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居華僑管理區

賓居華僑管理區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曾經下轄的一個管理區[1]。至2010年併入州城鎮前,管理區總面積5.16平方千米,轄9個小組,全區有1,019戶、2,352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6.12%[2]

賓居華僑管理區
管理區
坐標:25°40′32″N 100°33′00″E / 25.6756°N 100.55°E / 25.6756; 100.55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
面積
 • 總計5.16 平方公里(1.99 平方英里)
人口
 • 戶籍人口(2010年)2,352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53 29 24 503
電話區號+86 (0)872
毗鄰東、南、北:州城鎮
西:賓居鎮

歷史 編輯

1955年10月,雲南省農業廳在此地建立國營賓川機械農場。1958年12月,併入國營太和農場,成為太和農場賓居作業區,農場由省農墾局領導。1960年10月,太和勞改農場改建國營太和華僑農場。1962年6月,為安置印尼歸僑,賓居作業區從太和華僑農場劃出,建立國營賓居華僑農場,由中僑委領導,委託省僑務處管理。1970年改為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獨立三團二營,1974年12月兵團撤銷後恢復國營賓居華僑農場,由省農墾總局主管,1978年7月劃歸省僑辦主管。[3][4]

賓居華僑農場主要先後安置過4次歸僑、難僑:1962年2月安置印尼歸僑173人,1963年6月安置來自印度集中營的難僑312人,1964年5月至1970年1月,先後安置緬甸歸僑280人;1978年4月至1979年上半年,安置越南難僑1,800人,此外還安置了少量馬來西亞柬埔寨歸僑,總數達2,448人。[4]

2009年3月20日,國營賓居華僑農場改制為賓川縣人民政府賓居華僑管理區。2010年12月,撤銷賓居華僑管理區,併入州城鎮,改制為華僑社區。[5]

地理 編輯

賓居華僑管理區位於賓川壩子南部,東、南、北與州城鎮接壤,西與賓居鎮毗鄰。管理區東西橫距2.5千米,南北縱距3.9千米,總面積5.16平方千米。地勢平緩,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596米,最低海拔1,525米。[6]

氣候 編輯

管理區屬於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6]。年平均氣溫17.78C,年平均降雨量559.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66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50-260天[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200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宾川县. 國家統計局. 2009 [2022-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9). 
  2. ^ 賓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宾川年鉴·2011.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11: 81. ISBN 978-7-80750-614-0. 
  3. ^ 3.0 3.1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五.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0: 579. ISBN 7-222-02913-3. 
  4. ^ 4.0 4.1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大理州年鉴·1990.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0: 55. ISBN 7-5367-0309-0. 
  5.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大理州年鉴·2011.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1: 396. ISBN 978-7-5367-5034-0. 
  6. ^ 6.0 6.1 賓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宾川年鉴·2007.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07: 70. ISBN 978-7-80750-071-1.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