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映雪(1683年—1768年),清代文學家。廣東東莞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名戴蒼,號梅村。

鍾映雪天資聰穎,七歲應童子試,後博覽群書,精於八股文,於乾隆年間考取秀才。因為他博學和品行端正,一直為地方官推舉,有多次「高就」機會,但皆被其推辭。85歲時卒於家中。

鍾映雪一生雖沒當官,但作為文人,他擅長詩詞歌賦,對於世間萬象,綱常倫理,生死離合,都以詩文書寫,著述頗豐。特別是對廣東民間的木魚書(民間又稱摸魚歌)的創造整理有非常大的貢獻,尤其以他收集整理並評點的《二荷花史》和《花箋記》最為有名。《二荷花史》,鍾映雪稱「第八才子書」,敘述梁生、楊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描寫深刻細膩,懇摯動人;《花箋記》,鍾映雪稱「第九才子書」,敘述白蓮與麗荷、映荷二女戀愛的故事,文采繽紛,內容脫俗,甚是動人。鄭振鐸對這兩本書有很高的評價。

鍾映雪所刻的「靜淨齋藏版」的《花箋記》是世上現存最早的一本,也是刻工最精的一本,標準的仿宋體,版面疏朗,錯字很少。現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的「靜淨齋藏版」的《花箋記》,為後印版。現在英國博物館仍藏有畲文堂考文堂兩個《花箋記》刻本。

鍾映雪的故居鍾氏祠堂,位於廣東東莞寮步的橫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