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殺三士

汉语典故

二桃殺三士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後演變成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此故事在先秦文獻極少記載,直到漢代畫像石開始有廣為流傳其場景,[1]依賴口傳為重要方式延續後世記述,故事版本完全成型按學術研究推斷是在魏晉之後[2]。在民間流傳過程裏,該故事被引用再創作為畫像、話本小說詩歌等多種形式,而著述內容也有所變化。[3]

漢代「二桃殺三士圖」畫像石拓片
二桃殺三士畫像磚

事件過程 編輯

據《晏子春秋》記載,春秋齊景公時,齊國有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名大將,恃勇而驕,甚至連齊相晏嬰都不放在眼裏。晏嬰於是與景公商議除掉三人,並讓景公將兩隻桃子賜給三人,讓三人按照功勞大小吃桃子。公孫接、田開疆二人各自誇耀自己的功績,並先後取走兩隻桃子。古冶子見狀不服,在陳述了自己的功績後,與公孫接、田開疆拔劍相向。公孫接、田開疆見狀,自感羞愧,雙雙交出桃子,自刎身亡。古冶子見二人自殺,也感到萬分羞愧,不願獨生,當場自刎身死。景公下令厚葬三人。

流傳版本 編輯

漢朝齊魯民歌兼樂府詩梁父吟》抒發對三位勇士犧牲的感嘆,對晏子的權謀也稍稍做了諷刺[4]。在古代該作是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間曲調,音調悲切悽苦,曲調已不傳。[3]

唐代李白同有數份詩作言及該事,如《懼讒》:「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眾女妒蛾眉,雙花競春芳。魏姝信鄭袖,掩袂對懷王。一惑巧言子,朱顏成死傷。行將泣團扇,戚戚愁人腸」[5]:1192-1193,又如與齊魯樂府詩同名的《梁甫吟》:「智者可捲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哈爾為徒勞…」[5]:203-207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有《晏平仲二桃殺三士》轉述該事,並有添加系列情節令之更為生動而跌宕起伏[3]

石刻畫 編輯

考古發掘在多個地方發現的石畫像有記錄該事,如在漢陽出土西漢壁畫所繪的春秋故事,內有二桃殺三士場面;武梁祠石刻內有《晏嬰二桃殺三士圖》;於洛陽出土的西漢空心磚墓,有二桃殺三士壁畫;於山東嘉祥縣宋山村,出土有同一內容的畫像石[6]:26;等等。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汉墓壁画中的二桃杀三士. 東方早報. 2014年5月7日 [2014年7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14日). 
  2. ^ 陳洪, & 鄒宏偉. (2010). 中國早期故事的圖像傳播——以《晏子春秋》"二桃殺三士"故事為例. 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6(5), 15-19.
  3. ^ 3.0 3.1 3.2 曲晶. "二桃殺三士故事的文本演變及文化意蘊." 天中學刊 (2021).
  4. ^ 郭茂倩所編撰的《樂府詩集》曾引用該作,而直接署名創作者是諸葛亮,參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881-882.
  5. ^ 5.0 5.1 李白,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6. ^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