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遐(?—?),天水郡新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人[1],北魏官員。

生平 編輯

趙遐是後秦尚書左僕射趙遷的六世孫,在太和、景明年間歸附北魏[2]

趙遐在北魏先是擔任軍主,跟隨魏孝文帝南征南陽。景明初年,趙遐出任梁城戍主,被南梁將軍圍攻。趙遐因為固守城池和有戰功,封牟平縣開國子,食邑二百戶[3]

趙遐後出任左軍將軍、署理征虜將軍、都督巴東諸軍事,鎮守南鄭。當時南梁的冠軍將軍、軍主姜脩率領兩萬人屯駐在羊口,輔國將軍姜白龍占據南城,龍驤將軍泉建率領土著百姓向北占據桑坯,姜脩又分兵占據興勢,龍驤將軍譚思文據守夾石,司州刺史王僧炳駐紮在南安,都煽動夷人部眾,謀划進攻南鄭。正始三年十月己未(506年11月28日),趙遐率領甲士九千人,四處衝擊,數百里中的梁軍全部被趙遐擊敗,魏軍前後斬首五千多級[4][5]

回朝後,趙遐以輔國將軍外任滎陽郡太守。永平四年(511年),南梁將軍馬仙琕率領部眾圍攻朐城,戍主傅文驥環城固守。北魏朝廷以趙遐為持節、署理平東將軍出任別將,與劉思祖等人前往救援,受徐州刺史盧昶的調度[6]。魏軍駐紮在鮑口,離朐城五十里,夏季頻降暴雨,趙遐等人奮力渡河急進,將要抵達朐城。馬仙琕見趙遐的營寨還沒有建成,就來挑戰。劉思祖率領彭城和沛郡徵召的士兵,望見敵人即刻逃跑後撤。趙遐率領孤軍奮戰,獨自擊敗馬仙琕,斬殺直閣將軍、軍主李魯生,直後軍主葛景羽等人。馬仙琕先前分兵位於朐城的西面,隔着河設立柵欄,以包圍固城。趙遐親自秘密出行偵查水的深淺,命令士兵綁紮草筏,夜間銜枚進軍,攻破梁軍六處柵欄,於是解除了固城的包圍。趙遐又進軍解救朐城,都督盧昶率大軍跟進。沒多久傅文驥因為朐山城中糧食物資耗盡,獻城投降南梁。十二月庚辰(512年1月22日),盧昶率軍先行逃走,北魏各路軍隊崩潰。恰逢大雪,北魏士兵被凍死和凍掉手腳的有三分之二,馬仙琕追擊,大敗魏軍。魏軍僵硬的屍體從朐山到郯城排列了二百里,倖免於難的只有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梁軍收繳的糧食牲畜和武器軍械,難以計算數量。盧昶單人騎馬逃走,捨棄符節兵符,儀仗全部喪失,只有趙遐手握符節而回。盧昶因為儀仗全部喪失,就到郯城借用趙遐的符節以行軍令。魏宣武帝派遣黃門侍郎甄琛乘驛站馬匹疾行鎖拿盧昶,查究失敗的具體情況,因為作戰失利,盧昶和趙遐都被定罪免官[7]延昌年間,趙遐被起用出任光祿大夫、使持節、署理前將軍為別將,防守西荊州,又為別將隸屬蕭寶夤,東征淮堰。熙平初年,趙遐出任平西將軍汾州刺史,在汾州貪污,遠近聞名。趙遐去世後,朝廷贈予安南將軍豫州刺史,諡號[8]

家庭 編輯

子女 編輯

  • 趙子獻,北魏牟平縣子
  • 趙子素,第四子,北魏司空長流參軍
  • 趙氏,嫁北魏鎮遠將軍、秘書郎中崔子元[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西安碑林博物館編;趙力光主編.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 上》. 北京: 線裝書局. 2007年10月: 7–8. ISBN 978-7-80106-630-5 (中文(中國大陸)). 
  2.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初,姚萇以逸伯父遷為尚書左僕射,卒於長安。劉裕滅姚泓,徙遷子孫於建業。遷玄孫翼、翼從子超宗、令勝、遐、叔隆、穆等,太和、景明中,相尋歸降。
  3.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遐,初為軍主,從高祖征南陽。景明初,為梁城戍主,被蕭衍將攻圍。以固守及戰功,封牟平縣開國子,食邑二百戶。
  4.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後以左軍將軍、假征虜將軍、督巴東諸軍事,鎮南鄭。時蕭衍冠軍將軍、軍主姜脩眾二萬屯羊口,輔國將軍姜白龍據南城,龍驤將軍泉建率土民北入桑坯,姜脩又分軍據興勢,龍驤將軍譚思文據夾石,司州刺史王僧炳頓南安,並扇動夷獠,規翻南鄭。遐率甲士九千,所在衝擊,數百里中,莫不摧靡,前後斬首五千餘級。
  5. ^ 《魏書·卷八·帝紀第八》:己未,征虜將軍趙遐大破衍眾於灙城桑坪。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七》:魏徐州刺史盧昶遣郯城戍副張天惠、琅邪戍主傅文驥相繼赴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張稷遣兵拒之,不勝。夏,四月,文驥等據朐山,詔振遠將軍馬仙琕擊之。魏又遣假安南將軍蕭寶寅、假平東將軍天水趙遐將兵據朐山,受盧昶節度。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七》:冬,十一月,己亥,魏主詔揚州刺史李崇等治兵壽陽,以分朐山之勢。盧昶本儒生,不習軍旅。朐山城中糧樵俱竭,傅文驥以城降;十二月,庚辰,昶引兵先遁,諸軍相繼皆潰。會大雪,軍士凍死及墮手足者三分之二,仙琕追擊,大破之。二百裡間,殭屍相屬,魏兵免者什一二。收其糧畜器械,不可勝數。昶單騎而走,棄其節傳、儀衛俱盡;至郯城,借趙遐節以為軍威。魏主命黃門侍郎甄琛馳馹鎖昶,窮其敗狀,及趙遐皆免官。
  8.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還,以輔國將軍出為滎陽太守。時蕭衍將馬仙琕率眾攻圍朐城,戍主傅文驥嬰城固守。以遐持節、假平東將軍為別將,與劉思祖等救之。次於鮑口,去朐城五十里,夏雨頻降,厲涉長驅,將至朐城。仙琕見遐營壘未就,徑來逆戰。思祖率彭沛之眾,望陳奔退。遐孤軍奮擊,獨破仙琕,斬其直閣將軍、軍主李魯生,直後軍主葛景羽等。仙琕先分軍於朐城之西,阻水列柵,以圍固城。遐身自潛行,觀水深淺,結草為筏,銜枚夜進,破其六柵,遂解固城之圍。進救朐城,都督盧昶率大軍繼之。未幾而文驥力竭,以城降賊,眾軍大崩。昶棄其節傳,輕騎而走,惟遐獨握節而還。時仲冬寒盛,兵士凍死者,朐山至於郯城二百裡間殭屍相屬。昶儀衛失盡,於郯城借假節以為軍威。遐坐失利,免官。延昌中,起為光祿大夫、使持節、假前將軍為別將,防捍西荊,又為別將隸蕭寶夤,東征淮堰。熙平初,出為平西將軍、汾州刺史,在州貪濁,聞於遠近。卒,贈安南將軍、豫州刺史,諡曰襄。
  9. ^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鎮遠將軍秘書郎中崔君墓誌銘。君諱混,字子元,東清河鄃人也。黃門文貞」侯之長子。啟濬源於姜川,肇崇基於大岳,宅四履以建侯,垂大風而一變。若夫弈葉」冠蓋之華,積世累仁之美,諒已備於往牒,在茲可得而略焉。君挺質藍田,抽根蘭薄,」溫貌芳資,自然昭遠。幼聰敏,愛經史。為山不倦,學海忘疲,藝盡琱龍,術窮炙輠,摛文」綴翰,綺麗金暉,鮫泣行間,蚌開勾哀。加以風神俊爽,言吐閑華,早擅休聲,夙播令譽。」故太常袁翻,文貞侯之友也,俱以高才懋德,文會相知。契協尹班,交同李郭。孝昌中,」翻臨齊岳,辟君為主簿。受署未幾,因使還京。翻致書於文貞侯曰:賢子此段入洛,所」謂蛟龍得雲,而非復池中物也。君隨憂遊京里,專翫丘墳,垂簾一室,裁通三徑。始逾」弱冠,禍延陟岵。君喪毀病,肌削形存。雖及授琴,餘哀尚切。永安二年拜秘書郎。尋被」中詔,參史渠閣。後除鎮遠將軍。時尚書李神俊,亦先侯之故交,親唯舅族,職預詮衡,」水鏡攸歸,人倫宗慕,雅悅於君,方相申廌。尋值孝莊失御,天步仍艱。君以介違聖善,」溫清有闕,於茲掛幘,歸養故鄉。燧木未移,坤暉奄晦,感風樹之永奪,痛顧復之長違。」絕食連朝,殆將滅性,飲粥頻年,幾致傷生。孝誠\之感,飛走苹心,虎鹿同遊,鷹雉共宿。」天平之季,王略未康,霧委崤秦,氛結熒鄭,亭烽夜舉,傳鼓朝聞。海代之間,地牟百二,」山川險固,勢侔西京,負阻乘間,紛或易起,忽有群兇,密圖不逞,以君德望既重,物情」所屬,希藉聲援,潛來推逼。君時在疚,守侍几筵,事出不虞,變起慮外,造次之間,未能」自拔,遂被推迫,低眉寇手。然泣臨如常,縗\絰不解,逕踰信宿,方免豺狼。雖妖醜尋散,」大宥繼敷。然君操烈冰霜,心貞松玉,慕魯禽之高情,追齊歇之清節,憂聞伐國,恥見」燕封。況被逼匈人,欲謀\非義,虧盛德於當年,替淳風於先軌。遂乃飲粒不?,聲泣相」繼。宗姻妻子,靡能開喻。以元象元年二月五日奄至物故,時年卅四。衛賦乘舟,未過」此哀,秦言黃鳥,豈俞新痛。粵以其年十一月五日庚申遷窆於本邑黃山之舊塋。嗟」行尚感,寧況親知。灤水浸潤,周墓以崩。牧火既遺,秦墳用毀。陵谷非恆,金石唯久。勒」述餘芳,垂之不朽。其辭曰:攸哉世祿,胤自炎皇,典岳伯夷,唯師以望。族宗唐後,膺」夢周王,自茲而降,弈世載昌。高冠長組,玄袞朱裳,供荷折薪,並構基堂。篤生伊子,玉」閏金相,叡心垔湧,逸思霞張。節均王展,孝等丁姜,家理剋治,乃陟官方。曾未貴仕,邈」此不藏,如何烈感,遂致雲亡。哀深二子,痛甚三良,鎩翮高雲,頓足遙莊。長●昭世,永」即玄房,松原深迥,楊野寒荒。春團湛露,秋結霏霜,泉扃一晦,千祀未央。生榮行立,沒」貴名揚,故鐫幽石,用紀清芳。夫人南陽趙氏。父遐使持節車騎將軍豫州刺史」牟平縣開國伯襄公。亡祖敬友,字仲禮,本州治中梁郡太守。夫人平原劉氏。」父休賓,宋寧朔將軍幽州刺史。亡父鴻,字彥鸞,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度支尚」書鎮東將軍青州刺史文貞侯。夫人同郡張氏。父慶之,本郡中正。」六年四女婉戀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