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辯(424年—485年),字神通博陵郡安平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崔鑒共曾祖的堂弟,北魏追贈兗州刺史崔經的兒子,北魏官員。

生平 編輯

崔辯學習涉及經史,風度儀容修整嚴肅,魏獻文帝拓跋弘徵召他擔任中書博士,崔辯後轉任散騎侍郎平遠將軍武邑郡太守,處理政務的餘暇時間,崔辯專心鼓勵士民學習,太和九年(485年),崔辯在代京去世[1],虛歲六十二,朝廷贈予安南將軍、定州刺史,諡號[2][3][4]

家族 編輯

祖父 編輯

父母 編輯

夫人 編輯

子女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魏書·卷56》,出自魏收魏書
 北史·卷032》,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陶鈞,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收藏家》 (06期), 2012年, (06期): 25–34 [2015-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魏書·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崔辯,字神通,博陵安平人。學涉經史,風儀整峻。顯祖徵拜中書博士。散騎侍郎、平遠將軍、武邑太守。政事之餘,專以勸學為務。年六十二,卒。贈安南將軍、定州刺史,諡曰恭。
  3. ^ 《北史·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崔辯字神通,鑒之從祖弟也。祖琨,字景龍,行本郡太守。父經,贈兗州刺史。
  4. ^ 《北史·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辯學涉經史,風儀整峻,獻文徵拜中書博士、武邑太守。政事之餘,專以勸學。卒,贈安南將軍、定州刺史,諡曰恭。