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獻(?—?),范陽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陽盧氏北祖第二房,常州刺史盧幼孫之子,唐朝大臣。

生平 編輯

盧獻有美好的名聲,武周時歷任鸞台侍郎文昌左丞如意元年(692年),為酷吏來俊臣誣陷,被貶職為西鄉縣縣令後去世[1][2]

趣事 編輯

狄仁傑曾經嘲笑盧獻說:「您加個馬就是驢。」意即是盧字加馬字是驢字。盧獻說:「從中間劈開閣下的姓,成了兩隻犬。」意即狄字左半加仁字右半是二犬。狄仁傑說:「狄字是犬靠着火。」盧獻說:「犬邊有火,就是煮熟的狗。」[3][4]

家族 編輯

父親 編輯

兄弟 編輯

子女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一百四十三》:崔繪妻盧氏,幽州范陽人也,為山東著姓。祖幼孫,常州刺史。父獻,有美名,則天時歷鸞台侍郎、文昌左丞,天授中為酷吏來俊臣所陷,左遷西鄉令而卒。繪早終,盧既年少,諸兄常欲嫁之,盧輒稱病固辭。盧亡姊之夫李思沖,神龍初為工部侍郎,又求續親。時思沖當朝美職,諸兄不之拒,將婚之夕,方以告盧,盧又固辭不可,仍令人防其門。盧謂左右曰:「吾自誓久已定矣。」乃夜中出自竇中,奔歸崔氏,髮面盡為糞穢所污,宗族見者皆為之垂淚。因出家為尼,諸尼欽其操行,皆尊事之。開元中,以老病而卒。
  2. ^ 《新唐書·卷二百九·列傳第一百三十四》:如意初,誣告大臣狄仁傑、任令暉、李游道、袁智弘、崔神基、盧獻等下獄。俊臣顓以夷誅大臣為功,乃奏囚降制,一問而服者同首,法得減死。仁傑等已論死,待日而決,稍挺之,仁傑乃遣子持帛書稱枉。後見愕然,責謂俊臣,對曰:「是囚不褫巾服,何肯服罪?」後遣通事舍人周綝往視,遽假仁傑幞帶立西廂,綝懼俊臣,東視唯唯去,莫敢聞。先是,宰相樂思晦為俊臣夷其家, 有子九歲隸司農,上變,得召見,言:「俊臣凶慘,罔上不道,若陛下假條反狀付之,無大小皆如詔。臣父死族夷,不求生,但惜陛下法為俊臣所弄耳!」後意寤,由是仁傑六族皆免。
  3. ^ 《朝野僉載·卷一》:秋官侍郎狄仁傑嘲秋官侍郎盧獻曰:「足下配馬乃作驢。」獻曰:「中劈明公,乃成二犬。」傑曰:「狄字犬傍火也。」獻曰:「犬邊有火,乃是煮熟狗。」
  4. ^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五十·詼諧六》:唐秋官侍郎狄仁傑,(按「秋」上似有脫字)秋官侍郎盧獻曰:"足下配馬乃作驢。」獻曰:「中劈明公姓。(「姓」字原缺,據明抄本補。)乃成二犬。「傑曰:「狄字犬旁火也。」獻曰:「犬旁有火,乃是煮熟(明抄本「熟」作「熱」。)狗。」
  5. ^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七十一·婦人二》:文昌左丞盧獻第二女,先適鄭氏。其夫早亡,誓不再醮。姿容端秀,顏調甚高。姊夫羽林將軍李思沖,姊亡之後,奏請續親,許之。兄弟並不敢白。思沖擇日備禮,贄幣甚盛,執致就宅。盧氏拒關,抗聲詈曰:「老奴,我非汝匹也。」乃逾垣至所親家,截發。沖奏之,敕不奪其志。後為尼,甚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