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珍 (冰球運動員)

胡寶珍,[1](英語:Maddie Woo;1994年9月24日),是美國冰球運動員和中國國家女子冰球隊成員。 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普利茅斯。有華人血統。身高172厘米(5英尺8英寸)體重69 公斤(152磅)。

胡寶珍
出生1994年九月24日 編輯維基數據 (29歲)
普利茅斯 編輯維基數據
就讀學校
職業冰球運動員 編輯維基數據

她於2017年至2019年在加拿大女子冰球聯賽(CWHL) 和2019年至2022年在俄羅斯冰球聯賽(ZhHL) 效力於深圳崑崙鴻星。

吳宇森代表中國參加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女子冰球比賽。[2]

球員生涯

編輯

明尼阿波利斯郊區西部邊緣的明尼蘇達州普利茅斯出生並長大。她就讀於Maple Grove高中,並在明尼蘇達州高中聯賽(MSHSL)的Maple Grove Crimson女子校隊AA隊打了四年球。作為一名高中冰球運動員,她曾兩次入選西北郊區協會,大四時被評為明尼蘇達州全州榮譽獎[3]

美國大學體育協會

編輯

她的大學冰球生涯是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參加NCAA 一級ECAC協會的棕熊隊。她參加了大一、大二和大三的所有29場比賽,並被任命為隊長。僅參加了五場比賽後就遭遇傷病賽季結束。作為2015-16賽季大三學生隊的頭號得分手,她在29場比賽中攻入6球(包括5個強力進球)和9次助攻,得到15分。

專業

編輯

2017年,加拿大女子冰球聯盟(CWHL)宣佈與中國冰球協會合作成立兩支新的中國球隊崑崙鴻星萬科陽光和崑崙紅星以提高中國女子冰球的水平。在2022年冬奧會之前,中國國家隊獲得了東道主代表隊的席位。美國和加拿大的「世襲球員」——在當時,至少需要一名中國出生的祖父母——被新球隊尋找,因為他們有可能在未來代表中國國家隊出戰。[4]

她作為有血統球員被招募,最終在崑崙紅星的2017年CWHL選秀中以第48順位被選中。她與隊友王玉婷一起作為兩名有血統球員之一簽約崑崙紅星2017-18CWHL賽季的首發名單,並被任命為球隊的「體育大使」之一,這些球員被選為指導中國隊友。[5]

在2018-19CWHL賽季之前,退出了與萬科陽光合併並成為深圳崑崙鴻星萬科陽光的球隊。與她的新秀賽季一樣,她打滿了全部28場比賽並打進了3個進球,儘管她的3個助攻低於她之前的7個。

繼2019年加拿大女子冰球聯盟解散以及萬科陽光轉會至ZhHL之後,胡寶珍從冰球運動中退了一步,專注於她的科學事業。[5]在俄羅斯聯賽的前兩個賽季,她偶爾與球隊一起出場,參加了2019-20 賽季的四場常規賽和2021年ZhHL杯決賽。

她在2021-22賽季完全重新加入球隊,在奧運會休息前的21場比賽中打進5球和7次助攻,得到12分。

個人生活

編輯

她擁有布朗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理學學士學位(2017)和理學碩士學位(2020) 。[2][5]她的碩士論文是「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對3D 球狀體中破壞性試劑的細胞活力反應進行無標記功能成像」。[6]

在常青藤院校布朗大學,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四時參加了學校實驗室的研究項目,通過最先進的顯微成像技術對癲癇阿茲海默症以及其它多種病症進行分析。

在布朗大學前三個賽季打滿所有比賽,獲34分,是2015-2016賽季球隊最佳得分手,2016-2017賽季擔任校隊隊長。加入深圳崑崙鴻星冰球俱樂部,為球隊拿下了2017/18賽季加拿大女子冰球聯賽亞軍,2019/20賽季俄羅斯女子冰球聯賽總冠軍。

參考

編輯
  1. ^ Rays ready for Beijing bow. HC Red Star. 2022-01-29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6). 
  2. ^ 2.0 2.1 Beijing 2022 – Athletes: Baozhen HU. Olympics.com.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5). 
  3. ^ 2016-17 Women's Ice Hockey: 15 Maddie Woo. Brown University Athletics.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6) (英語). 
  4. ^ Rutherford, Kristina. Can the CWHL teach China to love hockey?. Sportsnet. 2018-11-07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30). 
  5. ^ 5.0 5.1 5.2 Berkman, Seth. While Training Continues, China’s Prized Women’s Hockey Players Are in Russia. The New York Times. 2020-11-16 [2022-02-06].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6) (美國英語). 
  6. ^ Kofron, Celinda. 18 Students Presented Master's Theses This Semester. Center fo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t Brown University (Press release). 2020-05-20 [2022-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9). 

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