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勞謙(1577年—1623年),字汝吉[1],號抑菴[2]山西平陽府蒲州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山西鄉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吏部觀政,三十三年授戶部主事,山東、河南監兌,三十六年督昌平糧儲,本年升廣西司員外,三十七年升福建司郎中,本年升承天府知府,四十年調黃州府[3],四十一年升四川副使[4],四十二年丁憂,四十六年降湖廣右參議[5],泰昌元年升四川安綿兵備副使[6],天啟三年五月升湖廣右參政,卒。

參考

編輯
  1. ^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登科錄》:馮勞謙,貫山西平陽府蒲州軍籍,州學生。治書經,字汝吉,行二,年二十八,九月初七日生。曾祖振,祖秀,贈登仕郎南京禮部司務;父化,南京戶部郎中。母胡氏。具慶下,兄鳴謙、福謙(府同知)、撝謙、弟好謙、四謙。娶董氏。山西鄉試第三十六名,會試第一百六十一名。
  2. ^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履歷便覽》:馮勞謙,抑菴,書一,丁丑九月初七日生,蒲州人,癸卯三十六,會一百六十一,二甲三十四,吏部政,乙巳授戶部主事,山東、河南監兌,戊申昌平糧儲,本年升廣西司員外,己酉升福建司郎中,本年升承天知府,壬子調黃州府,升四川副使,甲寅丁憂,戊午降湖廣參議,庚申升四川付使,癸亥升湖廣參政,卒。
  3.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四百九十四》:萬曆四十年四月,以承天府知府馮勞謙、黃州府知府孫好古從撫臣請互調。
  4.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六》:萬曆四十一年三月,升歸德府知府鄭三俊、馮勞謙、閻溥、倪朝賓、黃體仁、郭維禎、喬進璠等俱為副使,三俊福建、體仁山東、溥、勞謙、朝賓四川、維禎、進璠並陝西。
  5.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六十八》: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庚戌,降原任四川副使馮勞謙為湖廣參議。
  6.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二》:泰昌元年十月,升湖廣布政使司右參議馮勞謙為四川按察司副使,安綿兵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