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宸(?—?),字葵一(一作葵旭),號麓俠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今屬襄汾縣)定興里人,明朝政治人物。

郭衛宸

大明戶部四川司員外郎
籍貫 山西平陽府太平縣
字號 字葵一
出生 生年不詳
逝世 卒年不詳
出身
  • 天啟七年丁卯科舉人
  • 崇禎四年辛未科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山西鄉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二甲進士[1]。官四川嘉定州知州,有政績,百姓為他建立生祠十餘所。崇禎八年(1635年)仕至戶部四川司員外郎,以父母年老需要奉養,未能赴任。明朝滅亡後,不再出仕,年七十一去世[2][3][4][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崇禎四年辛未科進士三代履歷》:郭衛宸,麓俠,易五房,癸卯八月十七日生。太平人,丁卯三名,會二百九十二,二甲三十五名。戶部政,壬申授加定知縣,乙亥升戶部四川司員外。曾祖尚學。祖時春。父得恩。
  2. ^ 《山西通志》:郭衛宸字葵一,太平人。崇禎辛未進士,授四川嘉定知州,革除火耗,有命案即刻親驗,誠格水火,威清奸盜,邊境以寧。疏錢局,創義倉,立課社,民建生祠十餘所。升戶部員外,以親老未任。更革後,凡事闗地方者力為之,如揭報司農,冀求減賦,具呈銓部,懇求賢令,守城救荒,合邑被徳,疏薦不起,年七十一卒。
  3. ^ 乾隆《太平縣志·卷之六》:郭衛辰,字葵旭,定興里人,仕嘉定州知州,至戶部四川司員外。詳人物。祀鄉賢。
  4. ^ 乾隆《太平縣志·卷之七》:郭衛辰 字葵一,號麓俠,錢糧不取羨餘入,命即親騐誠恪,水火威清,奸盜畧定峩邊,疏錢局、創義倉、立社課,異政多端,民號神君為建生祠十餘所。入覲撫按兩臺皆首薦,吏部卓異第一,覲選以餘閒過浣花,登凌雲揚子草元亭景純註易洞,無不鑿石留題自斗許及丈餘,大小真草不一,購墨者摩搨聲日荅山谷,又於往返途中作山水圖一冊,叱馭詩兩卷。陞戶部四川司員外郎,以親老未任,居鄉二十載,事關地方者輙力為之,如揭報司農冀求減賦,具呈銓部懇選賢令,守城救荒合邑被德,時天下多事,中樞陳公特疏薦不起;生平不事家產,清高寡營,文章為邑首推書,若不法古而神於古,畫中有句無筆墨痕,自標其頁曰極山水之致,詩才力追工部,諸體皆備,似不從人間來,名重海內,人稱三絕,得其片紙如拱璧,年七十一正襟危坐,觀魚玩水,陶陶而逝。
  5.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九·列傳第六十五》:時山西遺臣:……太平則鄗【郭】衛宸,崇禎四年進士。歷嘉定州知州、戶部四川司員外郎。親老乞休。清薦不出。卒年七十一。
官銜
前任:
馬增榮
明朝嘉定州知州
1632年-1635年
繼任:
鄭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