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馬克斯·韋伯

由Wolfch在話題這個條目是否依然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優良條目馬克斯·韋伯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馬克斯·韋伯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11月7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7年1月6日優良條目重審維持
2007年1月13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06年10月30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落選
基礎條目 馬克斯·韋伯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優良級極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德國專題 (獲評優良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德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德國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優良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經濟學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經濟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經濟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哲學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優良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社會學專題 (獲評優良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社會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社會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極高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條目評選 編輯

新條目推薦 編輯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特色條目評選 編輯

優良條目撤消 編輯

old version: 編輯

韋伯1864年4月21日生於埃爾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學學習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學攻讀法律。

完成並出版講師資格論文《羅馬農業制度的歷史對羅馬公法與私法的重要性況》,開始在柏林大學教授羅馬法日耳曼法商法,後學術重心從法學轉向經濟學。1894年放棄名校柏林大學法學教授機會,反接受當時地位甚低的地方性大學弗萊堡大學聘請出任經濟學教授。1896年轉任海德堡大學政治科學教授。1897—1903年精神崩潰,被迫停止一切教學、研究與政治活動。1903年重返學術活動。1910年參與創立德國社會學學會,後於1913年因社會學方法論之爭退出德國社會學學會。

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1921年未完成遺稿《經濟、諸社會領域及權力》由遺孀瑪麗安娜整理以《經濟與社會》書名出版。

韋伯&儒教 編輯

>>一些人對馬克斯·韋伯的觀點提出批評。[[鄧子美]]論述了韋伯對道家倫理的曲解<ref>[http://www.taoism.org.hk/religious-studies/gb/art6.htm 道家社會觀新論--兼評馬克斯·韋伯對道家倫理的曲解 ]</ref>。[[王紹璠]]認為韋伯寫作《儒教與道教》充滿了無知、偏見、驕慢、專橫<ref>[http://www.wiseman.com.cn/specialist/specialisttopice/wangshaofan/020509/020509007.htm]</ref><ref name="王紹璠韋伯《儒教與道教》評述"/>。 同時,不少中國學者對馬克斯·韋伯提出了批評,有些認為韋伯對中國文化並不十分瞭解因而在有關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中國文化的歪曲;有些認為如果韋伯是有學術良心和道德、思想真誠的西方學者的話就不應該站在西方中心論的立場上把西方的價值觀念和宗教形式強加在中國人文精神和文化的論題上<ref name="王紹璠韋伯《儒教與道教》評述"> 王紹璠:“無知與偏見,驕慢與專橫——論韋伯《儒教與道教》對中國文化及社會學基礎的錯誤認知和評述”</ref>。

批評段落的這一段不但主觀口吻強烈,而且參考文獻問題極大,一個是某道教網站的文、一個是某企業管理網站的評論文,兩篇原始連結都是死連結,而且學術參考價值極低。以百科觀點來看,儒教一書只是韋伯著書之一、而且根本不是在學術界主要被討論的一本,第二篇文章批評韋伯一書西方中心論也罷,還上綱到韋伯缺乏學術水準、做學問不老實等等,是我看錯了嗎?社會學和經濟歷史學界廣泛認定為20世紀初影響力、原創性最高的學者之一,竟被說成無知傲慢?似乎許多中文維基人一直在此條目添加批評韋伯儒教分析的負面內容,請記得兩點 1. 韋伯是20世紀初期德國學者,當時西方學界主流還有人認為東西方發展差異是種族基因優劣造成的,韋伯願以文化宗教角度解說差異,毫無疑問算是當時的「開明派」了。 2. 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既然韋伯最為人所知和最受爭議的是他對資本主義的分析,我們就不該誇大中文世界對他儒教分析的批評。認為除非寫下這段的用戶能夠提出什麼更有學術性的參考文獻,否則我不久後就刪除這段。Lecter 咖啡館♨ 2010年12月12日 (日) 16:46 (UTC)回覆

恕我直言,這篇列為「優良條目」稍嫌過譽。韋伯作為社會學始創人之一,對社會學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條目今版主要介紹其部份著作的內容,對韋伯在社會學上的地位、影響和貢獻一筆略過,沒有說明,根本本末倒置,從現有內容完全看不出韋伯對美國和歐洲社會學曾經發揮過的重大影響。這好比百科全書中「哥白尼」條目若只介紹其日心說,卻不言及其學說在天文學以至宗教層面的革命性貢獻,完全是不充分的。對韋伯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尤其是極為重要的「理想型」(Ideal Type)分析竟隻字不提,也令人有買櫝還珠之慨。總之,「優良」條目云云實屬過譽。--Banyangarden留言2013年3月4日 (一) 04:5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馬克斯·韋伯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0:58 (UTC)回覆

這個條目是否依然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編輯

作為一個主修社會學的學生,非常感謝大家為這個條目作出的貢獻。然而,這個詞條似乎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讓我不得不思考這個條目是否依然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維基對優良條目的定義是「編寫得非常有條理,內容真實準確且信息可供查證、覆蓋面廣泛、觀點中立、內容穩定,且在可能情況下,遵守版權地配以切題圖像。」我粗略地看了一下,覺得本條目在編寫條理以及可查證性這兩方面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1. 編寫條理:「社會經濟組織與理論」這個版塊極短,主要談論的依然是韋伯的權威理論,似乎可以併入政治和政府社會學。

2. 可查證性:以下三段話好像沒有任何參考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許多韋伯的著作都是在他死後才被收集、修訂、並出版,這些工作主要是由他的妻子施尼特格爾進行的。塔爾科特·帕森斯等知名的社會學家都寫下了許多對於韋伯著作的解釋。」

"中國文明並沒有宗教的先知或是權力極大的僧侶階級。皇帝自身便是國教地位最高的僧侶以及至上的統治者,但民間的各種信仰也會被容忍(只不過其僧侶的政治發展空間會被縮減)。這種情況與中世紀的歐洲產生強烈對比,在歐洲教會壓制了現世的統治者,而且統治者和人民所抱持的信仰都是一樣的。"

"值得一提的是,韋伯在三種正當支配之外,曾經提出意大利的城市共和政治是一種非正當的支配,可見他的支配類型學仍有模糊之處。他對民主政治魅力型領袖與官僚鐵籠之間互動的悲觀,也對後世的民主理論,特別是熊彼得的精英政治學說,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韋伯對魏瑪民主的看法似乎預見了納粹的興起。"

這些只是全段缺失參考資料的例子。另外還有一些句子缺少參考資料。

概述中的這一句話似乎特別有問題:「他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第一,根據https://doi.org/10.1017/CBO9781139052450.024, 韋伯確實是去了凡爾賽,但擔任的是顧問的職務,可能並沒有坐在談判桌上。他所主張的對於德國寬大處理的政策也沒有得到協約國的採納。第二,根據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weber/,韋伯在戰後競選議員並沒有選上。如果韋伯都不是幾百個議員中的一員,說他對德國政壇影響「極大」似乎有些不妥。

不知是否有人對這個詞條作為優良詞條的合格性有相似的質疑。如果我不是一個人的話,我們或許可以發起一次優良詞條的再評選,以吸引他人來一起解決詞條的相關問題。--Tommyren留言2021年7月22日 (四) 20:16 (UTC)回覆

@Tommyren您好, 我有看到您對此條目提出的問題, 我所學的不是社會學, 因此對一些學術性的問題不太能回覆, 另外, 此條目是2006年的獲選為優良條目, 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因此此條目也許也無法符合目前優良條目的標準。我會協助在您認為有問題的問題加上來源請求模版,看其他維基人是否可以協助修改(我也會試着找找看之前此條目的主編,不過十多年前編輯維基百科的人,目前不確定是否還有編輯維基百科,這部份比較難說),另外@长夜无风Iflwlou--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01:55 (UTC)回覆
另外, 若再辦優良條目的重新評選, 因為評選期間只有一週, 不一定來的及改善此絛目的問題--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04:08 (UTC)回覆
後來看了一下, 此條目應該有不少是從英文維基的October 2006的版本翻譯而來, 也許可以再看一下, 上述有問題的部份是否也在當時的版本出現, 若是有, 那再比對目前的英文版對應內容中是否還有該文字, 若是沒有, 也許就可以刪除中文維基中對應的文字了(例如上述的"他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 20 October 2006版本就有"He was influential in contemporary German politics, being one of Germany's negotiators at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的文字),若再進一步的改善,也許可以重翻英文維基的部份段落,但這修改就比較大了--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23日 (五) 04:23 (UTC)回覆
先刪除沒有參考資料的三個段落了--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30日 (五) 15:54 (UTC)回覆
返回 "马克斯·韦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