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挺鋒(1906年5月13日—1961年4月19日),原名庭烽,字耀臺廣東文昌人,中華民國陸軍將領。

鄭挺鋒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6-05-13)1906年5月13日
逝世1961年4月19日(1961歲—04—19)(54歲)
國籍 中華民國
母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職業軍人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陸軍旗 中華民國陸軍
軍銜陸軍中將旗 中將
陸軍二級上將旗 二級上將(追贈)
學歷

生平

編輯

鄭挺鋒畢業於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第4期步兵科、日本步兵專門學校、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1期、圓山軍官團高級班第2期[1]。1937年8月,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9月,他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冬參與粵北戰役;翌年再參加崑崙關戰役[2]。1941年,鄭升任第198師師長,一度兼任雲南河口戒嚴司令。1942年冬,調任第50師師長。1944年4月,鄭挺鋒出任第54軍副軍長,後兼貴州安順師管區司令。1944年夏,他隨部參加遠征軍反攻作戰[3]

抗戰勝利後,鄭歷任第94軍軍長、陸軍訓練司令部司令等職[4][5],與哥哥鄭介民及同宗兄弟鄭庭笈合稱「海南三鄭」[6][7]。1961年4月19日,鄭挺鋒去世,獲追贈陸軍二級上將軍銜[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李天鐸. 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台灣: 時報出版. 2016.08.03: 113–114. ISBN 9789571367248. 
  2. ^ 郑介民军统生涯. 南海出版公司. 1993: 548 [2021-09-01]. ISBN 978-7-544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3.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編寫組,萬仁元,方慶秋,王奇生編.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05: 459. ISBN 7-5351-1658-2. 
  4. ^ 平保戡亂戰役案.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47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5. ^ 姚友平. 巧用“空城”退敵兵. 解放軍報. 2010-07-12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6. ^ 郑介民军统生涯. 南海出版公司. 1993: 258 [2021-09-01]. ISBN 978-7-544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7. ^ 壮哉, 黄埔: 黄埔军校大纪事.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 37 [2021-09-01]. ISBN 978-7-303-0279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8. ^ 劉國銘主編;黃晉明,陳予歡,王叔凱副主編.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下.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05.12: 1453. ISBN 7-80214-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