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縣楊氏,又稱鏡川楊氏,是明朝科舉仕宦最為顯赫的家族之一。出自浙江布政使司寧波府鄞縣

家族 編輯

核心家族 編輯

  • 楊自懲
    • 長子 楊守陳(1425年-1489年):解元;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進士。仕至吏部右侍郎。卒諡文懿,贈禮部尚書
      • 楊茂元(1450年-1516年):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進士。歷雲南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南京都察院都御史,終刑部右侍郎。
      • 楊茂仁(1460年-1509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進士。四川按察使
    • 次子 楊守址(1436年-1512年):解元;成化十四年(1478年)登戊戌科榜眼。仕至吏部尚書
    • 三子 楊守隨(1435年-1519年):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進士。仕至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諡康簡
    • 四子 楊守隅(1447年-1525年):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進士。仕至廣西布政司右布政使
      • 楊德政,萬曆五年(1577年)進士,福建按察使。

通婚家族 編輯

與陸氏、李氏通婚:

  • 楊守阯長女楊茂英嫁陸偁(1457年-1540年)。陸偁是陸瑜從孫,陸瑜為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進士,終刑部尚書,卒諡康僖
    • 長子陸鈳(1488年-1554年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副都御史。
    • 次子陸銓(1492年-1543 年):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進士。廣東布政使。
    • 三子 陸釴(1495年-1534年):解元;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榜眼。山東按察副使。
  • 楊守阯二女婿為李堂(1462年-1524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進士。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 李麟,弘治六年進士,貴州布政使,李堂堂兄。
        • 李康先(1575年-1641年),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李堂孫。

明末抗清 編輯

  • 楊美益,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太僕少卿。
    • 楊承鯤,楊美益子,生員,明朝晚期著名詩人。
    • 楊承龍,楊美益子,山西澤州通判。
      • 楊德邁,楊承龍子,楊秉鼐父,生員。
        • 楊秉鼐,楊德邁子,楊承龍孫,監紀推官。有七子,率四子抗清,合成「甬上楊氏四忠」。
          • 楊文琦,明末抗清志士,監紀推官,監國魯王追贈兵科都給事中。
          • 楊文琮,明末抗清志士,兵部職方司郎中。
          • 楊文瓚,明末抗清志士,貴州道監察御史,監國魯王追贈右僉都御史,乾隆時追諡烈愍
          • 楊文球,明末抗清志士,都督府都事。

清至民國 編輯

相似家族 編輯

  • 餘姚孫氏:明朝三代得諡的家族,三代三品九卿,明朝海內僅此一家。
  • 餘姚王氏:即王守仁家族,明朝出狀元,以文臣封伯侯、以武功諡文成的世襲家族。

參考出處 編輯

  • 寧波江北《楊氏宗譜》
  • 論文:《明代的家族文化積累與科舉中式率》,《社會科學》2011年06期,錢茂偉 著
  • 論文:《國家、科舉與家族:以明代寧波楊氏為中心的考察[永久失效連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第6期,錢茂偉 著
  • 「一門科第祿位之重,弘治、正德間無過於鄞縣楊氏者:吏部右侍郎、詹事府丞守陳,南吏部尚書守址,工部尚書掌大理寺事守隨,廣西右布政使守隅,皆昆季也;刑部右侍郎茂元,按察使茂仁,皆守陳子也。」——《皇明盛事述》,明朝,王世貞
  1. ^ 《續修徐氏家譜》·卷上·世系表
鄞縣四大家族
鏡川楊氏 | 西湖陸氏 | 槎湖張氏 | 江北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