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稜(?—625年),齊州臨濟人。

其人相貌魁雄,善用長達丈餘的兩刃刀,名曰「拍刃」[1],是同鄉杜伏威養子,由於作戰勇猛,功績過人,遂官拜左將軍,當時杜伏威有養子三十人,以闞棱與王雄誕最為知名。由於闞稜較王雄誕年長,軍中慣稱闞棱為大將軍,稱雄誕為小將軍。當時杜伏威的部下多為盜賊出身,時常侵害百姓,闞稜一一審理所有案件,就算親朋故舊亦執法無私。

622年七月,杜伏威為唐皇李淵入朝,闞稜隨他同往被封為左領軍將軍、越州都督。由於杜伏威臨行前以輔公祏留守丹陽,但兵權交給右將軍王雄誕,輔公祏心生不滿。輔公祏縊殺王雄誕反唐,闞稜加入唐軍,隨李孝恭李靖南征平亂,在青林山一戰中與輔公祏部將陳正通接戰時,脫下甲冑露出面容,說:「不識我邪?何敢戰!」因為陳正通屬下士兵多是闞稜的舊部,見到是他來征討,登時喪失鬥志,或逃或降。

625年,因為闞稜自持功高頗為驕衿。且輔公祏誣指闞稜與己通謀。加上李孝恭在籍沒賊黨田宅時,闞稜及杜伏威、王雄誕在輔公祏領土境內的田宅,全被沒收,闞稜托詞上訴,頂撞到李孝恭,被李孝恭以謀反下令誅殺。

注釋

編輯
  1. ^ 《舊唐書·闞棱傳》有記曰:「(棱)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拍刃。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新唐書》卷九二作「拍刀」。《陳寅恪讀書札記·〈新唐書〉之部》卷九二闞稜傳中批云:「唐玄宗時李嗣真(業)等始以陌刀著,然則陌刀殆始於此邪?俟考。」有人猜測所謂的拍刀,就是唐陌刀,見李錦繡《陌刀與大唐帝國的軍事》(1995年第7輯《學人》)。

參考書目

編輯
  • 新唐書》卷九十二《杜闞王李苑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