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枝(?—?),字樹秋,號畸庵鄧川州(今洱源縣鄧川鎮)人,明末詩人。他目睹明末的政治黑暗,即隱居,築室於掐源山下,名曰「畸庵」,嘯詠自適。著有《畸庵草》一卷(已失傳)。現存的詩,有《畸庵詠懷》、《游雲龍山石寶香泉》、 《土軍行》、 《夏日漫興》、 《衛軍行》、 《雨夜聞防河》、 、 《慈善廟》、 《中秋月夜泛湖二首》、 《德源晚步》、 《蒲陀瞪》、 《畸庵梅花》等十餘首。這些詩,一類是反映當時人民疾苦的,一類是抒杯之作,再一類是懷古之作。

其中《士軍行》揭露和譴責了土軍的橫行霸道的詩中說,明朝統治者組織的土軍「星羅棋布環山鄉」。土軍們「或時穿橢為黔鼠,或時伏莽為貪狼」,到處撓殺搶擄, 「不見武尋安風助,攻城殺宮爭鳴張?不見大姚鐵索箐,劫掠橫行鳴刀槍?德則為兵怨者寇,東西任意紛跳梁。」因此,作者憤怒非常,希望能「當車逞怒懲螳螂」。其他的詩歌對苛捐雜稅、大興土木也有所譴責。

參考文獻

編輯
  • 張文勛,張福三、博光宇(1983年).白族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