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集團軍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司令部譯為Group Army[1]),也被稱為合成集團軍[2],西方部分學者翻譯為合成軍 (英語:Combined Corps[3][4][5][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級(英語:Corps軍事編制

來源與歷史 編輯

抗日戰爭期間,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部隊曾被統一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在這一時期,集團軍的編制級別不是軍級,而是比軍高一級[7]。冷戰時期,西方和蘇聯也有過不同大小的集團軍編制。冷戰時期美國的「集團軍」(英語:Field Army)由數個軍(英語:Corps)組合而成[註 1][8]

解放軍成立初期並沒有集團軍這一編制[9],直至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集團軍」編制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重新出現。新的集團軍規模為軍級,遠小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集團軍。和以前單一功能的軍不同,集團軍雖然作為軍級單位,但下屬了更多兵種以達到多兵種合成化[2],這也是部分西方學者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集團軍稱之為「合成軍」(英語:Combined Corps)的原因。

1985年起,中國人民解放軍把保留的陸軍軍全部整編為集團軍,將原軍區所屬的裝甲兵、炮兵和工程兵大部編入集團軍。集團軍下屬步兵師、坦克師、炮兵旅、高炮旅、工兵團、通信團等,並含有擴編的防化、運輸分隊,有的還增配了陸軍航空兵部隊和電子對抗分隊[2]。1997和2003年的裁軍中,原先的步兵師和坦克師進一步縮編為旅[9]

2016年後,解放軍陸軍原有的師大多拆分為合成旅或撤銷,集團軍作為陸軍戰略單位,轄數個合成旅和其他支援旅。

編制與作戰序列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集團軍(合成軍)下轄合成旅(CA-BDE)和其他支援旅。通常,一個集團軍包括六個機動合成旅以及六到八個支援旅 [10][11][12]

  • 集團軍部[12]:2-7
  • 火力支援/炮兵旅
  • 防空旅
  • 陸軍航空旅
  • 特種作戰旅
  • 工程防化旅
  • 勤務保障旅
  • 六個機動合成旅(CA-BDE),包括:
    • 空中突擊合成旅
    • 輕型高機動合成旅
    • 山地合成旅
    • 中型合成旅
    • 兩棲合成旅
    • 重型合成旅,以重型合成旅為例,每個旅通常包括:[12]:2-10
      • 旅部
      • 火力支援/炮兵營
      • 防空營
      • 偵察營
      • 工程防化營
      • 勤務保障營
      • 四個合成營 (CA-BN),以重型旅的合成營為例,其中包括:[12]:2-15
        • 營部
        • 兩個坦克連
        • 兩個機械化步兵連
        • 火力支援/炮兵連
        • 工程/保障

註:不同類型的合成旅會根據人員、任務和裝備特性變更編制與戰鬥序列。

參考 編輯

  1. ^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ROUND FORCES” Quick Reference Guide (PDF). 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司令部. 2021-12. 
  2. ^ 2.0 2.1 2.2 徐足之. 《中国陆军集团军》. 中國新聞網. [2023-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4). 
  3. ^ Group Armies / Combined Corps. globalsecurity.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4. ^ A. Marvel, Bradley. The Combined Arms Battalion and Combined Arms Brigade: The New Backbone of the Chinese Army. Red Diamond. September 2019, 10 (3): 46 [11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5. ^ Arostegui, Joshua. 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High-Mobility Combined Arms Battalion Concept (PDF). U.S Army. 2020 [2021-05-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4-15). 
  6. ^ Learning from Russia: How China used Russian models and experiences to modernize the PLA.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23 September 2020 [2021-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7. ^ 集团军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19-05-17 [202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5). 路軍和集團軍的編制級別不是軍,而是比軍高一級,和這一時期前後出現過的軍團、兵團相當或相近。 
  8. ^ 集团军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19-05-17 [202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5). 而美國集團軍按80年代標準編成,下轄3個軍、12個師,加上920多個連以上的各種支援部隊,總兵力接近50萬人 
  9. ^ 9.0 9.1 集团军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19-05-17 [202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5). 新中國成立後至1985年以前,我軍沒有集團軍這一級部隊編制 
  10. ^ Arostegui, Joshua. 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High-Mobility Combined Arms Battalion Concept (PDF). U.S. Army. 2020 [2023-11-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4-15). 
  11. ^ Learning from Russia: How China used Russian models and experiences to modernize the PLA.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23 September 2020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12. ^ 12.0 12.1 12.2 12.3 Chinese Tactics (PDF).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9 August 2021 [2023-1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27). 

腳註 編輯

  1. ^ 在解放軍的軍語中,最接近西方的「集團軍」一詞的編制是軍團或兵團

來源 編輯

  • Blasko, Dennis J. The Chinese Army Today: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England;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6. ISBN 0-415-77003-3.  xvii, 228 pp. Paperback, $34.95. Hardcover $125.00, ISBN 0-415-77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