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

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德語:Max-Planck-Institut für Pflanzenzüchtungsforschung,縮寫MPIPZ)是一個建立於1928年的科研機構,隸屬於威廉皇帝學會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前身)。研究所建立時位於德國慕尼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遷到Voldgsen,1955年遷到科隆[1]

埃爾溫·鮑爾為研究所的首任所長,他在此開展了金魚草羽扇豆的馴化研究。約瑟夫·謝爾曾於1978-2000年間擔任研究所主管,他在此研究遺傳育種,並開發了基於農桿菌的植物轉基因技術[2],1967年在根特大學動物學微生物學專業畢業後在母校任教至1995年[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Organisation des MPIPZ.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2) (德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Flavell, R. Transformation of Plant Science in Our Time—the Contribution of Jozef S. Schell (1935–2003). Plant Physiology. 2003, 132 (3): 1119–21. PMC 1540325 . PMID 12857791. doi:10.1104/pp.900084. 
  3. ^ Jeff Schell. The Plant Journal. 2003, 34 (6). doi:10.1046/j.1365-313X.2003.00346.x.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