據傳說新娘出嫁時,陰間的祖先也要來送親,所以在新娘花轎到達新郎家時要舉行「~」的儀式,將新娘祖先乘坐的車馬送回陰間,並以此表示驅邪迎祥之意。
  • 回門:婚禮後一天或三天新婚夫婦從夫家回女方家裡。
  • 回煞:人死後七天之內,陰間的鬼神要帶領死者的魂魄回到原住宅辭家,叫「~」。
  • 漚豆豉:原意指將黃豆煮熟後悶起來發酵,製作豆豉。這裡借用來責罵某人穿得太厚,會出汗發熱:快脫件衣服,穿啷多,~啊。(已不常用)
  • 娃兒書:連環畫。
  • 歪:凶、惡:辦公室的小吳才~哦,哪個她都敢叨。
  • 外號兒:綽號。
  • 彎酸:挖苦、刁難:他啥子事得罪了你嘛,你要仲個子~別個?
  • 豌豆顛:豌豆苗的嫩尖,可食用。
  • 枉自:白白地,枉費:~你媽生一場哦,病嘟凶你看都不去看一下。
  • 圍鼓:川劇的一個小類,民間的業餘或專業川劇演員平時的一種娛樂形式:那邊在打~了,走,去耍兒哈兒。
  • 衛向:偏袒:你看你們娃兒好~你,接勢跟你拈菜。
  • 窩子:釣魚者在水裡撒下魚餌便於下釣的地方:不准在這釣哈,這是我餵的~。
  • 霧罩:霧。
  • 鴨兒:①鴨子;②對男性生殖器的稱呼。
  • 牙尖舌怪:形容人嘴快且不會說話:張五兒那個婆娘才是~的,啥子都到處說。
  • 煙鍋巴:煙頭。
  • 鹽味:菜餚中的香味,尤其指鹹味:~整重點,吃起來才安逸。
  • 檐老鼠兒:蝙蝠,因其外形與老鼠相似,又喜歡居住在屋檐下而得名。
  • 眼睛水:眼淚:一看倒他我就~長流。也說「眼流水」。
  • 洋馬兒:自行車。
  • 癢蘇蘇:細小物體在身上爬的感覺:啥子東西在我背上爬哦,~的,好不安逸哦。
  • 吐鴨子:成為最後一名:雜子搞的呀?又~了。(已不常用)
  • 妖艷兒活閃:調皮、搗蛋:你緊倒妖艷兒活閃的嘛,看背時哈。又叫「妖艷兒戲法」。
  • 夜深:夜的長度:冬晨(冬天)家~長得很。
  • 一把把兒:形容人長得瘦弱:這個人長得~的。
  • 一把拉(yi4 pa1 la1):①一大堆:吃了~的碗在灶頭上擱起;②一起:~地擠到車子上,身都調不過。
  • 一天到黑:從早到晚:不曉得他在做啥子,~忙得很。
  • 倚老放踹:倚老賣老不講道理:他就是那個樣子,~。
  • 飲(yin4):用水或肥料澆灌植物:你們耍兒下兒哈,我去土頭把菜~了回來。
  • 雍:用泥土掩埋:撮點土來把渣渣~了。
  • 由在:任隨,隨便:~他咋子說,你不還嘴就是了。
  • 油干燈草盡:責罵家人家中沒有日常用品:雜子了哦,拿點出來嘛,硬是整得~的了哦。
  • 油光水滑:形容物體表面光滑、平整,或者人或動物水色很好:這頭牛長得好,你看毛哦,~的。
  • 遇緣:正好,碰巧了:就怕~舍就跑不脫喲。
  • 願煩:耐煩、有耐心:只有你們媽才那麼~,換倒別個早跟你打起來了。
  • 勻勻儘儘(yun2 yun0 jin4 jin4):不急不慢:活路~地做,還多得很。
  • 蛪額兒(ni1 nger1):蟬。
  • 虼蟆兒(ke2 mer1):青蛙。
  • 蛇拐:黃色的一種青蛙。
  • 瘸鱔兒:蚯蚓。
  • 魚鰍兒:泥鰍。
  • 釅(nian4):(液體)稠密。例句:這個牛奶好釅喏,肯定沒摻水。
  • 𢱟撻兒:打耳光。又叫"𢱟耳矢"。
  • 行適(hang2 shi4):能幹。例句:你看他那個樣子哦,行適昏了硬是一天到黑。
  • 側邊(ze4 bian1):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