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中药配方

方劑,簡稱為「」,是中醫師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經過辨證審因、決定治法,選擇適當的中藥,按組方原則,酌定用量、用法,配伍而成的藥品,是中醫辨證論治療的主要工具之一。

歷史 編輯

先秦 編輯

方劑起源很早,可能與藥物的產生同步發生,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即反應了進入農耕時期後,。方劑的來源可能有兩個途徑:其一,來源於生理活性猛烈的藥物,此類藥物雖然容易認識,但在使用過程中因用量難以控制,經常導致中毒,故被稱作「毒藥」;其二,來源於飲食,在飲食的過程中,部分飲食物的療效被發現,即「藥食同源」[1]。在《周禮·天官冢宰》中,記載有「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的「醫師」,也有「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的「食醫」,正可以反應出方劑的這兩種來源[1]。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中,認為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是方劑的起源,也體現了飲食與方劑起源的關係[1]

1973年,《五十二病方》出土於馬王堆三號漢墓,該書抄寫於秦漢之際,方多為外科和皮膚科方,其次是內科方、兒科方和婦科方,每病有方少則一二首,多則二十幾首,總數共280首,以內服和外用方為主,也有少量祝由[1]。《五十二病方》書中既沒有具體的腧穴名稱,也沒有五行學說的痕跡,對於陰陽學說也很少反映,沒有把臟腑名稱和病名結合起來,尤其藥味簡單,用量粗略,劑型單調,單味藥方達110方,組成藥物最多的醫方也只有7味藥,成書應該在《神農本草經》與《黃帝內經》之前,是現存最早的方劑著作,被認為反應了戰國時期的方劑學成就[1][2]

黃帝內經》成書晚於《五十二病方》,大部分出於戰國時期,少部分為漢代產物,其中載方共13首,即「湯液醪醴」「生鐵洛飲」「左角發酒」「澤瀉飲」「雞矢醴」「烏鰂骨丸」「蘭草湯」「豕膏」「䔖翹飲」「半夏秫米湯」「馬膏膏法」「寒痹燙法」「小金丹」,合稱「內經十三方」。這些方劑內容上仍較古樸,但劑型豐富。此外,《內經》陰陽五行、津液氣血、臟腑經絡等理論的建構,病因病機、望聞問切的學說以及不同治法的提出都為方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其中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的藥物氣味配伍原理、「大、小、緩、急、奇、偶、復」七方的方劑分類方法都成為了方劑學的重要理論[1][2]

兩漢 編輯

傷寒雜病論》融理法方藥於一體,共載方劑314首,被後世譽為「經方之祖」。

後世著名的方書有《肘後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婦人大全良方》、《濟生方》、《普濟方》等。

與治法的關係 編輯

方劑與治法聯繫緊密,「方從法出,法隨證立」。《醫學心悟》有「汗、吐、下、泄、溫、清、消、補」八法。方劑也常根據治法分類。

方劑的分類 編輯

方劑的組成 編輯

中醫認為「方」與「藥」兩者「似合而實離」,清朝醫學家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論·方藥離合論》中指出:「方之與藥,似合而實離也。得天地之氣,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變易血氣以除疾病,此藥之力也。然草木之性,與人殊體,入人腸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聖人為之制方以調劑之,或用以專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輔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藥各全其性,亦能使藥各失其性。」也就是說,在醫療過程中,需要以辯證立法為基礎,選擇合適的藥物組合成方劑,根據不同藥物的功用,通過合理配伍以增加或改編其功用,調其偏性,制其毒性,一方面以消除藥物的不利影響,而另一方面使各具特性的藥物能發揮其綜合作用,以適應治療的需要[3]

在組方過程中,方劑以「君臣佐使」作為組方原則,並根據實際情況在成方基礎上進行藥味、藥量的加減及劑型變化,將藥物配伍成方劑。

組方原則 編輯

「君臣佐使」是方劑的組成原則,最早見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組成變化 編輯

劑型 編輯

方劑常用的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膏劑,現代又常使用顆粒劑口服液注射液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李飛. 方剂学. 人民衛生出版社. 
  2. ^ 2.0 2.1 許濟群, 王綿之. 方剂学.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3. ^ 段富津. 方剂学.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 ISBN 978-7-5323-3708-8. 

數據庫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