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雀山漢簡於1972年4月發掘出土自西漢前期墓葬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寫於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8年的完整簡、殘簡4942簡,此外還有數千殘片。這些簡牘內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等古籍及古佚書。銀雀山漢簡被列為「新中國3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1世紀初又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年)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竹簡目前被保存在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和山東省博物館內。

出土文獻 編輯

銀雀山漢墓1號墓出土竹簡內容包括:《晏子》十六章、《尉繚子》五篇、《六韜》十四篇、《孫子兵法》十三篇及四篇佚名文和一篇殘文、《孫臏兵法》十六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十篇以及論政論兵類五十篇、另有陰陽、時令、占侯、相狗、作醬等其它雜書。[2]

銀雀山漢墓2號墓出土竹簡內容為:《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計有32枚。[3]

保護 編輯

竹簡出土後經過了現場整理及室內初步清洗,多數用玻璃條雙面夾住浸泡在玻璃管內的蒸餾水中陳放。因當時竹簡脫水技術尚未成熟,所以採用了穩妥的蒸餾水飽水保存法,平放於囊匣中存放。經過幾十年的長期浸泡,簡體糟朽加重,部分包紮竹簡的棉線已腐朽。而隨着文物保護科技的發展和全面研究的需要,2015年,山東博物館聯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等單位聯合啟動了「銀雀山漢簡保護整理與研究」項目,計劃在3年內利用紅外線掃描等最新科技完成對這批漢代竹簡的基本保護和整理研究工作。[4][5]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