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颶風伊莎貝爾對北卡羅萊納州的影響

颶風伊莎貝爾對北卡羅萊納州的影響是繼1999年的颶風弗洛伊德該州登陸以來所有颶風中最慘重的一次。颶風伊莎貝爾於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熱帶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東風波發展而成。系統朝東北方向前進,進入一片水溫較高且風切變很弱的環境後穩步加強,於9月11日達到風速每小時270公里的最高強度。經過四天的強度波動後,颶風逐漸減弱,於9月18日在北卡羅萊納州外灘群島以風速每小時165公里的強度登陸。風暴登陸後迅速減弱,於次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轉變為溫帶氣旋。伊莎貝爾給北卡羅萊納州東部造成了中到重度的損失,總額達到4.5億美元。受災最為嚴重的是戴爾縣,狂風和風暴潮引發的洪水令成千上萬的房屋受損。風暴潮還在哈特拉斯島上衝出了一個寬600米的水灣,這裏之後也被非正式地稱為伊莎貝爾水灣,哈特拉斯的陸路交通也因此中斷了兩個月之久。狂風在全州吹倒了成百上千的樹木和電線杆,致使70萬居民家中停電,不過大部分停電地區在幾天後就恢復了電力供應。颶風還在該州直接造成一人死亡,間接導致兩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