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業(?—593年2月10日),籍貫不詳,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編輯

韓建業跟隨高歡一起出兵太行山以東,以軍功至大官,後官至領軍大將軍并州刺史[1][2]

武平七年十二月丙辰(577年1月16日),周武帝宇文邕和齊王宇文憲在介休會師,北齊開府儀同三司、定南王韓建業率領整個介休城投降[3],周武帝封韓建業為郇國公,加上柱國[4][5][6]。大象元年八月壬午(579年9月29日),上柱國、郇國公韓建業出任大左輔[7][8]開皇十三年春正月乙巳(593年2月10日),韓建業去世[9][10][11]

其他

編輯

河清四年(565年),北齊宮殿上的石板自行躍起,兩兩互相撞擊。眭孟認為石頭是陰類,下人的象徵,殿上石頭自行躍起是左右臣子和親人背叛離開的徵兆。等到周軍東征,尉相願乞扶貴和乞扶令和兄弟、韓建業之流,都背叛歸附了北周[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從神武出山東,又有賀拔仁、麴珍、段琛、尉摽、子相貴、康德、韓建業、封輔相、范舍樂、牒舍樂,並以軍功至大官,史失其事。
  2.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建業、輔相,俱不知所從來。建業位領軍大將軍、并州刺史。
  3. ^ 《周書·卷六·帝紀第六》:偽丞相高阿那肱驅逼餘燼,竊據高壁,偽定南王韓建業作守介休,規相抗擬。聊示兵威,應時崩潰。那肱則單馬宵遁,建業則面縛軍和。爾之逃卒,所知見也。
  4. ^ 《周書·卷六·帝紀第六》:丙辰,師次介休。齊將韓建業舉城降,以為上柱國,封郇國公。
  5.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丙辰,師次介休,齊將韓建業舉城降,以為上柱國,封郇國公。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二》:丙辰,周主與齊王憲會於介休。齊開府儀同三司韓建業舉城降,以為上柱國、封郇公。
  7. ^ 《周書·卷七·帝紀第七》:壬午,以上柱國、雍州牧、畢王賢為太師,上柱國、郇國公韓建業為大左輔。
  8.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壬午,以上柱國、雍州牧畢王賢為太師,上柱國、郇公韓建業為大左輔。
  9. ^ 《隋書·卷二·帝紀第二》:十三年春正月乙巳,上柱國.郇國公韓建業卒。
  10. ^ 《北史·卷十一·隋本紀上第十一》:十三年春正月乙巳,上柱國、郇公韓建業卒。
  11.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貴和及令和兄弟,武平末,並開府儀同三司。令和,領軍將軍。并州未敗前,與領軍大將軍韓建業、武衛大將軍封輔相相繼投周軍。令和授柱國,封西河郡公。隋大業初,卒於秦州總管。建業、輔相,俱不知所從來。建業授上柱國,封郇國公,隋開皇中卒。輔相,上柱國,封郡公。周武平并州,即以為朔州總管。
  12. ^ 《隋書·卷二十二·志第十七》:後齊河清四年,殿上石自起,兩兩相擊。眭孟以為石陰類,下人象,殿上石自起者,左右親人離叛之應。及周師東伐,寵臣尉相願、乞扶貴和兄弟、韓建業之徒,皆叛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