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穆 (北魏)

北魏

費穆(477年—529年6月30日),胡姓費連氏,字朗興[1]代人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北魏官員,河陰之變的策劃人之一。

生平 編輯

費穆個性剛強貞烈,有勇壯的氣概,很是涉獵了經書和史書,崇尚功業和名聲。魏宣武帝初年,費穆襲爵松楊男,後出任夏州別駕,很快加號寧遠將軍,轉任涇州平西府長史。當時的涇州刺史皇甫集靈太后的大舅舅,仗着自己的外戚身份,做了很多非法的活動。費穆態度嚴肅的匡正勸諫皇甫集,皇甫集也畏懼費穆。費穆轉任安定郡太守,仍為涇州平西府長史。回朝後,費穆加左軍將軍,轉任河陰縣縣令,有嚴肅而公正的稱譽[2][3]

正光二年(520年),柔然可汗婆羅門從涼州來歸降北魏,他的部眾因饑荒而侵犯搶掠邊境城邑,朝廷命令費穆前往宣示撫慰,柔然部眾全都誠心歸附。次年,柔然人再次反叛,入侵涼州。朝廷任命費穆出任輔國將軍、署理征虜將軍、兼任尚書左丞、西北道行台,仍為別部將軍,前往征討柔然。費穆率軍到達涼州,柔然逃走。費穆對他的部下說:「夷狄有野獸之心,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遇見強敵就逃走,乘虛就再出來騷擾。如今王師前來征討,他們雖然懼怕威勢而逃遁,但我軍歸還之後,必然又來侵犯。現在我想用羸弱之軍招誘敵人,以求一戰,假如不能讓他們嚇破膽,恐怕終久會使我軍疲於奔命。」眾人都認為這個計策好。於是費穆就演習訓練精銳騎兵,埋伏在山谷之中,派老弱的步兵作為外營以誘惑敵軍。柔然的偵查騎兵見到這樣,以為魏軍果真虛弱,很快柔然軍就蜂湧而至。費穆的伏兵奮起奔擊,大敗柔然軍,斬殺部帥郁厥烏爾、俟斤十代等人,繳獲牲口雜畜非常多[4][5][6]

正光五年(524年),六鎮之亂發生,魏孝明帝元詡詔令費穆為別將,隸屬於都督李崇北伐。都督崔暹失利,李崇打算撤退到平城,召集諸將商議說:「朔州白道的要衝,賊寇的咽喉,如果此處不能保全,那麼并州肆州就危險了。現在我想從眾將中挑選一人,讓他留下來鎮守朔州。不知道誰能擔當此任?」眾將都說:「沒有人能超過費穆的。」李崇就上表請求任命費穆為朔州刺史[7],仍為本將軍,不久改而任命費穆為雲州刺史。費穆招聚當地離家逃散的人,很得人心。當時北魏北部邊境的州鎮,全都淪陷於叛軍,只有費穆據守一城,四面抗拒敵軍。過了很久,北魏的援軍沒有到來,加之道路阻塞,雲州的糧草兵器全都用盡。費穆知道勢力窮盡,就棄城南走,到秀容郡投奔爾朱榮。不久費穆到朝廷請罪,魏孝明帝詔令寬宥了他[8][9][10]

孝昌二年(526年)六月,南絳郡北絳郡的蜀族反叛,費穆出任都督,討伐平定了蜀族。費穆出任前將軍散騎常侍,升任平南將軍光祿大夫。孝昌二年(526年)十月,南梁領軍曹仲宗、東宮直閣陳慶之進攻北魏的渦陽梁武帝蕭衍又詔令尋陽郡太守韋放率領軍隊與曹仲宗會合。北魏派遣散騎常侍費穆率軍支援,當時韋放的營寨還沒建起來,部下只有兩百多人,韋放脫下鎧甲下馬,坐在胡床上指揮,梁軍將士殊死一戰,無不以一當百,魏軍隊因此撤退,韋放率軍追逐到渦陽。北魏又派遣常山王元昭、大將軍李獎乞伏寶、費穆等人率領五萬人來支援,前軍到達駝澗,韋放率領部下陳度、趙伯超等人夾攻魏軍,魏軍大敗,渦陽城主王緯獻城投降,韋放入城,派遣投降的魏軍三十人,分別向李獎、費穆等人報告情況。魏軍放棄營寨,一時逃跑潰散,南梁各路軍隊乘勝進攻,斬獲很多,又俘虜了費穆的弟弟費超,和王緯一起送到建康城[11][12][13]。孝昌四年(528年)二月,妖言惑眾的賊人李洪在陽城起兵反叛,進攻焚燒鞏縣以西,伊闕口以東,向南勾結蠻夷,魏孝明帝詔令費穆兼任武衛將軍,率軍討伐,在伊闕口南面大敗叛軍。費穆升任金紫光祿大夫,正式出任武衛將軍[14][9][15]

孝昌四年(528年)三月,爾朱榮向洛陽進發,靈太后徵召費穆,命令費穆率領軍隊駐紮在小平津[16]。等到爾朱榮推奉魏孝莊帝即位,河梁不能自守,費穆就拋棄部眾先降於爾朱榮[17]。費穆一向為爾朱榮所知遇,爾朱榮見了他非常高興。費穆暗中遊說爾朱榮說:「您的兵馬不過萬人,如今長驅直向洛陽,前面沒有軍隊敢於阻擋,正是因為你推奉主上,順應民心的緣故。既沒有戰勝者之威嚴,群情一向都不順服。現在京師憑着將士之眾,百官之盛,聽說你的兵力情況,必然對你有輕視侮慢之心。如果不大行誅罰,建樹親黨,你回到北邊的時候,恐怕不等到越過太行山,內難就會興起。」爾朱榮內心裏同意他的說法。建義元年四月庚子(528年5月17日),費穆用言語迷惑爾朱榮,告訴爾朱榮天下可以奪取,爾朱榮因此發動河陰之變,屠殺北魏百官[18][19][20]。天下之人聽說如此,無不切齒痛恨。爾朱榮進入洛陽,費穆升任中軍將軍吏部尚書,封魯縣開國侯,食邑八百戶,又兼任夏州大中正[21][22]

梁武帝派其將軍曹義宗進逼荊州,建義元年五月癸未(528年6月29日),魏孝莊帝詔令費穆出任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南征諸軍事、大都督,率軍前往支援[23][24]。費穆秘密行軍徑直進取,出其不意。建義元年十月,魏軍一到荊州就大敗梁軍,生擒曹義宗用囚車送到京師[25][26][27]。費穆因功升任衛將軍,進封趙平郡開國公,增加食邑一千戶。費穆又升任使持節,加侍中、車騎將軍、署理儀同三司、前鋒大都督。永安二年三月壬戌(529年4月4日),魏孝莊帝詔令上黨王元天穆討伐邢杲,以費穆為前鋒大都督[28],擊敗平定了邢杲[22]。當時元顥威逼朝廷,魏孝莊帝逃往北方,元顥進入京師。永安二年(529年)五月,費穆與元天穆平定齊地以後,回師準備攻擊元顥。元天穆等人率領四萬人攻克大梁,派遣費穆率領兩萬人圍攻虎牢,元顥派遣陳慶之進攻費穆。將要攻克虎牢的時候,元天穆因為害怕元顥的勢力率軍北渡黃河。費穆既沒有後續部隊,軍情又悖離沮喪,於是向元顥投降[29][30][31]。由於河陰之變殘酷濫殺之事起於費穆,元顥把他帶進皇宮詰問斥責。永安二年六月己丑(529年6月30日),費穆被殺死[32][33],時年虛歲五十三。魏孝莊帝回到洛陽後,追贈費穆為侍中司徒公,諡號武宣[34][35]

家庭 編輯

高祖 編輯

  • 費峻,北魏徵南將軍、廣阿鎮大將、下邳公

曾祖 編輯

  • 費郁,北魏燕郡太守、五等男

祖父 編輯

  • 費于,北魏平南將軍、懷州刺史、松陽男

父親 編輯

  • 費萬,北魏平南將軍、梁國鎮將、松陽男

兄弟 編輯

  • 費霞,北魏荊州刺史[36]
  • 費超

子女 編輯

  • 費慶遠,東魏龍驤將軍、青州開府司馬
  • 費孝遠,隋朝晉州刺史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費穆字朗興,代人也。祖于,位商賈二曹令、懷州刺史,賜爵松陽男。父萬襲爵,位梁州鎮將,贈冀州刺史。
  2.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子穆,字朗興。性剛烈,有壯氣,頗涉書史,好尚功名。世宗初,襲男爵。後除夏州別駕,尋加寧遠將軍,轉涇州平西府長史。時刺史皇甫集,靈太后之元舅,恃外戚之親,多為非法。穆正色匡諫,集亦憚之。轉安定太守,仍為長史。還朝,拜左軍將軍,轉河陰令,有嚴明之稱。
  3. ^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穆性剛烈,有壯氣,頗涉文史,好尚功名。宣武初,襲爵,稍遷涇州平西府長史。時刺史皇甫集,靈太后之元舅,恃外戚之親,多為非法。穆正色匡諫,集亦憚之。
  4.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時蠕蠕主婆羅門自涼州歸降,其部眾因飢侵掠邊邑,詔穆銜命宣慰,便皆款附。明年復叛,入寇涼州。除穆輔國將軍、假征虜將軍、兼尚書左丞、西北道行台,仍為別將,往討之。穆至涼州,蠕蠕遁走。穆謂其所部曰:「夷狄獸心,唯利是視,見敵便走,乘虛復出。今王師來討,雖畏威逃跡,然軍還之後,必來侵暴。今欲羸師誘致,冀獲一戰,若不令其破膽,終恐疲於奔命。」眾咸然之。穆乃簡練精騎,伏於山谷,使羸步之眾為外營以誘之。賊騎覘見,謂為信弱,俄而競至。穆伏兵奔擊,大破之,斬其帥郁厥烏爾、俟斤十代等,獲生口雜畜甚眾。
  5. ^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後蠕蠕主婆羅門自涼州歸降,其部眾因飢侵掠邊邑,詔穆銜旨宣慰,莫不款附。明年復叛,入寇涼州。除穆兼尚書右丞、西北道行台,仍為別將,往討之。穆至涼州,蠕蠕遁走。穆謂其所部曰:「夷狄獸心,見敵便走,若不令其破膽,終恐疲於奔命。」乃簡練精騎,伏於山谷,使羸步之眾為外營,以誘之。賊騎覘見,俄而競至,伏兵奔擊,大破之。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九》:婆羅門帥部落叛魏,亡歸嚈噠。魏以平西府長史代人費穆兼尚書右丞西北道行台,將兵討之,柔然遁去。穆謂諸將曰:「戎狄之性,見敵即走,乘虛復出,若不使之破膽,終恐疲於奔命。」乃簡練精騎,伏於山谷,以步兵之羸者為外營,柔然果至;奮擊,大破之。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遂與李崇引兵還平城。崇謂諸將曰:「雲中者,白道之沖,賊之咽喉,若此地不全,則並、肆危矣。當留一人鎮之,誰可者?」眾舉費穆,崇乃請穆為朔州刺史。
  8.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及六鎮反叛,詔穆為別將,隸都督李崇北伐。都督崔暹失利,崇將班師,會諸將議曰:「朔州是白道之沖,賊之咽喉,若此處不全,則並肆危矣。今欲選諸將一人,留以鎮捍。不知誰堪此任?」僉曰:「無過穆者。」崇乃請為朔州刺史,仍本將軍,尋改除雲州刺史。穆招離聚散,頗得人心。時北境州鎮,悉皆淪沒,唯穆獨據一城,四面抗拒。久之,援軍不至,兼行路阻塞,糧仗俱盡。穆知勢窮,乃棄城南走,投爾朱榮於秀容。既而詣闕請罪,詔原之。
  9. ^ 9.0 9.1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及六鎮反叛,穆為別將,隸都督李崇北伐。都督崔暹失利,崇將議班師,以朔州是白道之沖,賊之咽喉,若不全,則並、肆危,選將鎮捍,僉議舉穆。崇乃請穆為朔州刺史。尋改雲州刺史。穆招離聚散,頗得人心,北境州鎮皆沒,唯穆獨存。久之,援軍不至,穆乃棄城南走,投爾朱榮於秀容。既而詣闕請罪,詔原之。孝昌中,以都督討平二絳反蜀,拜散騎常侍。後妖賊李洪於陽城起逆,連結蠻左,詔穆兼武衛將軍擊破之。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雲州刺史費穆,招撫離散,四面拒敵。時北境州鎮皆沒,唯雲中一城獨存。久之,道路阻絕,援軍不至,糧仗俱盡,穆棄城南奔爾朱榮於秀容;既而詣闕請罪,詔原之。
  11. ^ 《梁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二》: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領軍曹仲宗等攻渦陽,又以放為明威將軍,帥師會之。魏大將費穆帥眾奄至,放軍營未立,麾下止有二百餘人。放從弟洵驍果有勇力,一軍所仗,屢折魏軍,洵馬亦被傷不能進,放胄又三貫流矢。眾皆失色,請放突去。放厲聲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乃免胄下馬,據胡床處分。魏軍遂退,放逐北至渦陽。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將軍李獎、乞佛寶、費穆等眾五萬來援,放率所督將陳度、趙伯超等夾擊,大破之。渦陽城主王緯以城降。放乃登城,簡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報李獎、費穆等。魏人棄諸營壘,一時奔潰,眾軍乘之,斬獲略盡。擒穆弟超,並王緯送於京師。
  12. ^ 《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將軍李獎、乞伏寶、費穆等五萬人來援,放大破之。渦陽城主王偉以城降。魏人棄諸營壘,一時奔潰。眾軍乘之,斬獲略盡,禽穆弟超並王偉送建鄴,還為太子右衛率。
  1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一》:領軍曹仲宗、東宮直閣陳慶之攻魏渦陽,詔尋陽太守韋放將兵會之。魏散騎常侍費穆引兵奄至,放營壘未立,麾下止有二百餘人,放免胄下馬,據胡床處分,士皆殊死戰,莫不一當百,魏兵遂退。
  14.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孝昌中,二絳蜀反,以穆為都督,討平之。拜前將軍、散騎常侍,遷平南將軍、光祿大夫。妖賊李洪於陽城起逆,連結蠻左,詔穆兼武衛將軍,率眾討擊,破於關中之南。遷金紫光祿大夫,正武衛將軍。
  1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群盜李洪攻燒鞏西闕口以東,南結諸蠻;魏都督李神軌、武衛將軍費穆討之。穆敗洪於闕口南,遂平之。
  1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太后以為然,以黃門侍郎李神軌為大都督,帥眾拒之,別將鄭季明、鄭先護將兵守河橋,武衛將軍費穆屯小平津。
  1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鄭先護素與敬宗善,聞帝即位,與鄭季明開城納之。李神軌至河橋,聞北中不守,即遁還;費穆棄眾先降於榮。
  18. ^ 《魏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二》:十三日,榮惑武衛將軍費穆之說,乃引迎駕百官於行宮西北,雲欲祭天。
  19. ^ 《北史·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榮惑武衛將軍費穆之言,謂天下乘機可取,乃譎朝士共為盟誓,將向河陰西北三里。
  2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費穆密說榮曰:「公士馬不出萬人,今長驅向洛,前無橫陳,既無戰勝之威,群情素不厭服。以京師之眾,百官之盛,知公虛實,有輕侮之心。若不大行誅罰,更樹親黨,恐公還北之日,未渡太行而內變作矣。」榮心然之,謂所親慕容紹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驕侈成俗,不加芟翦,終難制馭。吾欲因百官出迎,悉誅之,何如﹖」紹宗曰:「太后荒淫失道,嬖倖弄權,殽亂四海,故明公興義兵以清朝廷。今無故殲夷多士,不分忠佞,恐大失天下之望,非長策也。」榮不聽,乃請帝循河西至淘渚,引百官於行宮西北,雲欲祭天。
  21.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爾朱榮向洛,靈太后征穆,令屯小平。及榮推奉莊帝,河梁不守,穆遂棄眾先降。穆素為榮所知,見之甚悅。穆潛說榮曰:「公士馬不出萬人,今長驅向洛,前無橫陳者,正以推奉主上,順民心故耳。既無戰勝之威,群情素不厭伏。今以京師之眾,百官之盛,一知公之虛實,必有輕侮之心。若不大行誅罰,更樹親黨,公還北之日,恐不得度太行而內難作矣。」榮心然之。於是遂有河陰之事。天下聞之,莫不切齒。榮入洛,穆遷中軍將軍、吏部尚書,魯縣開國侯,食邑八百戶,又領夏州大中正。
  22. ^ 22.0 22.1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及爾朱榮向洛,靈太后征穆,令屯小平。榮推奉孝莊,穆遂先降。榮素知穆,見之甚悅。穆潛說榮曰:「公士馬不出萬人,長驅向洛,前無橫陳者,政以推奉主上,順人心故。今以京師之眾,百官之盛,一知公之虛實,必有輕侮之心。若不大行討罰,更樹親黨,公還北之日,恐不得度太行而內難作矣。」榮心然之,於是有河陰之事。天下聞之,莫不切齒。榮入洛,穆為吏部尚書、魯縣侯,進封趙平郡公。為侍中、前鋒大都督,與大將軍元天穆討平邢杲。
  23.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先是,蕭衍遣其將曹義宗寇荊州。癸未,以中軍將軍、吏部尚書費穆為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節度荊州刺史王羆以討之。
  24.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將軍曹義宗圍魏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數板。時魏方多難,不能救,城中糧盡,刺史王羆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每出戰,不擐甲冑,仰天大呼曰:「荊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祐國家,令箭中王羆額;不爾,王羆必當破賊!」彌歷三年,前後搏戰甚眾,亦不被傷。癸未,魏以中軍將軍費穆都督南征諸軍事,將兵救之。
  25.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是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李叔仁討邢杲於濰水,失利而還。大都督費穆大破蕭衍軍,擒其將曹義宗,檻送京師。
  26. ^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是月,大都督費穆大破梁軍。
  2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二》:魏費穆奄至荊州,曹義宗軍敗,為魏所擒,荊州之圍始解。
  2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三月,壬戌,魏詔上黨王天穆討邢杲,以費穆為前鋒大都督。
  29. ^ 《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魏大將軍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眾四萬,攻陷大梁,分遣老生、費穆兵二萬,據虎牢,刁宣、刁雙入梁、宋,慶之隨方掩襲,並皆降款。
  30. ^ 《南史·卷六十一·列傳第五十一》:魏上黨王元天穆又攻拔大梁,分遣王老生、費穆據虎牢,刁宣、刁雙入梁、宋,慶之隨方掩襲,並降,天穆與十餘騎北度河。
  31.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上黨王天穆等帥眾四萬攻拔大梁,分遣費穆將兵二萬攻虎牢,顥使陳慶之擊之。天穆畏顥,將北渡河,謂行台郎中濟陰溫子升曰:「卿欲向洛,為隨我北渡?」子升曰:「主上以虎牢失守,致此狼狽。元顥新入,人情未安,今往擊之,無不克者。大王平定京邑,奉迎大駕,此恆、文之舉也。舍此北渡,竊為大王惜之。」天穆善之而不能用,遂引兵渡河。費穆攻虎牢,將拔,聞天穆北渡,自以無後繼,遂降於慶之。
  32.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六月己丑,儀同三司費穆為顥所害。
  3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己丑,費穆至洛陽,顥引入,責以河陰之事而殺之。
  34.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蕭衍遣將軍曹義宗逼荊州,詔穆為使持節、南征將軍、都督南征諸軍事、大都督以援之。穆潛軍徑進,出其不意,至既大破之,生擒義宗送闕。以功遷衛將軍,進封趙平郡開國公,增邑一千戶。遷使持節,加侍中、車騎將軍、假儀同三司、前鋒大都督。與大將軍元天穆東討邢杲,破平之。時元顥內逼,莊帝北幸,顥入京師。穆與天穆既平齊地,回師將擊顥。穆先驅圍虎牢,盡銳攻之。將拔,屬天穆北渡,既無後繼,人情離沮,穆遂降顥。以河陰酷濫事起於穆,引入詰讓,出而殺之,時年五十三。莊帝還宮,追贈侍中、司徒公,諡曰武宣。
  35. ^ 《北史·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時元顥入京師,穆與天穆既平齊地,將擊顥。穆圍武牢,將拔,屬天穆北度,既無後繼,穆遂降顥。顥以河陰酷濫,事起於穆,引入詰讓,殺之。孝莊還宮,贈侍中、司徒公,諡曰武宣。
  36. ^ 賈振林編著. 《文化安丰》. 鄭州: 大象出版社. 2011年11月: 265–266. ISBN 978-7-5347-6898-9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