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英語: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簡稱PETM),或稱為「第一次始新世極熱事件」(英語:Eocene Thermal Maximum 1;簡稱:ETM1),過去也被稱為「早始新世極熱事件(Initial Eocene Thermal Maximum)」和「晚古新世極熱事件(Late Paleocene Thermal Maximum)」,是指地質年代里一個時期內全球溫度平均溫度上升5℃到8℃的事件[1]。該氣候事件發生在古新世始新世地質時期的邊界[2]。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長尚不確定,但估計發生在距今5,550萬年前[3]

過去6500萬年以來氣候變化示意圖,依據底棲有孔蟲沉積物同位素含量變換製成。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氣候特徵在於短暫而明顯的負面偏移,這歸咎於當時氣候的快速變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數據的平滑,圖中的偏移程度被低估了。

據估計,在相關時期里大量碳排放到大氣中持續了2萬年到5萬年;而整個溫暖期則持續了20萬年。在這段時期里,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5℃到8℃[1]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肇始與北大西洋大型火成岩區域英語North Atlantic Igneous Province火山作用和隆起有關,這導致了地球碳循環的極端變化和溫度的顯著升高[1][4][5]。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來自全球的碳穩定同位素比值英語Stable isotope ratioδ13英語δ13C)出現了顯著的負偏差;更具體地說,海洋及陸地中碳酸鹽有機碳的「13 / 12」比率大大降低[1][6][7]。而根據相匹配的δ13英語δ13C、δ11硼、δ18數據顯示,在5萬年的時間裏,向大氣釋放了12,000,000兆噸的碳(相當於至少44,000,000兆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英語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4],平均每年釋放240兆噸碳。

這一時期的岩石地層剖面也顯示了其他尋多變化[1]。許多微生物化石記錄着主要的調整,例如:在海洋里,底棲有孔蟲的大規模滅絕、雙鞭毛蟲在全球的擴張以及浮游有孔蟲(Planktic Foraminifera)和鈣質超微化石(Calcareous Nanofossils)的出現都發生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開始階段;而在陸地上,歐洲和北美地區忽然出現哺乳動物(包括靈長目)。在這段時間內,許多露頭和許多鑽芯內的沉積物沉積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最晚大約從1997年開始,地球科學領域就開始對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進行了研究;並以此進行模擬以了解全球變暖的效應,以及大量碳排放對海洋(包括海洋酸化)和大氣的影響[8]。今天,人類每年大約需要排放10,000兆噸的碳。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在未來1000年之後,人類的碳排放量將相當於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的碳排放量。但是一個主要的區別在於,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由於整個地球沒有冰,因而德雷克海峽並未打開而中美洲海道英語Central American Seaway尚未關閉[9]。儘管現在通常認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是全球變暖和大量碳排放的「研究案例」,但該事件的產生原因、發展細節和總體意義仍然不確定。

古近紀關鍵事件
-65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南極第一次被永久冰蓋[10]
古近紀關鍵事件大致時間尺
時間軸單位:百萬年

環境背景 編輯

與今天相比,古近紀早期的海洋與大陸的構造有一定的差異。巴拿馬地峽尚未連接南美洲北美洲,這使得太平洋大西洋之間可以進行直接的低緯度環流。而現在用來隔開南美洲與南極洲德雷克海峽則在當時還未打開,這也許阻止了南極洲的熱隔離。北極地區也許受到更多限制。儘管對始新世過去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絕對指標並不一致,但是現有的所有指標都顯示當時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於現在。因此,當時地球上並無任何明顯的冰蓋[11]

古新世晚期到始新世早期,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了大約6℃,最終達到了「始新世早期氣候最適宜期」(EECO[11]。在這個長期的、逐漸變暖的過程中,至少有兩個(可能還有更多個)「超高溫現象」。這些事件可以定義為地質歷史上的短暫事件(持續時間短於20萬年),其特徵為急速的地球變暖、重大的環境突變和大量的碳排放增加。而在這些事件中,「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是最極端的,同時(至少在新生代內)也許還是第一次發生。另一個高溫事件明顯發生在距今大約5,370萬年前,現在也被稱為「第二次始新世極熱事件英語Eocene Thermal Maximum 2ETM-2)」(也被稱為「H-1事件」)。此外,距今大約5,360萬年(H-2事件)、5,330(I-1事件)、5,320萬年(I-2事件)和5,280萬年(K事件、X事件或第三次始新世極熱事件)也都發生過明顯的高溫事件。始新世超高溫事件的數量、命名、絕對年齡和相關全球影響等都是現在研究的重要對象。它們是否發生在長期變暖期間,以及它們是否與地質記錄中更早時期明顯相似的事件(例如侏羅紀的「托阿爾階滅絕事件」)有因果關係,這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深水酸化以及後來從北大西洋的擴散可以很好地解釋碳酸鹽溶解的空間變化。模型模擬顯示事件發生時酸性水在北大西洋深處的蓄積[12]

相關證據 編輯

全球變暖 編輯

 
中生代新生代深海溫度和冰量的疊加記錄。

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開始時,全球溫度在大約20,000年內增加了大約6 °C(43 °F)。此次變暖疊加在古近紀早期英語Climate across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長期」氣溫變暖上,有多個證據證明了這一點。有孔蟲外殼的δ18O含量發生了大於1‰的負偏移,無論是在海表水還是海底水皆如此。由於古近紀早期大陸冰層稀少,δ18O的變化很可能意味着海洋溫度升高[13]。通過對化石組合的分析,有孔蟲的鎂鈣比值及某些有機化合物(例如:TEX86英語TEX86)的數據變化也支持了溫度上升這一現象。

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全球氣溫上升的精確界限以及該界限是否會隨緯度變化而變化等問題,迄今為止依舊懸而未決。海洋表層水的氧同位素及碳酸鹽殼沉澱中的鎂鈣比都是測量並重建過去氣溫的關鍵數據;但是這兩個用於測量古氣溫的關鍵數值在低緯度地區會受到影響,因為在海底重新結晶的碳酸鹽會使其值低於形成時的值。另一方面,由於季節因素,這些和其他溫度測量替代物(例如:TEX86)在高緯度地區會有所變化。也就是說,當發生碳酸鹽和有機碳生成時,「溫度記錄器」偏向夏季,因此偏高。

碳排放增加 編輯

與當今氣候比較 編輯

時間線 編輯

影響後果 編輯

天氣 編輯

氣溫 編輯

海洋 編輯

陸地 編輯

生命 編輯

可能原因 編輯

大型金伯利岩田噴發 編輯

火山活動 編輯

彗星撞擊 編輯

泥炭燃燒 編輯

軌道驅動 編輯

甲烷釋放 編輯

海洋環流 編輯

環境復甦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Francesca A. McInerney; Scott L. Wing. The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A Perturbation of Carbon Cycle, Climate, and Biosphere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英語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11-05, 39: 489–516 [2020-03-11]. doi:10.1146/annurev-earth-040610-1334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6). 
  2. ^ Thomas Westerhold; Ursula Röhl; Isabella Raffi; Eliana Fornaciari; Simonetta Monechi; Viviana Reale; Julie Bowles; Helen F. Evans. Astronomical calibration of the Paleocene time (PDF).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英語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8-02, 23 (4): 377–403 [2020-03-11]. doi:10.1016/j.palaeo.2007.09.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09). 
  3. ^ Gabriel J. Bowen; Bianca J. Maibauer; Mary J. Kraus; Ursula Röhl; Thomas Westerhold; Amy Steimke; Philip D. Gingerich; Scott L. Wing; William C. Clyde. Two massive, rapid releases of carbon during the onset of the Pala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Nature Geoscience英語Nature Geoscience. 2015-01, 8: 44–47 [2020-03-11]. doi:10.1038/ngeo2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4. ^ 4.0 4.1 Marcus Gutjahr; Andy Ridgwell; Philip F. Sexton; Eleni Anagnostou; Paul N. Pearson; Heiko Pälike; Richard D. Norris; Ellen Thomas; Gavin L. Foster. Very large release of mostly volcanic carbon during the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Nature. 2017-08-30, 548 (7669): 573–577 [2020-03-11]. PMID 28858305. doi:10.1038/nature236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5. ^ Stephen M. Jones; Murray Hoggett; Sarah E. Greene; Tom Dunkley Jones. Large Igneous Province thermogenic greenhouse gas flux could have initiated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climate change. Nature Communications英語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12-05, 10 (1): 5547 [2020-03-11]. PMID 31804460. doi:10.1038/s41467-019-1295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8). 
  6. ^ J. P. Kennett; L. D. Stott. Abrupt deep-sea warming, palaeoceanographic changes and benthic extin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Palaeocene (PDF). Nature. 1991-09-19, 353 (6341): 225–229 [2020-03-11]. doi:10.1038/353225a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3). 
  7. ^ Paul L. Koch; James C. Zachos; Philip D. Gingerich. Correlation between isotope records in marine and continental carbon reservoirs near the Palaeocene/Eocene boundary. Nature. 1992-07-23, 353 (6384): 319–322 [2020-03-11]. doi:10.1038/358319a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8. ^ Gerald R. Dickens; Maria M. Castillo; James C. G. Walker. A blast of gas in the latest Paleocene: Simulating first-order effects of massive dissociation of oceanic methane hydrate. Geology英語Geology (journal). 1997-03-01, 25 (3): 259–262 [2020-03-11]. PMID 1541226. doi:10.1130/0091-7613(1997)025<0259:ABOGIT>2.3.CO;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9. ^ PETM Weirdness. 真實氣候英語RealClimate. [2020-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2). 
  10. ^ Zachos, J. C.; Kump, L. R. Carbon cycle feedbacks and the initiation of Antarctic glaciation in the earliest Oligocene.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5, 47 (1): 51–66. Bibcode:2005GPC....47...51Z. doi:10.1016/j.gloplacha.2005.01.001. 
  11. ^ 11.0 11.1 James C. Zachos; Gerald R. Dickens; Richard E. Zeebe. An early Cenozoic perspective on greenhouse warming and carbon-cycle dynamics (PDF). Nature. 2008, 451 (7176): 279–283 [2020-03-13]. PMID 18202643. doi:10.1038/nature0658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30). 
  12. ^ Kaitlin Alexander; Katrin J. Meissner; Timothy J. Bralower. Sudden spreading of corrosive bottom water during the Pala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Nature Geoscience英語Nature Geoscience. 2015, 8 (6): 458–461 [2020-03-13]. doi:10.1038/ngeo2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13. ^ Ellen Thomas; Nicholas J. Shackleton. The Paleocene-Eocene benthic foraminiferal extinction and stable isotope anomalie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6, 101 (1): 401–441 [2020-03-16]. doi:10.1144/GSL.SP.1996.10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1).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其它滅絕事件
A1
A6
B2
B3
B4
C3
A7
A2
C5C6
A3
A4
A5英語Mulde event
B1
C1
C2
C4英語Pliocene#Supernovae
 五大滅絕事件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