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Броненосцы типа «Бородино»俄羅斯帝國在十九世紀末設計建造的5艘戰列艦。本級以俄國向法國訂購的皇太子號(又譯太子號)為基礎進行了修改,以適應俄國本國的設備。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鷹號
博羅季諾級3號艦鷹號
概觀
艦種前無畏艦
擁有國 俄羅斯帝國
 大日本帝國
前型皇太子號戰列艦
次型葉夫斯塔菲級戰列艦
數量5
製造廠1899年~1905年
結局3艘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沉沒
鷹號被日本捕獲,最後作為靶艦
光榮號受創擱淺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設計:1萬3516噸
常備:1萬4091-1萬4415噸
全長艦體全長:121.0米
水線長度:118.7米
全寬23.22米
吃水設計:7.97米
常備:8.24米
燃料滿載:燃煤1180噸
鍋爐燃煤專燒貝爾維爾式水管鍋爐英語List of boiler types, by manufacturer#Belleville boiler20座
動力直立型三段膨脹式三汽缸複合式蒸汽引擎2座
2軸推進
功率設計:1萬5800–1萬6300匹馬力
實際:1萬5012 - 1萬6378匹馬力
最高速度18節
續航距離2590海里/10節
乘員軍官28名,水兵826人
武器裝備40倍徑雙聯裝305毫米(12英寸)炮2座計4門
45倍徑雙聯裝152毫米(6英寸)炮6座計12門
50倍徑75毫米(3英寸)單裝炮20門
38倍徑47毫米(1.9英寸)單裝炮20門
7.62毫米馬克沁機槍10挺
380毫米(15英寸)單裝魚雷發射管4具(水線上2具,水線下2具)
裝甲克虜伯滲碳裝甲
水線帶:145-194毫米
水下防魚雷裝甲:43毫米
甲板:32-51毫米(2英寸)
主炮炮塔:63-254毫米(10英寸)
主炮炮座:102-254毫米
75毫米炮裝甲炮座:76毫米
司令塔:51-203毫米

本級前4艘在日俄戰爭期間建成,隨即編入第二太平洋艦隊,與其他艦艇一起趕赴遠東,以解救被日本艦隊圍困在旅順港(俄方稱亞瑟港)內的第一太平洋艦隊旅順分艦隊;在途中遭遇堵截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在對馬海峽海戰中參戰的本級戰列艦先後有3艘被擊沉,殘存的鷹號則在負傷抵抗無望後向日軍投降,並被日本接收,以「石見」之名編列入日本海軍。本級最後一艘光榮號並沒有趕上日俄戰爭,建成後留在波羅的海艦隊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守衛里加灣,在莫恩海峽海戰英語Battle of Moon Sound中受重創,困於狹窄的水道內,最後由水兵自行鑿沉。

設計與概述 編輯

 
右視圖和甲板佈置圖,1906年布拉西海軍年鑑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俄羅斯)自1894年繼位以來,就一直夢寐以求要在遠東獲得一個溫水不凍港。1895年,日本甲午戰爭中戰勝中國,並簽訂《馬關條約》,割取包括遼東半島在內的大片領土。俄國視日本的擴張為心腹大患,聯合法、德逼迫日本作出讓步,歸還遼東半島,此即三國干涉還遼。事後俄國以此邀功,1898年3月,向中國租借旅順港等地25年。新勝的日本將所得賠款大量投入到軍事開支,尤其是海軍軍費上;尤其是新購入的軍艦其主炮口徑達到了12英寸(305毫米),使得俄國原本建造的佩列斯韋特級迅速過時。為了應對日本的威脅,俄國以「為了遠東的需求」為名,提出了一個龐大的造艦計劃,除了向法國購買一艘戰列艦(皇太子號)外,還在本國內繼續建造後續各艦,此即博羅季諾級戰列艦。[1]

艦型 編輯

博羅季諾級是俄國曾經建造過的戰列艦中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該級原來打算只是在皇太子號的基礎上進行小幅度的修改,但合同簽訂後人們就發現本級必須作出修改,而與皇太子號有比較大的差別。其中最主要的不同點在於本級所使用的引擎比皇太子號要更重,炮塔也更大,而設計師則必須在更大的噸位的前提下實現與皇太子號相同的航速、吃水深度、武器和防護水平的要求。新艦艇的設計由俄國海軍技術委員會的D. V. 斯柯爾措夫主導,於1898年7、8月間完成,比原定合同簽訂時間晚了一個月左右。新的設計方案比皇太子號重了大約1000噸,整體上寬度要大上一些。[2]

博羅季諾級新的設計與皇太子號相比,在外觀上差別顯著。新方案在艏艉各增加了一個炮郭,每個炮郭容納4門75毫米炮,加上原本安裝在舷側、裝甲帶上方的12門,使得75毫米炮的總數達到了20門。也因為這一變動,使得原本預定在全艦使用的船舷內傾設計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在舷側75毫米炮處不再設計內傾而是改為平直裝甲,只有艦艏、艦艉依舊保留內傾設計。[3]

由於本級與皇太子號相類似,都是採用了船舷內傾設計,乾舷高聳;採用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減輕艦體重量,同時有利於擴大舷側副炮的射界。但這種設計的弊端在於抗浪性不佳,在風浪大時舷側武裝幾乎無法使用。

本級的舷側裝甲帶比較窄,重載情況下很容易就全部沒入水下。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一側進水,在鍋爐艙和輪機艙之間沿中軸佈置的水密隔艙反而容易導致艦艇傾覆。有鑑於此,海軍歷史學者安東尼·普雷斯頓在其著作里批評這一設計為戰列艦史上最差的設計。[4]

本級全艦長121.0米,水線長度118.7米。艦體寬度為23.2米,比原設計寬了965毫米。標準排水量從14,091至14,445長噸(14,317至14,677公噸)不等,比原設計重了大約500到900噸[5]。額定載員為軍官28名,水兵826人,但蘇沃洛夫公爵號在對馬海峽海戰時乘員達到了928人[5]

本級每艦安裝兩座直立型三段膨脹四衝程複合式蒸汽引擎,每座各推動一根傳動軸。動力來源為20座貝爾維爾式燃煤鍋爐。全艦設計最高時速為18(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首艦博羅季諾號上安裝的輪機為仿製品,與皇太子號上安裝的拉塞納生產的型號相同;其餘4艦的輪機則是由波羅的造船廠設計和生產。博羅季諾號的鍋爐可以產生16,300匹指示馬力(12,155千瓦特)的動力,而其餘4艘姊妹艦則稍低一些,15,800匹指示馬力(11,782千瓦特)。此外博羅季諾號安裝了廢氣加熱器,而其姊妹艦缺少這一裝置;博羅季諾號採用了三片式螺杆,而其餘各艦使用的是四片式螺杆。[6]

由於本級各艦預定在建成後就要趕赴遠東,因此各艦都只進行了簡單的海試。其中鷹號雖然實際出力只有14,176匹指示馬力(10,571千瓦特),但在海試中依然達到了設計航速,這也是本級中唯一一艘達標的艦艇;其餘各艦雖然實際出力都比鷹號要強,但海試中的最大航速依然比鷹號要慢。重載時各艦可以裝載1,350長噸(1,372公噸)煤,可以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實現2,590海里(4,797公里;2,981英里)的續航距離。各艦都裝備了6台蒸汽發電機,可以輸出738千瓦的電力。[6]

本級各艦的水線裝甲帶均採用了克虜伯滲碳裝甲,厚度為145–194毫米。炮塔最大厚度為10英寸(254毫米),甲板厚度為1至2英寸(25至51毫米)。1.5英寸(38毫米)

武器和火控 編輯

博羅季諾級的主要武裝為兩對40倍徑12英寸(305毫米)火炮,各安裝在兩座法式電動雙聯裝炮塔內;炮塔最大仰角15°、最大俯角5°,每門炮備彈60發[7]。每門炮射速為90-132秒每發[8],炮彈重331公斤,最大仰角下射程1萬4640米[9]。1916年,5號艦光榮號為了應對新式的無畏艦的威脅進行了一定的改造,最大仰角提升到了25°,射程也提高到了2萬1022米。

副武器為12門45倍徑6英寸(152毫米)速射炮,仿製自法國古斯塔夫·加奈設計的英語Canet gun1891年型6英寸速射炮,分別安裝在上甲板的6座雙聯裝電動炮塔內。炮塔最大仰角15°,處於中部的炮塔射界可以達到180°。每門炮備彈180發[7],射速每分鐘2-4發[10],炮彈重41公斤。最大射程1萬1500米[10]

此外本級艦上還裝有一批小型武器用於對抗魚雷艇。其中包括20門50倍徑加奈式3英寸(76毫米)速射炮,安裝在艦體的炮門和艏艉的炮郭中;每門炮備彈300發[7],彈重4.9公斤;最大仰角13°,最大射程6405米[11]。另外在上層建築還安裝有16或者18門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7],彈重1公斤,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5發[10]

魚雷武器方面,本級共有4具381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兩具分別安裝在艏艉;另兩具則安裝在舷側水線下、靠近前部主炮彈藥庫的位置。水線上的兩具共有4枚魚雷;水線下則有6枚。另外還可以攜帶50枚水雷。[7]

本級原本安裝了柳若爾(Liuzhol)式視距測距儀英語Stadiametric rangefinding,利用敵艦垂直的兩點之間的角度來得出雙方距離;通常測量點選擇水線和主桅橫樑。艦上的炮術軍官在查問其助手得出距離後,計算出所需的仰角和提前量,然後通過蓋斯勒式電磁-機械式火控傳輸系統,將其命令傳達給各門火炮或者炮塔。不過在舾裝的過程中,前四艘改為安裝了巴爾和斯特勞德公司英語Barr and Stroud生產的雙像重合測距儀英語Coincidence rangefinder,利用讓兩個圖像完全重合來測定距離。此外各艦也安裝有佩列佩爾金(Perepelkin)式瞄準鏡,不過艦上的乘員缺乏相應的訓練,不懂如何操作。[7][12]

同級艦 編輯

艦名 名稱來源 建造廠[13] 造價
(單位:百萬盧布[7]
起工[13] 下水[13] 服役[13] 簡歷
博羅季諾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Borodino
Бородино
博羅金諾戰役[14] 聖彼得堡新海軍部船塢 14.572 1900年5月23日 1901年9月8日 1904年8月 1905年5月27日 對馬海峽海戰沉沒
皇帝亞歷山大三世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Imperator Aleksandr III (1901)
Император Александр III
沙皇 亞歷山大三世[15] 聖彼得堡波羅的造船廠英語Baltic Works 13.979 1902年8月3日 1904年
蘇沃洛夫親王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Knyaz Suvorov
Князь Суворов
亞歷山大·蘇沃洛夫[16] 13.841 1901年9月8日 1902年9月25日 1904年7月
鷹號
Орёл
[17] 聖彼得堡加勒尼島船塢 13.404 1900年6月1日 1902年7月19日 1904年 1905年5月28日對馬海峽海戰後被俘,1924作為靶艦被擊沉
光榮號
Слава
光榮[18] 聖彼得堡波羅的造船廠 13.841 1902年11月1日 1903年8月29日 1905年10月 1917年10月17日莫恩海峽海戰英語Battle of Moon Sound中自沉

註釋 編輯

  1. ^ McLaughlin, pp. 100–03
  2. ^ McLaughlin, p. 137
  3. ^ McLaughlin, p. 138
  4. ^ Preston, 50, 55
  5. ^ 5.0 5.1 Campbell, p. 187
  6. ^ 6.0 6.1 McLaughlin, pp. 137, 144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McLaughlin, p. 142
  8. ^ Forczyk, p. 29
  9. ^ Forczyk, p. 28
  10. ^ 10.0 10.1 10.2 Forczyk, p. 30
  11. ^ Friedman, p. 264
  12. ^ Forczyk, pp. 27–28, 57
  13. ^ 13.0 13.1 13.2 13.3 McLaughlin, p. 136
  14. ^ Silverstone, p. 373
  15. ^ Silverstone, p. 376
  16. ^ Silverstone, p. 378
  17. ^ Silverstone, p. 380
  18. ^ Silverstone, p. 385

參考文獻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