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教育對蚌埠開埠至今的教育發展進行整理。

民國初期

編輯

民國時期,縣學和書院相繼消失,新式教育與私塾長期並存。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全市仍保留私塾30餘所,學童400多人。自津浦鐵路通車到1938年,全市共創立小學20餘所,其中多為學制四年,開設二至四個班的初級小學,還有少數學制六年,開設六個班的高級小學,主要小學有正街小學、船民小學、回民成德小學、私立勤民小學、含美小學等。二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中學,位於華豐街厚德里創設的皖北中學是蚌埠最早的中學,而私立江淮中學發展較好,當時成為皖北地區頗有影響的中學,是今蚌埠二中的前身。

這一時期中學的學制共六年,初中高中各三年。課程設置上,初中設公民、國文、英文、算學、動物、植物、博物、歷史、地理、勞作、圖畫、音樂、體操課等;高中設公民、國文、英文、算學、化學、物理、歷史、音樂、體操課等。

1929年,創設私立蚌埠農村師範學校,為小學培養教師師資。1930年,改建為安徽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由安徽省教育廳官辦,後又更名為安徽省立蚌埠簡易師範學校。該師範學校於1938年後解散。

日據時期

編輯

1938年蚌埠被日本佔領後,多數學校相繼停辦或遷址。1939年,汪偽教育廳成立,部分學校相繼開辦。日據時期,全市共有小學十餘所,私塾40所,部分學校開設日語課,並宣傳「中日親善」、「效忠天皇」、「大東亞共榮」等思想。

1941年,安徽省立蚌埠師範學校成立,為此期蚌埠唯一的師範學校,該校後與蚌埠中學合併。

民國後期

編輯

抗日戰爭後,蚌埠教育有所發展。1948年統計,開設有淮西小學附設的兩個幼稚班、公立國民小學28所、私立小學18所、普通中學7所,分別為江淮中學、崇正中學、華大中學、市立中學、省立男中、省立女中、萬慈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編輯

蚌埠目前擁有安徽財經大學蚌埠醫學院蚌埠學院蚌埠工商學院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專科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裝甲兵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士官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士官學校等軍事院校。

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

編輯

高等院校

編輯

軍事院校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蚌埠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蚌埠市志:教育》,方志出版社,1995年10月.
  • 王洪剛. 蚌埠早期城市現代化研究(1908-1947)[D].揚州大學,2017.
  • 傅華昌:《日偽統治時期的蚌埠教育》,《安徽文史資料全書:蚌埠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