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邑 (東漢)

东汉官员

王邑(?—?),字文都,北地泥陽人[1]東漢官員。

生平

編輯

王邑是劉寬門生,曾經擔任離石長[1]。興平二年(195年),恰逢獻帝東歸漢獻帝來到安邑,此時王邑擔任河東太守,給予漢獻帝身邊的官員綿絹,被漢獻帝封為安陽亭侯[1]。王邑又兼任鎮北將軍。曹操平定袁尚袁熙後,并州的高幹起兵反對曹操。此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徵召入朝廷,王邑以天下未平定為由不願意接受徵召,河東人河東郡掾衛固、中郎將范先向鐘繇請求將王邑留在河東郡,鐘繇拒絕。王邑只好回到朝廷[2][3]。王邑來到朝廷後擔任大司農,並兼管太常的公務。建安十八年七月(213年),漢獻帝派王邑聘請曹操的女兒為貴人[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後漢紀》卷28:丁亥,幸安邑。王邑賦公卿以下綿絹各有差。封邑為列侯。(周天游註:李賢曰:「邑字文都,北地涇陽人,鎮北將軍,見同歲名。」惠棟曰:「劉寬碑陰門生名有『離石長北地泥陽王邑文都』;則邑當為泥陽人。案獻帝起居注,邑封安陽亭侯。」)
  2. ^ 《三國志》卷16: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舉并州反。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徵,河東人衛固、范先外以請邑為名,而內實與幹通謀。
  3. ^ 《三國志》卷13註引《魏略》:詔徵河東太守王邑。邑以天下未定,心不願徵,而吏民亦戀邑,郡掾衛固及中郎將范先等各詣繇求乞邑。而詔已拜杜畿為太守,畿已入界。繇不聽先等,促邑交符。邑佩印綬,徑從河北詣許自歸。
  4. ^ 《三國志》卷1註引《獻帝起居注》:使使持節行太常大司農安陽亭侯王邑,齎璧、帛、玄纁、絹五萬匹之鄴納聘,介者五人,皆以議郎行大夫事,副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