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品蕙(1902年—1971年11月7日),倪柝聲之妻,地方教會女同工。

張品蕙
Charity Chang
出生1902年
 清朝福建省福州
逝世1971年7月(1959—1960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上海中山醫院
墓地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香山公墓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配偶倪柝聲
1934年結婚—1971年結束
兒女
父母張汝舟(父)
親屬張宜綸(弟)
學歷
經歷
    • 地方教會同工

家庭背景

編輯

張品蕙的父親張汝舟是中國福建省福州人,就讀於天津醫科大學。1895年美國宣道會傳教士伍約翰牧師來到天津,許多學生聽其佈道而接受基督信仰,並熱心傳福音,其中包括張汝舟、張汝霖、張汝勵三兄弟。1900年義和團事件後,伍約翰轉往上海,在北四川路建立守真堂。張汝舟全家,包括三個女兒——張品琤、張品芳、張品蕙和幼子張宜綸都是守真堂的教友。張汝舟在三十多歲病逝[1]。張家也時常回到家鄉福州,世交倪家的長子倪柝聲愛上張品蕙。

生平

編輯

1922年初,倪柝聲到上海,受邀在宣道會守真堂作見證。2月13日,倪柝聲為了張品蕙熱衷於社交活動,追逐時尚,並未清楚救恩,而放棄戀愛關係,並為此創作詩歌《主愛長闊高深》[2]

1932、1933 年間,張品蕙畢業於燕京大學生物系,獲碩士學位。她回到上海,於1934年也參加文德里的聚會,在那裏受浸,成為熱心的基督徒。1934年10月19日,第四次得勝特別聚會結束後,張品蕙與年過三十的倪柝聲在杭州東街路聚會所結婚。這樁婚事得到倪柝聲的母親倪林和平和張品蕙的伯父張汝霖的同意[3],但是遭到撫養張品蕙的姑母張美珍的反對,她在《申報》連續一星期刊登啟示破壞倪柝聲的名譽,引起軒然大波。倪柝聲夫婦被迫遠離上海,前往雲南旅行,避開這場風波[4]

張品蕙的中英文造詣俱佳,婚後在文字工作上成為丈夫的幫手。1948年鼓嶺訓練

1950年倪柝聲夫婦從香港回到上海。1952年倪柝聲被秘密逮捕,1956年受審定罪。張品蕙也一度被捕入獄,次年釋放。1966年,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張品蕙拒絕與倪柝聲離婚、劃清界限,1969年2月,以「思想反動,利用宗教進行反革命活動」的罪名,被戴上反革命份子帽子,交里弄監督改造[5]。她遭到紅衛兵抄家、毒打,多次她被批鬥,遊街,慘遭凌辱和迫害。1971年11月7日,在岳陽路200弄88號家中摔傷的張品蕙被拒絕醫治,死在上海中山醫院的走廊裏。次年倪柝聲也在安徽省勞改營中逝世。1986年,上海市公安局為張品蕙平反。

倪柝聲夫婦和倪懷祖夫婦一同安葬在江蘇省蘇州市香山公墓。

倪柝聲夫婦沒有子女,1938年倪柝聲在英國訪問期間,張品蕙在香港流產[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陳福中:《李淵如傳—倪柝聲的得力助手》,基督徒出版社,2005
  2. ^ 陳福中:《倪柝聲傳》,基督徒出版社
  3. ^ 倪林和平:《恩愛標本》
  4. ^ 張錫康:《張錫康回憶錄—上海地方教會六十年來的回顧》,光榮出版社,2012,第58-60頁
  5. ^ 上海市公檢法軍管會(69)滬軍審字第48號
  6. ^ 金彌耳:中流砥柱-倪柝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