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力量聯盟

右翼力量聯盟 (俄語:Сою́з Пра́вых Сил, СПС / Soyuz Pravykh Sil,縮寫:SPS )是一個俄羅斯公共政治組織和前政黨,最初於1999年作為選舉集團成立,主要關注自由市場改革, 私有化和20世紀90年代的「年輕改革家」安納托里·邱拜斯、鮑里斯·涅姆佐夫葉戈爾·蓋達爾的政治遺產。該黨於2008年正式解散。尼基塔·貝利赫是最後一任黨首。

右翼力量聯盟
Сою́з Пра́вых Сил
主席謝爾蓋·基里連科
(1998—2001)
鮑里斯·涅姆佐夫
(2001—2004)
維克托·涅克魯堅科
(2004—2005)
尼基塔·貝利赫
(2005—2008)
成立1998年12月10日 (1998-12-10)
解散2008年11月15日 (2008-11-15)
繼承者正確事業
總部莫斯科
黨報"Just Cause"
黨員
(2007)
57,410
意識形態自由保守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
大西洋主義
親歐洲主義
政治立場中間偏右右翼
國際組織國際民主聯盟
官方色彩    藍色, 紅色, 白色
口號"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
"自由、財產、合法性"
黨旗
官方網站
www.sps.ru
俄羅斯政治
政黨 · 選舉

2011年,部分該組織前成員重建了右翼力量聯盟運動 。在2012年註冊為一個公共政治組織 ,一種非政府組織 。在俄羅斯,參與選舉需要在司法部審核的政黨名單中 。目前領導人是列昂尼德·戈茲曼 。

SPS和重建的SPS都被接受為國際民主聯盟的準會員。

政黨(1999-2008) 編輯

SPS成立於1999年,合併了幾個較小的自由主義政黨,包括俄羅斯民主選擇和民主俄羅斯 。在1999年議會選舉中,SPS獲得8.6%的選票,得到了俄羅斯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議會下院)的32個議席。

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中,SPS支持普京的競選,儘管許多高層支持格里戈里·亞夫林斯基

從2000年到2003年,SPS由前副總理鮑里斯·涅姆佐夫率領。在恩斯佐夫的領導下,SPS強烈反對他們所認為的普京專制政策,並認為俄羅斯的政治和媒體自由被削弱了。

在2003年的杜馬選舉中SPS獲得了4%的選票,沒有超過5%的門檻。一些SPS候選人在該黨以前勝出的單一選區中排名第二,如聖彼得堡的伊琳娜· 卡卡馬達 ,莫斯科的弗拉基米爾·卡拉·穆爾扎,莫斯科地區的鮑里斯·納德日丹 。儘管指責選舉有欺詐行為,涅姆佐夫還是宣佈承擔敗選責任,並於2004年1月辭去了SPS領導人職務。2005年5月28日, 尼基塔·貝利赫當選為黨首。

亞博盧合併的計劃已於2006年底擱置。 [1]

黨在2007年選舉中得到了0.96%的選票,沒有達到7%的門檻,無法獲得杜馬席位。

2008年,尼基塔·貝利赫(Nikita Belyh)傳位給列昂尼德·戈茲曼。2008年10月1日,黨的聯邦政治委員會投票決議解散黨,並與公民力量和俄羅斯民主黨合併,形成了一個新的自由黨,稱為正確事業[2] ,繼承了SPS的國際民主聯盟會員資格。

公共政治組織(2011年至今) 編輯

2011年,一批前成員指責正確事業與普京管制下的俄羅斯政府過於接近,重新建立了SPS,將其註冊為公共政治組織 。因此,國際民主聯盟暫停了正確事業的成員資格並將其退回給新的SPS。

2014年2月27日,SPS正式譴責2014年俄羅斯軍事干預烏克蘭 。 [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俄罗斯自由党SPS和亚博卢放弃合并计划. 2006年12月16日 [2017年8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2月17日) (英語). 
  2. ^ SPS Party宣布解散. Kommersant. 2008年10月2日 [2017年8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1月22日) (俄語). 
  3. ^ Archived copy (PDF). 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 [2014年3月23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年3月23日)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 [1]右翼力量聯盟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