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09年颶風裡克

颶風裡克是有紀錄以來第二強烈的太平洋颶風,僅次於1997年颶風琳達,也是在10月期間形成的最強烈太平洋颶風。風暴於2009年10月15日在墨西哥以南海域發展形成後進入了一片有利於爆發性增強的區域,令其在成為熱帶低氣壓後24小時內就達到了颶風強度。10月16日下午,系統中開始有風眼形成,並且形成後又進入了第二輪爆發性增強期。到了10月17日下午,颶風已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五級強度,並在幾小時後達到最大風速每小時290公里,最低氣壓906毫巴的最高強度。保持最高強度數小時後,里克由於風切變的增加和眼牆置換的影響而開始減弱。到了10月19日,風暴已降級為三級颶風,並在次日進一步減弱為熱帶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起初預測里克會以較強的二級颶風強度在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登陸,並發布了颶風觀察預警。雖然風暴減弱後颶風觀察預警也替換成了熱帶風暴警告,但政府還是下令成百上千的居民從低洼區域撤離總體而言,這場颶風造成的破壞遠小於之前的預期。墨西哥共有三人直接因風暴遇難,其中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兩人,瓦哈卡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