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昇(730年代—800年代),字道昇唐朝將官。

幽州范陽人。曾祖父朝議郎守檀州司馬張徹,祖父朝散大夫行媯州長史張克明,父驃騎大將軍、持節毫州刺史張令暉。張道昇為張令暉長子。

少年有奇節,多方略,讀文史,學射箭。出仕後,充幽州節度副將,轉左金吾衛大將軍。不久充左廂步軍大將、兼節度押衙。節度使朱泚想歸順朝廷,張道昇促成其事,於是奉命率二萬精騎入朝,被署為行營都知兵馬使。唐德宗嘉獎朱泚所為,拜為宰相,不久又任為太尉、兼隴右節度使;以張道昇有輔佐之功,特賜車馬、金銀、繒彩數以萬計。張道昇都置於廊下,令將士使用,一金也不拿進私室,廉潔如此。積功遷特進開府儀同三司、持節隴州諸軍事、隴州刺史(約在貞元末年)、上柱國南陽縣開國伯。卒於長安私宅,年六十七。嗣子張佋,次子張俠。永貞元年(805年)十一月,以禮葬於幽州良鄉縣閻溝山原。

張道昇生平事跡於史無載。李伯良撰《唐故開府儀同三司持節隴州諸軍事行隴州刺史上柱國南陽縣開國伯張府君墓志銘並序》載其生平,但其卒年因墓誌原文年久模糊而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