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0發動機前蘇聯什韋措夫發動機設計局在1960年代設計研發的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官方將其定義為「涵道渦輪噴氣發動機」。開發後在短時期內(大約三年)發動機就開始服役,後續發展刺激了無數的增長版本,增加了風扇直徑和修改了部件排列。它可能是冷戰時代最重要的渦扇機之一,D-30被證明是蘇聯航空史上最可靠的機器之一,被授予國家獎肯定。[1]

Авиадвигатель D-30
什韋措夫 D-30 渦輪扇發動機
什韋措夫 D-30 渦輪扇發動機。圖為D-30 III型。
類型 旁通比渦輪扇發動機
原產國  蘇聯
生產 什韋措夫發動機設計局
主要應用 圖-134
圖-154
伊爾-62
伊爾-76
米格-31
蘇-47
衍生型 D-30K發動機
D-30F6發動機
渦扇-18(中國仿製型)
技術數據
性能數據
最大推力 12.5~13.5千牛; 磅力

設計與發展 編輯

D-30在設計伊始,是專為圖-134噴氣式民航客機開發的一款民用發動機,其設計對標的發動機的是普惠公司研發生產的JT8D發動機英語Pratt & Whitney JT8D,後者於1962年首次在波音727客機上使用。

到了1970年代中期,蘇聯尋求能夠一種高速截擊機,以夠替代服役的米格-25戰鬥機。當時米格-25採用兩台動力強大的圖曼斯基R-15英語Tumansky R-15發動機,這兩台發動機能使米格-25在高空達到驚人的3馬赫時速,但是在低空,R-15發動機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更糟糕的是,在最大推力高速飛行時,還出現了發動機停車的現象,因此當時的蘇聯急需一款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為新的截擊機提供動力。當時的米高揚設計局和OKB-19設計局(就是後來的什韋措夫發動機設計局),聯合開發一款飛機,也就是後來米格-31戰鬥機

什韋措夫設計局在D-30的基礎上研製了D-30F6發動機,能產生9,500 kgf的非增壓推力,和15,500 kgf的後燃推力。配備了款發動機的米格-31最大起飛重量為45,800公斤,最高速度達到3.2馬赫。但在此速度之下其發動機有嚴重損壞的危險,因此米格-31的最大飛行速度被限制於2.83馬赫,且飛行員一般飛行時卻只被准許加速到2.5馬赫以保護引擎。由於發動機動力強大,米格-31在低空(1500米)也能突破音速。

後來D-30也衍生出一些其他型號,增大了涵道比或是反推裝置,來和普惠公司的JT8D-200系列發動機競爭。其中D-30K系列被運用在伊爾-76重型運輸機、伊爾-62圖-154等機型上。轟-6後續型號與運-20目前也使用D-30KP-2發動機。[2]

衍生型號 編輯

數據來源:世界飛機引擎大全(1970年)[3],簡氏世界飛機 1993-94年[4]

D-30
D-30 II
D-30 III
D-30V12
D-30N
D-30F-6
D-30K
提高壽命9500小時、涵道比,大推力改進型號。[5]
  • D-30KP-2:伊爾-76使用發動機
  • D-30KP-3:為D-30KP-2的改型,包括:三級風扇改為單級風扇可節省5%燃油降重150kg、總推力從125kN提升至135kN、整體油耗降低15%、涵道比從2.42提升到3.6、直徑從1455mm擴大為1662mm、75%零部件通用

採用的飛機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30. Avid.ru. [2019-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2. ^ Fisher, Richard D Jr. China's Y-20 'enters second phase of testing'. IHS Jane's 360. 4 September 2014 [5 Ma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3. ^ Wilkinson, Paul H. Aircraft engines of the World 1970 22nd. London: Paul H. Wilkinson. 1970: 224. 
  4. ^ Taylor, Michael J.H.; Lambert, Mark; Munson, Kenneth (編). 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1993–94 84th. Coulson, Surrey, UK: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1993: 633. ISBN 978-0710610669. 
  5. ^ Wilkinson, Paul H. Aircraft engines of the World 1970 22nd. London: Paul H. Wilkinson. 1970: 2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