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蘭丹州華文小學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馬來西亞吉蘭丹州截至2022年6月共有5,302名學生就讀於州內的15所華文小學(簡稱「華小」)[1],其中4所為學生人數少過150人的微型華小,佔了該州華小總數的27%。[2][3]此外,有1所華小的學生人數超過1,050人,違反了城市與鄉村規劃局的學校規劃指南。[4]

吉蘭丹州華文小學

  學生人數多過1050人(6.67%)
  學生人數150至1050人(66.67%)
  學生人數30至149人(26.67%)
  學生人數少過30人(0%)
使用下方服務在地圖上顯示所有坐標: OpenStreetMap

吉蘭丹華小列表

編輯
  依據鄉村規劃局的學校規劃指南,多於1,050人的華小[4]
  學生人數150至1,050人
  少於150人的微型華小,復級班除外[3]
  落實復級班,少於30人的微型華小[5]
縣份 學校編號 地區 中文名稱 馬來文名稱 郵政
編碼
津貼
制度
學生
數量
坐標
  哥打峇魯縣 DBC1119 哥打峇魯 中正華小 SJK(C) Chung Cheng 15300 半津 698 6°08′13″N 102°14′31″E / 6.1369°N 102.2420°E / 6.1369; 102.2420 (中正)
DBC1120 哥打峇魯 中華華小 SJK(C) Chung Hwa 15300 半津 1168 6°08′14″N 102°14′24″E / 6.1371°N 102.2400°E / 6.1371; 102.2400 (哥打峇魯中華)
DBC1121 哥打峇魯 培植華小[註 1] SJK(C) Peir Chih 15200 全津 520 6°06′59″N 102°15′25″E / 6.1164°N 102.2570°E / 6.1164; 102.2570 (培植)
  馬樟縣 DBC2184 東馬岸 中華華小 SJK(C) Chung Hwa 18400 半津 72 5°42′24″N 102°08′58″E / 5.7068°N 102.1495°E / 5.7068; 102.1495 (東馬岸中華)
DBC2185 馬樟 培華華小 SJK(C) Pei Hwa 18500 全津 123 5°45′54″N 102°13′24″E / 5.7650°N 102.2233°E / 5.7650; 102.2233 (馬樟培華)
DBC2186 浮羅真隆 培實華小 SJK(C) Poey Sit 16600 半津 213 5°52′17″N 102°13′48″E / 5.8715°N 102.2300°E / 5.8715; 102.2300 (培實)
  巴西馬縣 DBC3237 蘭斗班讓 啟文華小 SJK(C) Khay Boon 17200 全津 162 6°01′00″N 101°58′34″E / 6.0166°N 101.9760°E / 6.0166; 101.9760 (啟文)
DBC3238 巴西馬 育英華小 SJK(C) Yok Eng 17000 半津 311 6°02′22″N 102°08′28″E / 6.0395°N 102.1410°E / 6.0395; 102.1410 (育英)
DBC3239 巴西巴力 培華華小[註 2] SJK(C) Poy Hwa 17060 半津 85 5°55′18″N 102°11′06″E / 5.9217°N 102.1850°E / 5.9217; 102.1850 (巴西巴力培華)
  巴西富地縣 DBC4285 巴西富地 開智華小 SJK(C) Kai Chih 16800 全津 194 5°50′04″N 102°24′01″E / 5.8345°N 102.4004°E / 5.8345; 102.4004 (開智)
  丹那美拉縣 DBC5322 丹那美拉 育正華小 SJK(C) Yuk Cheng 17500 半津 507 5°48′40″N 102°08′53″E / 5.8111°N 102.1480°E / 5.8111; 102.1480 (育正)
  道北縣 DBC6356 道北 育智華小 SJK(C) Yuk Tze 16200 全津 455 6°11′18″N 102°09′40″E / 6.1883°N 102.1610°E / 6.1883; 102.1610 (育智)
  瓜拉吉賴縣 DBC7401 瓜拉吉賴 育才華小 SJK(C) Yuk Chai 18000 半津 256 5°31′41″N 102°12′07″E / 5.5281°N 102.2020°E / 5.5281; 102.2020 (育才)
  話望生縣 DBC8001 話望生 話望生華小 SJK(C) Gua Musang 18300 全津 425 4°52′54″N 101°57′43″E / 4.8818°N 101.9620°E / 4.8818; 101.9620 (話望生)
DBC8002 布賴新村 布賴新村華小[註 3] SJK(C) Kampung Pulai 18300 半津 113 4°47′28″N 101°57′07″E / 4.7912°N 101.9520°E / 4.7912; 101.9520 (布賴新村)

吉蘭丹華小分佈圖

編輯
 
吉蘭丹華小位置

吉蘭丹已停辦華小列表

編輯

根據《吉蘭丹華教今昔》,吉蘭丹州共有16所華小已停辦。[7][8]

縣份 位置 學校 停辦年份 停辦原因
  萬捷縣 萬捷 振文學校 1964年 學生來源不足
日勞越(Jelawat,現稱日拉瓦) 振華學校 1962年 經濟困難,學生大多數都到國民學校就讀
  哥打峇魯縣 美羅(Melor,又稱勿魯,現稱默羅) 華僑學校 1965年 學生來源不足、教師難聘
格地禮(Ketereh,現稱格底里) 南華學校 1970年 學生來源不足、交通不便、經費不足、學生轉讀政府學校
哥打峇魯,現電訊局之地 民眾學校 1949年 學生來源不足,學校設備不足,環境不理想
浮羅牙也(Pulau Gajah) 育民學校 1957年 經費不足、缺乏教師、學生來源不足
  馬樟縣 施里星(Selising) 僑光學校 1962年 學生來源不足
三十碑(Batu Tiga Puluh) 培才學校 1948年停辦,1960年復辦,1964年停辦 學生來源不足
甘光柔(Kampung Joh,現稱甘榜佐) 醒華學校 1962-63年間 教師難找、學生沒錢繳交學費而轉去馬來學校
  丹那美拉縣 丹那美拉 育美學校 1938年 不詳
  道北縣 答眉(Tabai,位於馬泰邊境,泰國達拜縣邊界處) 中華崇德學校 不詳,約獨立(1957年)前後 因學生來源不足而停辦。1984年作為建築海關人員宿舍之用。
哇卡巴汝(Wakaf Bharu) 培英學校 1964年間 學生來源不足
  瓜拉吉賴縣 瓜拉吉賴 新民學校 不詳,約二戰前,只存在一兩年 生意失敗
  話望生縣 半路港(Batu Papan) 培植學校 1948年 緊急法令下該村居民被迫遷往新村
布賴 文宗學校 1941年 因日軍南侵而停辦,光復後沒有復辦。後來話望生華小在此地建立分校,即現在的布賴新村華小。
話望生 光華學校 1941年 因日軍南侵而停辦,光復後沒有復辦

另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991年搬遷址現址,搬遷原因不明[6]
  2. ^ 原為獨立小學,1993年12月批准成為政府津貼華小[6]
  3. ^ 原為話望生華小分校,2011年5月批准成為行政獨立的小學[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enarai Sekolah Rendah dan Menengah Jun 2022 (xlsx). www.moe.gov.m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2. ^ 吉兰丹华小通讯录 (PDF).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 2017年1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24). 
  3. ^ 3.0 3.1 微型华小的隐忧. 光華. 2015年8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2日). 
  4. ^ 4.0 4.1 超过1050人不符规划指南.194华小学生太多. 星洲網. 2009年6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6日). 
  5. ^ 微型华小复级班调查报告.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2017年8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6日). 
  6. ^ 6.0 6.1 6.2 1981年、2001年及2021年吉兰丹华小学生人数 (PDF). 教總教育資訊網. 2021-05-25 [2021-08-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29). 
  7. ^ 吳建成. 《吉蘭丹華教今昔》. 馬來西亞吉蘭丹州: 林連玉基金吉蘭丹聯委會出版. 2014年 (中文(馬來西亞)). 
  8. ^ 存档副本. [201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