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被指控所犯之罪未遂,且其所採取之手段不論在事實上、或法律上皆不可能造成危險,則此行為謂之不能犯(英語:impossibility defense、德語:Untauglicher Versuch;不能未遂)。在一些大陸法系國家,例如德國,不能犯乃可罰之情形。在普通法中,不能犯是偶爾會採用的刑事辯護英語Criminal defenses法。[1]

大陸法系刑法
三階層論
構成要件該當性

行為作為 · 不作為
結果
主觀要件(故意 · 過失 · 意圖
構成要件錯誤德語Tatbestandsirrtum · 不能犯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預備
繼續犯 · 狀態犯德語Zustandsdelikt

違法性

阻卻違法事由
正當防衛 · 緊急避難 · 自救行為

罪責(有責性)-

心神喪失 · 精神耗弱
原因自由行為 · 責任能力
期待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假想防衛
法律認識錯誤 · 許可認識錯誤德語Erlaubnisirrtum

參與論
正犯間接正犯 · 共同正犯 ·
共謀共同正犯
共犯教唆犯 · 幫助犯
罪數論
想像競合

吸收原則德語Absorptionsprinzip

實質競合德語Tatmehrheit

數罪併罰 · 連續犯
加重原則德語Asperationsprinzip · 累加原則德語Kumulationsprinzip

-法條競合-

特別法原則 · 輔助性原則 · 吸收犯
牽連犯

刑罰論
法定刑日語法定刑

死刑

無期徒刑 · 死刑緩期執行
有期徒刑 · 拘役
沒收 · 從刑
罰金 · 科料(小額刑罰)

褫奪公權 · 剝奪政治權利

處斷刑

自首 · 累犯

宣告刑

自由裁量權

-執行刑-

數罪併罰
易科罰金 · 緩刑
假釋 · 減刑

保安處分
保護管束 · 驅逐出境 · 終身禁業
法律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 罪責原則
正當法律程序 · 比例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 平等原則
刑事訴訟 · 刑事政策
其他學說
四要件論
犯罪主體

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年齡 · 精神障礙

犯罪客體

法益
阻卻違法事由
正當防衛 · 緊急避難

犯罪的主觀方面

故意 · 過失
目的

犯罪的客觀方面

危害行為作為 · 不作為
危害結果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預備

二階層論

事實不能犯(英語:factual impossibility)在英美法系下很少有足夠的辯護。 在美國,有三十七個排除了"事實不能犯"能為其未遂犯行進行辯護。事實不能犯與構成要件錯誤德語Tatbestandsirrtum(英語:mistake of fact)這兩種犯行是有所區別的,構成要件錯誤可能是對某種特定意圖犯罪(比如盜竊罪)所作之辯護。[2]

事實不能犯 編輯

不能犯在犯行未遂之時,事實上預期的犯行不可能造成危險之罪行,儘管被告在犯罪未遂時卻不知道這未遂犯行與已遂犯行之不同。[3]

註釋 編輯

  1. ^ Richard M. Bonnie; Anne M. Coughlin; John C. Jefferies, Jr.; Peter W. Low. Criminal Law. Westbury, NY: The Foundation Press. 1997: 251. ISBN 1-56662-448-7. 
  2. ^ John Hasnas. 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The Inherent Liberalism of the Criminal Law and Liability for Attempting the Impossible (PDF).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 Hastings Law Journal: 13. 2002 [2008-01-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8-06). 
  3. ^ George P. Fletcher. Rethinking Crimi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49–151 [2008-01-25]. 

參考文獻 編輯

  • 大塚仁. 刑法概説 総論 第4版. 有斐閣. 2008.  (日語)
  • 高窪貞人; 石川才顯; 奈良俊夫; 佐藤芳男. 刑法総論. 青林書院. 1983.  (日語)
  • 前田雅英. 刑法総論講義 第5版. 東京大學出版會. 2011.  (日語)

相關影視 編輯

參見 編輯

  • 犯罪意識
  • 物權法(Property law)
  • (Umgekehrter Tatbestandsirrtum)(反面的構成要件錯誤、逆轉的構成要件錯誤;不能犯)

外部連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